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互联网金融的切入点

2013-07-24 09:18:27  来源:虎嗅网

摘要: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则是一片更大的沃土,不仅是互联网与金融结合产生的效率优势带来的机遇,更是互联网金融突破传统金融体制,享受金融垄断制度红利之改革的历史机遇。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电商

    连着腾讯、百度等纯互联网公司在内,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接“地气”了,更多的公司加入到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或O2O的阵营中来。与其说这是互联网的优势,不如说这是中国制度带给互联网的红利。


    先从中美电商企业比较说起


    以电商为例,中国的流通体制和美国的流通体制的区别,决定了中国绝大多数传统的零售公司可能最终都将难以生存,中国的流通体制阻碍了传统零售渠道发展,电商模式则突破了传统体制障碍,最终实现对传统零售业的颠覆。


    我们可比较一下中国和美国电商企业的差异。


    下图是美国前十大电商排名,仅有一席是纯互联网公司,其他都是传统的零售巨头转型做电商,包括沃尔玛等传统零售巨头。究其根本,美国的零售业竞争非常充分,渠道已经非常扁平化,从厂家到零售巨头再到家庭,已经将中间环节的成本压缩到最低,零售业的本质没有变,依然是供应链管理、物流仓储、技术支持、现金流和品牌,互联网只是一种渠道而已。这些巨头顺势切入互联网的销售渠道,很快便追赶上来。

\

    反观中国,去年的双十一电商大战,天猫淘宝单日销售额达到191亿元,已经超过王府井百货、天虹商场等国内零售巨头全年的销售额,而大淘宝去年零售额超过一万亿,零售总额成为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四省全年社会零售总额。


    中国的零售市场份额不断被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和苏宁易购等电商巨头蚕食,其根源是中国的流通体制。中国传统的流通体制受制于颇多因素,效率低下。中国地域分割严重,每个省、甚至每个市都有当地的零售巨头,这些零售企业一般都是当地原有的国有企业,占据了当地的黄金地段和商圈,异地扩张难度非常大,兼并收购亦是困难重重。也是因为地域分割,电商企业的竞争对手处在全国各地,各自为战,自相残杀,无力一致对外,也让电商的商业模式崛起少了很多阻力。除此以外,零售体系多级代理,层层盘剥;物流成本高企;房地产泡沫带动了商业地产价格居高不下,最后导致终端消费者面对的零售价居高不下。厂商出厂价与零售终端价的巨大价差,带给了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崛起的机会,高昂的流通成本也就顺势将传统的零售商推向了悬崖。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的流通体制给了电商巨头巨大的历史机遇,中国的流通体制在“触电”后,释放出巨大的制度红利。享受制度红利的是老百姓、企业和电商平台,受伤的是中国的零售企业和商业地产。


    中美金融环境比较


    相较之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则是一片更大的沃土,不仅是互联网与金融结合产生的效率优势带来的机遇,更是互联网金融突破传统金融体制,享受金融垄断制度红利之改革的历史机遇。


    先看看中国与美国金融环境的差异。


    中国金融业与美国金融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垄断与充分的市场竞争。美国有上万家银行,大的有全国性的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地域性的银行更是数不胜数,因为都是私有制的企业,所以不论是存款客户端还是贷款客户端都有激烈的竞争过程,任何有金融需求的个人或者企业,都将会给予相应的风险定价,其金融需求被相关金融机构满足。


    反观中国的金融业,受制于国家牌照垄断的问题,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是由国家或者国有企业控制的(除去民生银行),国家也赋予了银行天然的存贷差,享受政府赋予的特权和特权带来的相关垄断利益。由此带来了两个结果。


    一个是国内金融机构创新和服务意识弱。在国内金融业竞争不激烈的现状下,银行依靠对金融资源的垄断压低存款人的回报率,并且使用各种名目提高借款人的融资成本,依靠自己的垄断地位对金融资源强势定价,这些年国内的银行赚得盆满钵满,没有任何动力去创新,去为客户设计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


    其次,银行是不愿去服务更多中小企业和个人的。在服务大客户与选择小微企业和个人中,银行毫不犹豫站在了大企业一边。小微金融是脏活累活,一则嫌脏没人愿意干,二则干了也不容易出成绩,大企业做一单比辛苦做小微企业上百单都赚得多,银行做小微金融是投入产出比效率很低的业务,一定程度上也无可厚非。


[page]    最后,国有银行出于自身的考虑,天然地将信贷资源倾向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是政府所有的,风控部门的人员考核以逾期坏账为核心,他们天然倾向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另外也会受到政府部门或者领导层的压力,所以如果出现问题责任也不在自己身上。除此以外,如果给私营企业或者小微企业放贷,最后出现逾期坏账的话容易引起监管机构和公司对风控人员道德问题的质疑。


    因此,美国金融业竞争充分,绝大多数金融需求都可以被风险定价,给予支持;而中国金融相对垄断,竞争非常不充分,导致依然存在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有庞大的金融需求,但是得不到满足,不是这些客户质量不好,而是银行在目前的投入产出比考虑下没有动力做小微金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金融与互联网结合之时,美国的互联网金融到底还能满足什么样的金融需求呢?


    2006年和2007年陆续成立了美国最大的两家P2P机构Lending club和Prosper。因为金融机构之间的充分竞争,互联网金融更多挖掘差异化的需求和服务,其中最大的一块业务来自于信用卡还款,也就是在客户信用卡账单难以偿付时,为避免信用卡出现逾期,从P2P平台上借款还信用卡,然后再通过其他手段还P2P平台上的借款。即使在我们眼里看来这么差的客户群的金融需求依然能被满足。2013年6月份,Lending club的成交量已经超过1亿美元,Prosper亦超过2000万美元。互联网与金融结合不仅解决了之前金融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带来效率的大幅提升,需求可以被更便捷高效的满足,互联网利用社交等大数据将每个人的金融需求可以被准确的风险定价,互联网更是近乎零的边际交易成本让门槛降到难以置信。以我们人人聚财为例,理财门槛低至50元,而最近淘宝推出的余额宝门槛更是低至1元。


    互联网金融解决了信息不对称,让金融需求更便捷、更高效的满足,更准确的风险定价。这些都深深的印在了互联网金融的基因中。中美概莫能外。


    除此以外,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更是打破垄断,实现金融民主化的利器。中国的金融机构依靠垄断地位对金融资源进行强势定价,不论是出资人还是借款人,用此攫取垄断利润。而互联网金融第一次将此特权打破,实现借款人与出资人之间直接沟通,直接交易,更是实现了原来金融机构不愿意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人,给他们一条解决金融需求的道路,真正实现人人都有借钱的权利,人人都有帮助别人的机会,实现金融民主化。在此道路中,任何参与金融民主化的机构和人都能享受到金融制度逐步释放的垄断利润和改革红利。


    因此中国的互联网金融除了利用了互联网的透明高效,准确风险定价外,其巨大的金融制度红利将使得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将比美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速度更快,发展的更好。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的突破口在哪?


    美国的互联网金融的突破口在于利用互联网解决信用卡还款这一基本需求,而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的突破口在哪里呢?


    小微金融与屌丝理财。即互联网小额贷款与互联网屌丝理财。


    一则小微金融市场需求庞大,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无心顾及,竞争相对较弱,容易入手;二则小微金融数量多,单笔金额小,每单逐一审批效率相对低,互联网大数据及系统化审批更具优势,通过规模效应与大数定理来有效控制风险。


    阿里小贷是互联网金融贷款的典范。拥有庞大的交易数据和信用评价体系,淘宝可以针对商家更加准确的风险定价及相关的贷后管理制度。而对于绝大多数小微企业,在目前中国的信用体系及数据库资源现状下,完全通过互联网解决金融信贷需求几乎时举步维艰。如何依托现有小微金融市场上的参与者,利用互联网的手段解决目前存在小微金融市场的最大问题尤为关键。


    另外一个方面,互联网屌丝理财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便捷高效低门槛的优势,让更多百姓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自己日益增长的理财需求。在国内,大多数理财产品的门槛都相对较高,一般的信托产品门槛至少需要一百万,让绝大部分百姓望而却步,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依然需要5万、10万的门槛,依然让无数的屌丝愤愤不平。互联网用其近乎零的边际交易成本让理财的门槛降到个位数,真正实现了理财无门槛。


    阿里巴巴的余额宝和东方财富网的活期宝均属此类。


    但要注意到,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不可能像美国的Lending club那样在完备的信用体系及大数据下实现纯粹的互联网借贷,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实现阿里小贷那样对小微金融的支持。中国有庞大的小微企业,是难以实现互联网借贷的,中国的互联网金融首要任务是解决金融垄断,实现金融民主化,而最有效的最急需解决的是如何用互联网的手段实现民间金融阳光化。


    笔者的公司,就是通过与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民间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由这些专业的风控机构把控小微金融风险,通过平台实现撮合交易,让百姓作为理财人将资金出借给需要资金的小微企业主或者工薪阶层,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未来走的路很长,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在金融改革的制度红利下会比美国的互联网金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在中国不完善的信用体系及数据体系下,互联网金融最现实的路径是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实现民间金融阳光化,通过互联网让百姓参与到小微金融进程中。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