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01 09:15:55 来源:计算机世界
从国外发达城市回来的人,都会啧啧称赞当地的无线网络服务,无论是在公园、马路边小憩,还是在旅途中,都可以随时打开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上网,无需外接无线上网卡,也不需缴纳什么费用。这样的场景什么时候也能在国内实现呢?
“无线”前景
当前时兴的“无线城市”概念,是指采用WiMAX、Wi-Fi等成本很低的无线接入技术,结合Skype等VoIP技术,来颠覆传统的信息运营模式,形成对城市的无线网络无缝覆盖,将政府公务、公共监控、应急联动以及公众上网等众多民生类元素融为一体,实现网络和应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超级连接的世界,从而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环境,提升城市的信息化竞争力。
无线城市涉及的无线宽带网与目前一些运营商开发的移动上网有本质的不同。前者等于是将网络信号通过特定的发射装置在空中海量发射,达到目前有线宽带的上网速度,甚至更快——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无线宽带覆盖的地方,都可以直接上网;而后者是通过蜂窝移动网络实现网络信号的传递。
无线网络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种种观念,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将生活在无线网络中。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使得用户不管是在办公室、家里、学校、还是在旅途中,都能始终同其他人保持联系,以获取所需的信息。
如今,“无线城市”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它将信息快速、多样、方便地传递给各个单位与个人,被称为城市的“第五公用基础设施”。目前全世界已有400 多个城市实现或正在实现无线宽带网络覆盖,无线城市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尺度,城市无线网络的建设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燎原之势。
2007年,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都在“无线城市”建设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为使香港晋身成“无线城市”,香港特区政府斥资2.176亿港元在全港提供免费Wi-Fi无线上网,包括机场、公园、小区中心、体育馆等均被覆盖。据悉,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厦门、杭州、深圳等城市已经确立无线城市发展计划,并将付诸实施,青岛等地的一些小区已在进行小规模试点。
当前,全社会都达成了共识——一个全城范围的Wi-Fi或WiMAX网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技术、社会和经济价值。在建有无线网络基站的小区,配置无线网卡的台式电脑或者有内置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用户,只要申请一个账号,月付很低的固定费用,就可以享受无线上网的无限制服务。
目前,市政、公共安全和服务部门对城域无线网络有着强烈的需求。无线网络可以通过布局合理的无线网络发射基站运作,形成一个虚拟平台,按安全标准、优先程度等分成互不冲突的几个虚拟网,分别供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居民等使用。如果实现了城市的无线覆盖,只要加个小探头,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可以随时直播路况,无须配置其他设备;公安机关的民警可以通过无线手持设备,上传数据或提供现场报告,将现场产生的违章、犯罪图像或视频记录实时传送到指定部门,效率很高。
相对于现有宽带网络,无线宽带网络节省了光缆的铺设成本,统一平台建成后,不仅随时随地可以接入无线网络,而且无线上网的成本也将大大降低。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如果进行建设,只要经费允许,半年至一年就可以完成工程。
瓶颈与挑战
尽管“无线城市”展示出了无限前景、巨大潜力,然而也将遭遇不少重大的困难和挑战,能否顺利突破将决定无线城市的概念能走多快、走多远。
1. 无线应用环境的安全问题。无线网络的安全在理论上来说,比有线网络更容易受到入侵,因为无线上网不用身份识别,用户可直接使用,而且被攻击端的电脑与攻击端的电脑并不需要网线设备上的连接,只要在无线路由器或中继器的有效覆盖范围内,就可以进入内部网络,访问电脑资源,如果用户单位在内部网络传输的数据并未高强度加密的话,更有可能被人家窥探数据隐私,一些心怀不轨者甚至篡改和破坏用户的重要数据文件。这对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提出了安全挑战;
2.无线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应用竞争的问题。无线是互联网应用的新渠道和新媒介,必然存在与传统基于PC的互联网的同类型业务相互比较;
3. 无线应用行业标准采用问题。对无线网络的应用前景,业界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令人担忧的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目前国内尚无明确的相关政策,国家虽然将“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列入发展目标,但各城市大规模组建无线网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几大国内运营商的技术参数、无线频率及应用标准都有不同之处,在抢夺市场时有可能引发一场混战,影响无线城市的正常健康发展。因此制定无线应用行业统一标准迫在眉睫;
4.无线运营商应用模式和其他媒介既有模式的冲突问题。无线运营商为了提供服务的方便,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应用模式,而其他现有网络媒介有自己的应用模式,例如互联网。这又衍生出在现有移动应用模式下提供服务的成本、服务模式等多重矛盾问题;
5. 技术水平制约无线网络普及的问题。目前国内无线城市网试点及港、台地区的无线城市项目,都只能暂时覆盖室外区域,因为目前的技术水平尚不能使信号足以穿透两层墙壁,也就是说,目前的无线网络设施投入使用后,只能保证室外的人们充分享用,室内无线连接暂时还要靠有线宽带、局域无线网以及无线路由。无线网信号要穿破“铜墙铁壁”,就必须在信号传输技术水平上有较大的突破,才能使无线城市的概念深入人心,迅速走入千家万户;
6. 前期投资花费巨大牵涉方方面面的利益问题。据悉,如果考虑采用现有技术标准作为无线城市组网技术,单一个中等城市就要设立1000个左右的大型基站,才能覆盖95%的地方,大约要投资1亿多元,花费巨大,而这必然牵涉到谁投资、谁盈利、谁运营维护等问题。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必须以公益为宗旨、政府为主导,通过招标的方式对接入商进行选择,方能使无线城市更快更和谐推进,单靠一方是难以有效推进的。
“无线城市,无限精彩”。作为未来城市的一张美丽名片,“无线城市”将给城市的商务旅游、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活学习和休闲娱乐等带来丰厚的效益,将成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的工程。只要加大政府引导整合力度,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企业参与、联盟推广、行业突破、区域展开的方针,充分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就能有效突破目前的困难与瓶颈,“无线城市”也就并非乌托邦,我国“无线城市”的春天也为时不远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