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详解PDM、ERP与MES的实施顺序问题

2013-04-16 15:53:46  来源:CIO时代网 中国软件网

摘要:有观点认为,没有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资源计划(ERP)就是无源之水,没有制造执行系统(MES),ERP就是无本之木,所以ERP就成为“枯萎的ERP”。实际上这个结论过于简单......
关键词: PDM ERP ME

    有观点认为,没有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资源计划(ERP)就是无源之水,没有制造执行系统(MES),ERP就是无本之木,所以ERP就成为“枯萎的ERP”。实际上这个结论过于简单,会造成许多误解。


    PDMERP谁先谁后


    前面的规点,首先从数据流向上看它是对的。没有产品设计,没有零件目录,没有工艺文件和工时定额,生产组织是无法进行的。这无论搞不搞信息化都得如此。但是,就信息集成的角度来讲,必须视企业的情况而定:按定单设计的企业,产品结构频繁变化,生产周期又粮短,这时如果没有CAD和PDM,却要运行ERP,确实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的企业我们主张先上CAD和PDM,再上ERP。但就一般企业而言,产品结构相对稳定、新老产品都在同时生产,企业就是上了CAD和PDM,设计部门的主要精力肯定还是放在新产品的设计上,无暇顾及老产品的信息化。而生产管理则不同,新老产品都要进行管理,这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即使上了PDM,老产品的物料数据、物料清单、工艺路线及工时定额数还是要靠手工录入,不能依靠PDM的集成。一个企业的老总曾经告诉我,他计划ERP的实施要5年。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要把主厂的全部产品都用CAD和PDM实现信息化,才能做ERP。”这位老总说这话至今已6年了,他确实在6年前购买了PDM,但是这个立广的老产品至今并没有信息化,时至今日ERP还是没有上——这就是将PDM一定要先于ERP绝对化了。我们主张:先上PDM还是ERP,一定要视企业情况而定。严格按定单生产的企业先上PDM是对的,一般企业必须视企业的需求而定,什么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先上什么;就是先上了PDM,也不要指望在1~2年内就能从PDM里拿到ERP想要的全部数据。一是因为老产品一时不能被信息化,还需要人工录入;二是因为何时PDM才能提供符合ERP要求的制造物料清单并不确定(提供工程物料清单谁也不怀疑),因为往往PDM提供的物料清单并不能满足生产计划和成本核算的要求,需要修改。


    从发展历史来看,MRPⅡ和ERP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而PDM只有10来年,这就证明没有PDM的年代,MRP和ERP仍然是可以运行的。


    MESERP谁先谁后


    制造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按照美国AMR研究公司对MES的定义:MES是一个工厂层的信息系统,介于企业领导层的计划系统与生产过程的直接工业控制系统之间。它以当前视角向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提供生产过程的全部资源(人员、设备、材料、工具和客户要求)的数据和信息。MES在工厂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起着中间层的作用。在ERP系统所产生的长期计划的指导下,MES根据底层控制系统采集的与生产有关的实时数据,对短期生产作业的计划调度、监控、资源配置和生产过程进行优化。MES的功能模块包括工序详细调度、资源分配和状态管理、生产单元分配、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维护管理、质量管理、文档控制、产品跟踪和产品清单管理、性能分析和数据采集等模块。在MES下层,是底层生产控制系统,包括DCS、PLC、NC/CNC和SCADA或这几种类型的组合。


    制造执行系统的三层模型


    可见,MES是业务计划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中间环节,什么样的制造业企业有完善的控制系统呢,流程工业和高度数控化的离散制造业,只有这类企业他们才能从底层控制系统中采集生产执行情况的数据,反馈给MESERP。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下,MES才能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在这种环境下可以说:没有MESERP在执行层就像没有触觉和视觉,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这类企业上MES是完全必要的。


    然而对于一般的离散制造业,由于设备自动化水平低,底层缺乏甚至根本就没有控制系统,没有办法从底层自动获取生产执行数据,一切生产执行数据都需要人工键入,这时的MES就失去了它的威力。这种生产环境下的MESERP的车间生严管理系统没有两样,因此也谈不上没有MESERP是“无本之木”,因此,并非什么企业都需要MES


    同样的理由,从发展历史来看,MRPⅡ和ERP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而MES只有10来年,证明没有MES的年代,MRPⅡ和ERP仍然是可以运行的。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iopurple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