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1 14:06:40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当电子政务已经初步实现互联互通,当公共事物基础数据库已经日趋完善,下一个帮助各级政府迅速跃上服务型政府这一新台阶的有力武器在哪里?
当前,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BI挺进政府决策系统及公共事务领域蔚然成风。目前我国政府部门BI的应用尚不多见。电子政务从何入手搭建以BI为支柱的决策体系?哪些政府职能部门更应该引入BI?
在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这些问题的解答将让BI这一曾经在企业中大放异彩的决策利器,在国内政府管理领域开拓出一片同样广阔的天空。
政府应用BI正当其时
自1989年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egence,简称BI)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以来,20多年间,迅速发展的BI应用通过将大量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将全球企业的信息化决策能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随着世界各国政府政务系统的日趋成熟,BI中的“Bussiness(商务)”一词所指代范畴已经不再仅限于企业业务,近3年来,BI正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新热点。
实施基础基本完善
与信息化基础应用不同,作为一种集成化应用,BI应用只能在已经具备相当程度的数据管理和资源管理基础上搭建。
经过我国电子政务20余年的积累,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数据积累已经具备相当的水平。各部委和各地区在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数据采集、信息共享和安全方面的投入和努力等已经显现成效。目前,我国一批重点的信息化工程,包括金审、金盾、金税、金土、金质和国家信息化的内网已经基本建成,并且投入运行。这些系统的信息公开、在线办公、公众参与、互动对话等功能已经逐步实现。全国各级政府网络的总体拥有率已经达到90%。同时,大部分对大规模信息数据处理需求较为迫切的核心部门已经率先具备了对信息资源和数据进行规划、采集和维护能力。这使BI应用辅助决策变成可能。
政务信息化迈入新阶段
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已从建立信息系统阶段过渡到深度运用和决策支持的阶段。
更重要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目标的提出,给政府部门快速、实时、前瞻性地决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在核心政府部门实施BI的条件和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目前,随着政务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需要有像BI这样的集成化、智能化的高级应用加入到信息化的进程中来。
在电子政务中,引入BI技术可以满足政务信息化的两大需求。
第一,满足实时有效的信息需求。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进行有效的服务和管理,需要建立一个能有效搜集、监测和分析大量数据的系统,以增强公众与政府沟通的时效性。
BI最基础的功能是提供终端用户的查询和报表工具,用以支持用户对原始数据的访问,电子政务系统中的业务信息纷繁繁杂,传统的查询和报表工具已经不能满足对业务变化的快速反应。而IT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常常难以达成默契。BI能使用户及时、灵活地访问原始数据,同时以决策者看业务活动的方式来展示信息,而不是以数据库的组织方式来展示信息。
第二,满足分析和科学决策的需求。现有的数据库系统虽然可以高效地实现数据录入、查询和部分统计的功能,但是无法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律,不能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电子政务需要一个智能化的辅助决策系统。BI是一套具有数据挖掘功能的信息处理技术,主要特点是对数据库中大量的业务数据进行抽取、转化、分析和其他无形化的处理。从中汲取辅助决策的关键数据,为政府重大法规出台提供决策支持。比如在宏观上通过对各种经济数据的挖掘,确定未来经济的走势,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整政策。在微观上,对经费拨款申请中的欺诈行为进行反制。BI可以根据数据挖掘制定防欺诈的方案,分离出导致欺诈和实际行为的关键因素,制定相应的判据,精准地甄别和标识出最有可能存在欺诈问题的记录和经费的申请文件。
因此,如何集中而有效地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如何把这些数据更好地应用于科学决策的机制都是目前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者们非常关心的话题。
结合最近几年电子政务在国外的经验和目前国内的下一阶段的发展需求来看,将BI引入我国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并以此为契机以提高决策准确性和实时性为目的,以BI应用为支柱的信息化科学决策体系,恰逢其时。
我国政府信息化发展至今,已经具备相当的水平。各部委各地区的电子政务平台、数据采集、信息共享和安全等应用已经显现成效。
全球范围内政府BI应用蔚然成风
早在2006年,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曾对美国218位政府部门的CIO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当年3月出版的《商业智能的挑战和前景》(The Challenges and Promises of Business Intelligence)中称,BI在2005年十大技术主题中名列第五,Gartner预计,2008年它将升至第二位,紧随移动办公之后。
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BI已经广泛应用在包括军队管理、环保监测和预测、税务征收、公共卫生、教育及人口普查等领域。在这些应用当中BI工具以新的方式将数据展现出来,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监管质量,而且将数据转化成更有意义的报告为高级管理人员决策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税款征收
2004年,税务部门与Teradata合作部署企业级数据仓库(EDW)系统。该系统能够从几个外部来源匹配内部资料。这些匹配有助于鉴别企业和个人是否正确注册,是否逃税、漏税。
在Teradata数据仓库部署之前,税务部门不能从各项税收制度中轻易地分析或评估数据。工作人员只能手动生成一个小的数目报告,用来比较少数几个税收项目。然而,完成这些报告所消耗的时间和密集劳动,致使许多违规纳税人未被发现。为了实现跨系统的信息交流,税务部门决定建立一个支持数据挖掘、分析和商业智能的系统,以能够在后台系统编辑所有数据和使用信息。
在该计划实施的前3年内,密苏里州税务部门收回了近2100万美元的拖欠和低报税款,不仅如此,该部门还不断改善所提供的服务,教导纳税人如何防止错误再次发生。
公共卫生
2005年底,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应用SAS公司提供的BI工具实现了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快速完成组织内所有系统的数据提取,进行高级分析,进而获取并共享绩效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这一项目用于绩效管理活动,如关键绩效指标监控、提供可测量结果,为总统的管理日程责任活动提供支持,同时确保多种组织目标的实现。
此外,通过多种具有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预测及其他功能的解决方案,HHS工作人员还能够将信息转换为前瞻性观点。利用SAS数据挖掘技术,工作人员能够发现隐藏在海量数据之下的未知模式,预测未来走向并开展研究,如炭疽热疫苗安全性评估等。
同样,意大利皮德蒙卫生部门建立起一套商业智能系统,通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成功地实现了为医生创建图形报告的能力。这些报告向医生显示根据性别、年龄和其它人口统计数据的治疗方案。
此外,该商业智能系统提供的监督职能还对当地4000名医生的诊断行为进行分析,并对医生是否遵守政府颁布的指导方针的情况进行了成功预测,政府卫生部门因而得以提前执行预防性措施。
公共教育
MIUR是意大利政府中最复杂的管理机构之一,掌管了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大学和研究机构。从2002年开始,该机构应意大利政府的要求,部署了一套商业智能系统,该系统为政府教育决策部门提供数据分析支持,以判断当前分配的教育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不仅如此,由于在意大利,人口南北迁移活动频繁,教育资源的地区均衡性经常发生变化。
为了应对这一变化对资源规划带来的严峻挑战。该系统提供一套预测工具,以发现中短期内经济政策产生的移民潮对教育资源的匹配度产生的重要冲击。
正是依靠这一系统,意大利教育部门发现了在Calabria 和Emilia Romagna,地区经济政策变革的对班级规模产生的强大反差。这一预测工具为政府规划教育资源的分配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
环境保护
在加拿大,环境保护部门的空气质量研究分部(AQRB)与SAS合作建立了一整套BI系统,来帮助检测和分析大气中的气体成分,确定人类活动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这一BI系统管理和记录加拿大乡村40多个地点的空气质量数据、分析结果并向政府、工业、学术界和公众政策制定者报告信息。
通过应用这一系统,该部门进行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并将这类数据转换成新的知识,刷新了之前对大气成份和大气处理中的现状和动态变化的理解。此外,该系统还帮助AQRB 在之后开展的包括检测气体、微粒和加拿大境内的化学废弃物,向科学杂志报告数据,将长期结果编译成详尽记录长期大气变化的大型科学评估报告等项目提供至关重要的立论依据。
军队管理
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 Randolph 空军基地,空军个人信息中心依靠BI系统使向空军高层提供决策支持产生了质的飞跃。
在实施BI之后,该基地恰逢机构精简,该系统基于大量数据,成功地对最大限度地降低当年成本与下一年年成本及成员经验水平规划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对空军每年晋升人数、预计的伤亡人数和延长服役人数进行了预测,这些分析结果对空军高层原有的追加遣散费规划、提早退休人员预测和成本计算方法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安全
作为州罪犯审判体系的重要机构,佛罗里达州管教部门部署一个安全、可靠、人性化和有效的管制系统来保护公众的安全。通过这一系统,佛罗里达州执法部门依赖管教部门来帮助缩小惯犯嫌疑人名单。通过访问历史管教数据并进行分析,了解犯罪手法和特性,它可以在数小时内编译报告并输送到当地警察局和司法行政长官办公室,帮助调查和拘捕嫌疑犯。
从2002年开始,欧美一些政府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开始陆续应用BI技术为政府机构提供必要的数据分析结果和决策依据。今天,各种各样的BI在这些政府部门中的应用日益成熟,并在军队管理、环保监测和预测、税务征收、公共卫生、教育及人口普查等领域对监管和辅助决策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