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0 17:19:03 来源:第一物流网
物流是个非常特殊的行业,涉及到采购、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而中国的物流企业由于长期采用传统的运作模式从事经营,更是各具特色。其体制的限制、业态的多样化带来了需求的迥异,更导致了物流信息系统建立的复杂性。
目前的物流信息化应该说是“叫好不叫座”,炒得火热,用得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市场的需求不规范。在物流概念的炒作下,“大而全”一步到位的全套信息化建设思想流行,但对信息化阶段实施目标的可操作性和过程的可控制性等工程问题在需求方面缺少准确客观的把握。另一方面,IT企业之间的竞争很不规范,信息化项目中常常是关系运作大过需求运作,众多IT企业在电子商务网站淘金梦破灭之后,蜂拥而上地搞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造成一个初级阶段的规模化市场过度分割。软件企业缺少规范化的生存土壤,从而制约了软件企业在市场运作中专注行业软件发展,树立企业品牌效应的战略实施。中国的物流软件市场和中国的物流市场一样,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乏成熟的市场需求就难以形成市场规模,也就无法培育出具有强势的软件企业。如今的物流软件业犹如身处战国时期,缺少具备强大实力和规模的龙头企业,少数厂商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效益却也未必能尽如人意,IT企业的处境不可谓不尴尬。
尽管有很多种不利因素制约中国物流信息化发展,但企业业务和管理需求本身终将驱动并决定企业信息化。物流企业在规模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过程中,必然要面临各种各样的业务管理瓶颈和业务发展难题。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突破企业发展和管理的瓶颈,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
在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软件提供商应该注意到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有目的的,设计应该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在国内,由于我们的人工成本低、业务强度低、管理不够完善、利益分散等,所以总体而言,中国的广大物流企业可能更需要的是一些“短、平、快”的产品,解决局部环节的简单作业。国内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尽管一些企业已经进行了程度不同的信息化建设,但由于系统建设往往受全套解决方案的指导思想的制约,最终的信息系统较为封闭,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这样的信息系统对于将信息共享视为关键的物流业来说,互联互通困难,造成信息流不畅。
基础信息化需求应受关注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对于信息的依赖可能是其他行业难以相比的,而信息技术毫无疑问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物流信息化的进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信息技术只有在存在需求的时候才有可能起到推进产业发展的作用。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却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从实际出发,中国物流产业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应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信息化,最大的作用就是使企业顺利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和共享,最后在决策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在基础信息化实现以后,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企业将会开始寻求改进,利用积累下来的数据,进行流程和日常操作的优化;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供应链管理,用来调节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
我国物流信息化目前的需求仍是以底层的基础信息化为主,在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收集的成功案例中,属于这个层次的大约占80%。奥康鞋业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他们的成功之处是解决了全国成百上千个点的信息共享,非常快地把信息采集起来。这个物流系统的优化功能不是太多,但是它确实代表了绝大多数企业对信息化的基本要求。我国的物流信息化起步比较晚,在很多企业里,决策和日常运营流程并没有形成一种制度。因此,多数企业信息化的最基本目标是建立一种机制,再通过信息系统把它固化下来,这样决策就能做到有根有据。
此外,目前有一部分信息化基础比较好的企业已经开始考虑优化问题。这也是来自降低成本、加快周转等经济上的压力,目的是帮助企业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优化集中在几个最能产生效益的环节,比如集中库存、集中采购等局部环节。这一层次的信息系统建设进行得还很不完备,据估计,在收集到的案例中,明显含有这块功能的信息系统仅占15%左右。
同时,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我国的成功案例更少,估计不超过5%。在收集到的案例中,莱州粮食系统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应用信息技术,较好地实现了与农户、下游的加工单位、出口企业、农行、财政部门、农业局等多方面的联网,最主要的是解决了各方面利益的协调。这一案例的成功与软件开发人员对其业务及需求的深入了解是分不开的。据了解,实施该项目的深圳奥驰公司,到莱州蹲点蹲了8个月,才把它的需求搞清楚,从一个外行变成了内行,真正懂得了中国的粮食是怎么流通的。现在,很多企业在采购方面已经非常理智、慎重,软件供应商应该把推销产品变成更多的增值服务,也就是帮助用户解决盈利的问题。
通过仔细分析收集到的一些案例,大家不难看出,成功的案例或许所处的层次不同,或许能实现的功能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每一个成功的案例都是适应了企业的实际需求的。
必须再提醒大家的是,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基础信息化的需求还是主流,很多企业所需要的就是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也就是说只需要有数据,能够提高决策水平,抓住眼前的商机,就能够使他的经营额和销售额有大幅度的增长。至于更高层次的信息化管理,对他们来说,可能还稍显奢侈。这个层次的要求虽然很初级,但能解决很多基础问题,满足企业最迫切的需求,应该被充分重视起来。而现在多数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总是偏向于求大求全,过于追求技术的高端化,所以,往往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中国的企业要想真正实现物流的信息化,就必须紧紧抓住需求这根主线,循序渐进,寻找适合自己的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