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8 14:30:55 来源:CIO时代网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人才吸引效应
跨国公司以其良好的薪资条件、优越的研究环境等吸引了众多研发人才,从一定程度上留住了中国的人才,体现了人才的价值、发挥了人才的作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创造了大量的研发岗位和就业机会。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各类“研发中心”超过1200家。摩托罗拉公司在华研发投资达8亿美元,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成都和杭州等6个城市建立了18个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研发人员总数已接近3000人。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大量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相对落后的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吸引优秀人才的困难程度,给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招聘带来了巨大压力。
(一)正面效应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十分重视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和选拔。吸引了大批刚毕业甚至肄业的研发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挽留了一批原本希望出国深造的研发人才。阻止了中国优秀研发储备人才向海外流失。人才外流是众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难题,它不仅浪费了东道国大量的教育培养资源,甚至有可能造成东道国人才质量的整体下滑。据教育部2009年统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达到139.15万人,回国人员仅39万。回国率为28%。高素质人才流失已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创立了与国外相近的研究环境,吸引了大批研发人才在本国就业,为中国解决人才外流问题做出了有益尝试。
跨国公司倾向于选择有跨文化经验并对本土环境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这有助于吸引研发领域的海外中国留学生和华人学者回国从事科研工作。促进海外优秀人才回流。根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度与2007年度的数据比较,留学回国人数表现出增长态势,留学回国人数增加2.49万人,增长了5.95%。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和上海美国通用电气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中海归人员和有海外工作背景的均占1/3。
同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带动了中国整体研发环境的改善,吸引了众多海外人才回国创业。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中共有1.2万名留学人员。由留学人员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4800家,分别是10年前的12倍和20倍。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给已经在本土就业的科研人才提供了更加优越的研发岗位、更好的平台、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学习机会,对本土科研人才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有网站调查显示,国内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有过数年工作经验和科研基础的28—45岁青年科技人才中,产生过到外企工作想法的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4%。超过60%的毕业生认为进入外企是其工作的第一选择。
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人才吸引效应,吸引众多高端人才。与其优越的研发环境和先进的管理体制密不可分。在研发环境方面,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投入大,并拥有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作为研发基础,能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深造机会。研发的软硬件环境都明显优于本土科研机构。根据经济普查的数据,中国仅有一成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研发经费只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56%。而早在2004年,在华外资企业R&D经费强度就已经达到了4.51%。在管理体制方面,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员工待遇明显优于本土企业,跨国公司不仅提供了更好的薪资福利条件,其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对研发人才也更具有吸引力。
(二)负面效应
跨国公司以其优秀的研发环境、深厚的研发基础和先进的人才理念在中国形成了巨大的人才吸引力,从而相对降低了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人才吸引力,给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招聘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中国每年培养的软件专业毕业生有5万多人,其中进入外资企业或出国的占50%。本土机构只有在人才招聘上付出更大成本。才能应对跨国公司的人才争夺。而从整体上看,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人才吸引和培养体制方面与跨国公司有较大差距。整体实力远不如跨国公司。将更多的成本用于人才招聘,则意味着用于人才培养和机构发展的资源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进一步阻碍本土机构人才吸引力的提升,可能使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人才吸引陷入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大量人才从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流动到跨国公司研发机构,造成了本土机构的成本损失。由于流出者和流入者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流失高质量的雇员或流失具有较大潜力的雇员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将是长期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受到限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人才的流失容易造成团队工作绩效和企业凝聚力的下降。进一步造成企业发展的障碍。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