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1 10:18:47 来源:IT经理世界
去年招商银行成立20周年,它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地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在20周年庆典上,招行这个1987年在蛇口一隅成立的地区小银行,已经拥有诸多殊荣——国内第六大银行、最富有市场活力的银行、中国最大的信用卡发卡行、亚洲最佳零售银行......
追溯招行21年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它的拐点出现在1995年,这个拐点与IT紧密相关。从那时起,在某种程度上说,IT改变了招行。
先发优势
1995年,招行运用当时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在同行只能做到账户管理的情况下,推出了基于客户号管理的“一卡通”。将银行卡和客户的储蓄号结合起来,在当时的国内银行界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在此之前我国零售银行客户的存款凭证都是存折,“一卡通”开启了国内零售银行业务的新时代——银行卡时代。
1996年,招行通过“一卡通”平台,实现了国内银行一直做不到的全国通存通兑。
1997年,招行率先推出了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银行服务。当上世纪末,互联网爆发式地发展、网上支付考验着中国的电子商务生态圈时,网民们发现“幸亏我们还有招行的一网通”。
1998年,招行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ATM全国通兑和POS全国消费联网的银行。
从1995年到1998年,招行连续4年倚重信息技术,每年都推出了国内银行市场空缺的创新产品与服务。招行的两个拳头产品——“一卡通”与“一网通”就诞生在此期间。这一连串的创新组合冲击着国内银行市场,让招行迅速成为城市白领认同的一家服务方便、技术先进、灵活新锐的银行。在这个阶段,招行通过“人无我有”的技术战略,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蛇口快速走向全国。对业务和企业发展的深刻影响,也让招行的信息技术部拥有其他国内金融企业IT部门不曾有的辉煌。
经过10多年的持续优化与发展,到目前为止,招行“一卡通”有4千多万客户。工商银行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与零售银行,其资产规模是招行的7倍多,它的个人客户有1亿多,仅是招行的两倍多。从这个层面看,“一卡通”对招行贡献巨大。
整体合力
不过,10多年来,技术优势带给招行的不仅是“一卡通”与“一网通”所黏合的客户数量与品牌效应。围绕着“一卡通”,招行“天生”的市场基因慢慢聚变为营销文化,使得招行人逐渐有了推销金融产品的勇气和底气,以及对市场进行快速反应的习惯。这些在招行征战信用卡市场时,让他们博得了竞争优势。
另外,招行通过技术优势取得的跨越式发展,用事实向招行上上下下证明了技术的价值,使得招行人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觉到IT之于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性。渐渐地,IT在招行犹如“空气”,渗透到它的每个毛孔中,IT能力与市场基因、营销文化、创新体系,一起形成了推动招行发展的整体合力。
2006年,马蔚华强力在招行内部推行战略调整的“十变”。外界发现招行的那次战略调整中没了技术战略的身影,曾有人怀疑招行是不是不再把IT技术优势放在竞争力之中了。对此,马蔚华进行了明确的反驳——“对于招行而言,IT技术不是不重要,而是更重要了。我们在研究发展战略时,IT技术不再是亟待实现的战略目标本身,而是提出战略目标的前提和基础。”现在,招行的业务部门在每个产品或服务上线前,已经很习惯于从IT部门那儿获取资源。这两年,困扰招行信息技术部的不是IT与业务“两张皮”、各行其是,而是在与业务部门充分互动的过程中,如何厘清两者的责任边际,让IT资源的高效运作与配比有一套合理、科学的机制。
这几年,就技术而言,招行的信息系统已经不再是国内银行业最先进的技术系统。从2000年前后开始,国内大小银行纷纷推翻以地市分行为主体的信息系统体系,重构总行级的核心生产系统。各银行在技术平台上的差距越来越小,有些银行因为后发优势,搭建了比招行更先进的集中式网络技术平台。这让不少银行的IT人员在提起招行这个曾经的业界技术“标杆”时,底气足了不少——“我们的网银比招行好用多了”、“我们完全实现了总行集中”但招行初步形成的整体合力使得它的技术优势没有因此而湮灭,它依然是客户心目中技术最先进的银行之一、对市场反应最快的银行。
不久前,国内某银行的CIO介绍他们正在一个分行试验基于精确的数据分析,在老客户与银行接触的第一时间,就可以向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理财产品推荐与营销。能将客户数据应用得如此精准,听者颇有几分兴奋,然而这位CIO却在一个问题面前有几分尴尬——“你如何让这个应用尽快传导到市场上?”“一个银行的市场传导能力是个体系,这不是一夕之间可以建立的,需要时日。”他说。
这个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建立的市场传导体系,招行已经通过整体合力初步获得了。这种合力让招行的IT系统有些像武林高手的剑——手中有剑并不算太可怕,可怕的是心中有剑。其实,IT的最终目的是成为优秀企业的一部分,而不仅是一套最佳的技术系统。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