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合肥电子政务走上整合之路

2009-04-15 13:54:06  来源:计算机世界

摘要:“合肥通”方便了百姓的生活,整合了合肥多个城市管理部门的资源,提高了政府服务市民的办事效率,是近年来合肥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2008年5月,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七
关键词: 电子政务

  谁是“合肥通”?是土生土长在合肥的老者,还是整日游走在合肥街头的“的”哥?答案有些出乎意料,它是一张小小的卡片。它的另一个身份是合肥“城市一卡通”,因为具有公交POS消费、小额消费、缴纳水电燃气费等多项功能,所以被合肥市的市民称做“合肥通”。
  “合肥通”方便了百姓的生活,整合了合肥多个城市管理部门的资源,提高了政府服务市民的办事效率,是近年来合肥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2008年5月,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七届年会首次发布“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合肥名列50强第10名。
  合肥市信息办主任朱明峰介绍说:“合肥市信息化建设将坚持整合中建设、建设中整合的原则,以整合全市信息资源,提高信息化综合效能为目标,打造成为一个全新的智能服务型政府。”因此合肥市将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了城市信息化的切入点。
  政务小整合
  2009年4月1日下午,合肥市蜀山区商务局局长喻光邀请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的领导座谈,当对方见到喻光的阵容时,“吓了一跳”。
  喻光率队的“阵容”很强大,有实施系统的服务商,有咨询顾问,还有市场人员。在交流中,喻光情绪高涨,充满激情,介绍了蜀山区商务局正在搭建的综合商务信息管理平台。
  实际上,喻光想要搭建的这个商务平台尚未对外公布,蜀山区商务局已经筹备了几年,计划打造一个可以信赖、有所保障的,面向“政府、企业和用户”的平台。喻光曾经分析了现在的各种商务信息平台,发现最大的弊病是数据来源不可靠,交易者容易轻信平台而忽略了商家的信誉……
  喻光想以政府为背景,以政府的信誉和资金投入,打造一个信誉平台,既能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又能发挥政府监督管理的职能。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能为百姓提供良好的服务。”喻光说,“ 如今这个平台最缺少的是可以信赖的、有保障的数据。商务局在平台上已有小企业的相关信息,如药店、医院、商店和零售等。这些信息不一定能在本地114查询台查询到,也并非能在网上搜索到。蜀山区计划用自己的采集数据队伍,深入社区,采集高效有质量的数据,纳入到平台之上,面对企业和用户服务。”
  家政服务是这个平台中的一个子栏目,蜀山区商务局计划把面向老百姓服务的商务信息全部融入平台之上,整合商务信息数据资源。这次喻光亲自出面,邀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人员进行当面的沟通,就是希望在家政服务信息方面,得到对方的协助配合,以便提供准确和高效的数据,从而通过这个平台调动家政行业的积极性。听了喻光对于这个平台的描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相关人员当即就决定,下一步举办沟通会,邀请家政服务行业的代表参与,就这个平台的具体事项进行深入探讨。
  安徽合肥市信息化办公室(下简称信息办)副总工程师杨大寨认为,像蜀山区这种电子政务的数据整合与创新在合肥并不是个案,“合肥市的电子政务已经进入整合阶段,下一个工作重点就是将全市的基础数据整合。”杨大寨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合肥市公安局信息平台也是数据整合的一个典型实例。合肥市有400多万人,如何有效服务群众、维持治安,迅速收集基层信息成为关键。现在,基层民警利用“警务通”、数码相机、U盘等设备,平时在社区服务、街面寻控中随时收集、采集信息,回到办公地点,电脑联网即可传输到合肥市公安局的信息平台上,即共享了数据,又提高了信息采集的能力。
  合肥市公安信息系统有10多个业务系统,集中在市局的信息中心平台上。在完善业务子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合肥公安系统积极践行“情报主导警务”的理念,整合内部信息资源,建立综合性应用平台,与各个基础信息系统相互关联,进行综合利用,服务公安实战; 同时建立健全了信息采集、分类、核查、传递、研判、发布、应用等工作机制,保持各类基础数据的完整、准确和鲜活,为实现以科技信息主导打防控警务为主要内容的研判应用提供了支撑。短短几年,具有合肥特色的信息化动态警务的成功探索,提升了合肥公安综合驾驭城市社会治安的能力和水平,使之跻身全国最安全的城市之列。也正是应用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才使得合肥市成为全国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之一。
  系统大整合
  近年来,合肥市以实现“一个城市,一个政务数据中心”为电子政务建设目标,通过电子政务“1124” 工程,开展“统一政务信息处理平台,统一电子政务专网,统一政务机房,统一政务信息资源管理”这四个“统一”的建设,使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共享,同时也期望降低建设成本,降低今后设备、系统扩展的成本。
  不过,大家虽然都知道“统一”和“整合”的优点,可这整合的数据如何来?又如何确保各个委办局“心甘情愿”地做到数据共享?
  杨大寨坦言说,“只有促进彼此业务发展,各部门才会愿意共享数据。这样数据库平台建设之后,相关部门可查看到更详细的内容,对以后业务系统的开发利用,起到促进作用”。
  在几年前电子政务整合中,出现过不少弊病,典型的就是小整合之后推倒重来进行中整合,过一阶段,推倒中整合再来一个大整合,这无形中浪费了国家的财政资金,也浪费了信息化资源。
  杨大寨认为,现在合肥市信息化发展速度快,尤其是电子政务的发展。各个委办局有纵向部委的信息化支持,业务支撑系统基本建立起来,加上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也开发出一系列系统。农村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都在蓬勃发展,系统内的整合和统一在逐步进行,蜀山区电子商务平台和合肥市公安局的情报信息分析研判系统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强调说,从整体来看,电子政务的整合是时候了。
  以市政府为中心的整合,需要有各部委所有的数据,将积淀在各个行业中的数据挖据出来,为合肥市的居民、企业所用。杨大寨正在规划未来几年的“数字合肥”,其中最重要的是围绕着人口基础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等建立几个主题库。在这个主题库中,再扩大外延成为中心库,面向各个应用。
  数据库是整合的中心。从技术上看,核心在于目录交换体系。合肥信息办“数字合肥”的基础数据将来源于各大部委。比如人口基础数据库会先定义内容,再到各个委办局获取。居民的基本户籍信息来自公安系统,社会保障数据来自社会保障系统,涉及到自然法人的车辆管理等又来自交通系统。
  如何确保各委办局“心甘情愿”将数据共享?
  杨大寨希望以后能通过立法的方式,保障各大委办局能够提交数据,将“数字合肥”的基础数据扩大,一步步填充落实。
  杨大寨说: “在做好目录交换体系后,获取的数据比较可信。有了‘数字合肥’的几个基础数据库之后,再开发应用系统就不会难了,更何况数据整合之后,将有利于信息化的整体发展,避免了以前‘小整合之后推倒进行中整合,过一阶段,中整合推倒再来大整合’的资源浪费和无序。”
  采访手记
  国内电子政务整合的五大不足
  通过本次合肥之行,与国内外负责电子政务的政府职能部门、供应商进行交流后,记者发现在电子政务跨部门整合数据平台建设时,有几个关键点不能忽视。
  首先,一定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在支撑,不能是一任领导有一种做法,领导者走了,系统陷入瘫痪,或者下任领导者来了,推倒重来,这是中国式电子政务最大的弊病,整合往往成了政绩工程,而非真正将使用者放在首位。
  其次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执行部门,新加坡的IDA就在扮演这样的角色,它负责新加坡国内的整体规划,最后交给企业去做,有实施,有监督,整合得以顺利延续。而国内奉行“多头领导,齐抓共管”,往往相互扯皮,整合到最后,不了了之。
  第三,要有服务意识,让民众参与的意识。在这一点上,新加坡的基础网络不断普及和提升,大大促进了民众使用网络的方便性和快捷性,居民也愿意在线办事。虽说中国网民数居全球第一,宽带普及率也很高,但互联网上基本充斥的是娱乐,而忽略了为民服务的功能。整合数据的目的是应用到各类系统中,为民服务。
  第四,必须要上升到法律角度,有法律的支持保障,才能够帮助政府整合数据。新加坡的IDA在过去几十年中的整合系统中,也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法律建议,提交给国会,通过审议落实,这成为整合数据的关键之一。中国这几年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下一步就是看执行力。
  最后就是要有可持续的信息化规划。如今新加坡经过几个阶段的电子政务发展,已经到了“智慧国2015”的阶段,从eGAP到iGov2010计划,新加坡的电子政务也是逐步,有计划性地提高的。中国在这一点上,由于各地区政的发展不同,造成信息化的进程也是断断续续。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