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物流与信息流的分离与合作

2008-05-04 09:50:56  来源:互联网

摘要: 真正的电子商务理论,历来把新经济看作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虽然认为新的东西高于传统,但并不讳言新的东西,是从传统中发展而来,要以传统为基础这一点。反观新经济的反对者,在肯
关键词: 物流

    物流是商品实体的转移,信息流是商品信息的转移。传统工业经济的突出特点,一是信息流不及时,不充分;二是信息流往往要以物流形式发生,从而产生一笔耗费。比如,人们要亲自到商场,才能了解有关商品的信息。商场的建筑费用,旺铺租费,售货员工资等,不仅是物流所需的成本,更是用户了解信息所要付出的代价。三是需要一笔纯运送费用,这点即使在新经济中也没有改变。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我国一般工业品,物流流通费用占商品价格的50 %,新鲜的水果及易变质食品或某些化工产品,其物流费用高达商品售价的70-80 %。据介绍,美国物流费用的支出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1.1 %。

   事实上,上述物流费用,当属广义上的物流,即“纯物流”+“以物流形式发生的信息流”。其中可以分解出三种费用:纯信息流费用、纯物流费用和信息缺失造成的无效物流耗费。

    比如,有关部门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公路利用率偏低,车辆空驶率44%,每年无效消耗108亿;与此同时,却有大量货主找不到价格合理的运输车辆。这是典型的因信息流缺失造成的物流耗费。如果信息流充分,这笔耗费是可以节省的。

    比如,中运网以"空车配货"为切入点,以电子商务为手段,运用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构建了道路货运交易信息平台,在货主、货运代办人和汽车运输企业间构架了一条信息流通道。自5月19日开通以来,首月累计成交额突破200万元,直达220万元,近段日成交量保持在13万左右,高峰日可突破25万元。中运网从设计到实施,每笔配对交易的成功都将产生运价5%的运费,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信息流的费用。

    也就是说,只需要5%的信息流费用,就可能减少44%的无效物流。根据美国统计的结果,网上运输每年给美国节省的资源是311亿美元。如果在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上运输,我们每年也将给国家节省几百亿元。当然需要指出,中运网这个5%,不应理解为是全部信息费用,而只是一种基本的信息流费用。全部信息流的费用,还必须考虑增值服务这一块。

    纯物流配送这一块,需要多少钱呢?据中新江苏网6月20日消息,为规范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价格,南京市物价部门近日制定了统一的配送服务价格标准。零散送货,视地区远近不同,29英寸电视机、200升以上电冰箱、滚筒式洗衣机、柜式空调、大型复印机及成套电脑等大件商品每件25元-40元;29英寸以下彩电、200升以下电冰箱、其余洗衣机以及空调音响设备等普通商品每件20元-35元;微波炉等小件商品每件15元-25元。从这个标准看,配送费用仅占商品价格的1%左右。当然,这只是物流配送中“临门一脚”的部分。物流配送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多环节的生态价值链。如果这个链条从生产厂家算起的话,要把干线运输、仓储和包装等费用都算进去,要远远高于从商场到用户家配送的费用。具体来说,对于国内40-60 %企业来说,干线运输占物流成本的32.4 %,仓储占16.2%,包装占7.4%。

    我认为,合理的划分应当是:按照传统商品价格计算,交易费用占总价格的1/3。电子商务经过区分物流和信息流,纯物流配送占总价格的1/10;纯信息流费用占1/10,可减少无效物耗1/10。这个比例,既适合于微观的商品总价格,也适合于宏观的国民生产总值。

    也就是说,对中国来说,如果全部实行电子商务,将会有8000亿元资金分布在物流上,另外8000亿元分布在信息流上。

    对第一个1/10来说,如果单算配送到户这一块,假设占总价格的1%,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就是800亿元人民币。按北京和上海下岗人员配送工资行情(300元-400元/月)计算,极限可以解决1667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有意思的是,有学者研究发现:以物流产业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新加坡、香港有较强的抗御经济危机的能力。例如,1998年,受金融风波影响较大的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为-6.8 %,泰国为-8.0 %,东盟为-9.4 %,与之相比较,香港情况较好,为-5.1 %,而新加坡则实现了1.5 %的正增长。这个发现完善了现代物流的定义。

    对第二个1/10来说,它解决了电子商务的赢利或者保本来源问题。这笔赢利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整合传统资源本身。具体来说,电子商务实现信息流功能,比传统商务夹杂物耗实现信息流功能,二者的成本-效率之差,就是电子商务一个天然的利润来源。目前许多新经济的反对者,对此还没有清醒的认识。

    对第三个1/10来说,由于采用低耗的信息流替代策略,电子商务可以产生一个奇特现象,就是可以在不影响利润的条件下普遍打折。 "南京路"从去年11月份开通以来,到今年3月1日已完成交易近万笔。目前在线购物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医药、礼品、糖果、男女时装等15个大类2000多种商品。网上南京路价格普遍低于市面上的零售商品价格。梅林正广和也非常自信,公开宣称它的商品"低于或平于超市的价格"。

    目前,有45.3 %的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说明开发物流这一块,是有市场需求的。按照电子商务的规律,突出信息流的独立地位,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是电子商务最重要的“地面作战”思路。

    增值的价值来源 
    电子商务除了实现“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价值外,还需要增值性的物流服务(Value-Added logistics Services)。

   首先需要明确,增值服务是有条件的。电子商务要以传统产业为基础,这是许多人都强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说法不一。我认为,最主要的,应当是生产率的提高。传统产业生产率提高,是新经济中传统产值绝对量增加和相对份额减少这两件事共同的基础。生产率提高,将使传统厂商逐步退出夕阳产业领域,只留少数优秀的传统厂商继续从事传统业务。最关键的是,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将腾出资源进行新的竞争,满足新的需求。这种需求,过去不是不存在,而是由于生产率有限,社会不会有充分资源配置给它。表现形式就是这些需求本身被当作“没有价值的”。比如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休闲和娱乐的需求等,在工业社会都被认为缺乏价值,是奢侈品。但由于生产率提高,基本品的需求被满足后,这些需求在社会价值表中的位置开始上升,并越来越居主导地位。这就是GDP中相对份额提高的那一部分。

    电子商务的增值也是这样。在传统社会,便利性、快速反应、低于商店成本等都不是体制可以容纳的概念。但一旦电子商务成熟,增值就成为主要趋势。

    增值的思路,按直接经济理论,十分容易系统化。直接经济,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直接化。这种直接化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可以是减少中间环节,可以是减少中间耗费,可以是缩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反应时间、反应周期等等。

    电子商务可以通过信息流的加工,对物流提供以下增值服务。应注意的是,增值的价值来源,首先是信息,而不是物本身。

    首先,是增加便利性的服务,也就是通过简化手续、简化操作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的服务。包括在提供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时,推行一条龙门到门服务、提供完备的操作或作业提示、免培训、免维护、省力化设计或安装、 代办业务、一张面孔接待客户、24小时营业、自动订货、传递信息和转帐(利用EOS、EDI、EFT)、物流全过程追踪等都是这类增值性服务。

    其次,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也就是使生产者与消费者互动更直接快捷的服务。应该是优化电子商务系统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网络,重新设计适合电子商务的流通渠道,以此来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性能。E国网的“一小时配送”,基本是这个类型。

    第三,降低成本的服务,也就是使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耗费在保持效率前提下最低化的服务。比如,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与普通商务经营者联合,B2B等。据测算,大型企业通过专业物流进行市场配销,可比自行设立配销网络节省24%-30%的成本。当前,制造企业的物流设施普遍要比专业流通企业的物流设施先进,这些制造企业完全可能利用原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支持电子商务业务,开展电子商务不需新增物流、配送投资。这是梅林正广和的经验。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沾网就入地”。

    如果传统产业的生产率足够高,对增值服务的社会需求就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

    通过了解电子商务在处理原子问题上的真实思路,反过来再看“沾网就升天”,“不能用电子邮件的比特方式把北京的烤鸭寄到美国”两种说法,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其中的局限:

    无论是“鸡论”还是“鸭论”,都想当然地把原子与比特对立起来,认为电子商务就是天上的事,是虚无的事;觉得电子商务不可能是属于原子的。“鸡论”一看原子想搞比特,觉得原子就是原子,搞比特不可能,主观猜度他一定另有不良企图,是为了“升天”;“鸭论”一看比特想搞原子,觉得比特就是比特,不可能用“比特方式”搞原子。说到底,还是对电子商务有深深的误解,以为电子商务只有虚,没有实。

    真正的电子商务理论,历来把新经济看作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虽然认为新的东西高于传统,但并不讳言新的东西,是从传统中发展而来,要以传统为基础这一点。反观新经济的反对者,在肯定传统中,却不敢正视传统必须进行实质性改造才能获得发展这一点,因此说,他们的历史观是不诚实的。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