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银行业备战互联网金融的“六种武器”

2013-11-07 10:31:16  来源:网易科技

摘要:四大行的竞争就是比谁更好地克制官僚性,把现成的利器加上对互联网精髓的理解,利用好这“六种武器”,银行业在未来金融大战中才能更好地与互联网企业一争高下。
关键词: 互联网 金融 银行

    四大行的竞争就是比谁更好地克制官僚性,把现成的利器加上对互联网精髓的理解,利用好这“六种武器”,银行业在未来金融大战中才能更好地与互联网企业一争高下。


    10月底,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公布了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第三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30.08亿元。百度一边创造4小时销售10亿元的“百发”奇迹,一边收购糯米、大众点评,大手笔屯兵备战互联网金融,让人不得不为其惊叹。而几乎同一时间,中国银行也公布了2013年前三季度业绩。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实现税后利润1,253.15亿元,平均每季利润417.72亿元。可以看出目前互联网金融业务和传统银行相比,如同九牛一毛,BAT三巨头税后利润总和,与四大行任意一家都相差甚远,难怪民生银行行长洪崎直言:银行利润那么高,都不好意思公布。


    虽然客观上来说,眼前的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根本不构成威胁,但金融业务已经通过互联网悄然向PC端、移动端转移,未来互联网金融必然会在整体融资渠道,在支付渠道,信贷渠道以及客户数据分析等方面给银行带来不小的挑战。若银行再不学习互联网思维模式,加快改革步伐,那么未来银行就仅仅是互联网金融的后台渠道,成为互联网的奴隶。


    让我们一一细数银行业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利器:


    第一把利器叫做“不差钱”。 银行“大佬”们深知科技正在改变着金融生态,传统银行业的架构正面临深刻的变革。虽不畏惧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震荡,但也通过BAT的金融业绩深刻感受到阵阵寒意,于是加大对科技领域的投资势在必行。四大行2013年共耗资250亿元投入科技领域。其中,建设银行出手最阔绰,在电子渠道、IT设备和科技项目的投入将达到82.3亿元。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银行“不得不改变”。


    其二,银行业的品牌、客户、流量等要素,在产品开发、市场推广方面有着互联网企业无法比及的优势。银行天然的特性、历史积淀、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级别对等”式营销,使得银行掌握着庞大、优质的客户资源,尤其是国家行政事业机构资源,是其他互联网领域无法超越的。而银行对流量的掌控,则为“大数据”提供了可行性的数据基础。


    第三,累积多年的客户征信信息,正是下一代金融渴求的资源。许多P2P平台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借款人的征信系统不能与人行征信系统对接,投资者对网站信用缺乏识别能力。民间先行者已经在经营过程中为银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只等银行坐享其成了(看来银行多年隔岸观火也是策略)。2012年12月陆金所牵头成立了网贷联盟,并推出了网贷黑名单,欲将网贷“黑名单”与央行征信系统对接,促进建立完整的网络信贷服务体系。互联网征信体系的建立却没有银行参与,这是值得银行业深思的问题。


    第四,政策支持更令各大民企望尘莫及,银行业大可借助近水楼台的优势,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政策支持,甚至提议设立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门槛和行业标准,这一项对互联网金融具有直接杀伤力。


    第五,银行业还拥有各项业务条线的人才,以及遍布全国的密集网点。这些都为未来金融O2O模式提供可操作性的硬件支持。目前我国征信体系不完善,对于人人贷在线上无法完成对借款者信用的调查的情况,银行可借助网点完成客户信用考察、审核、贷后管理、催收等工作。


    实际上还有一把不可或缺的利器是银行业尚未掌握的,那就是互联网精神。只有深刻理解了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精神,才能利用好众多资源。互联网日新月异,客户需求变化多样,更多需要个性化需求,需要信息分享、互动。这对银行内部架构和反应机制提出新要求。由于历史原因,现今银行业依然存在体制陈旧,观念保守现象,使得服务理念无法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节奏;加之银行内部分工协作及激励机制不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严重,理所当然抵挡不住汹涌而来的互联网金融浪潮。


    事实上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银行也不断在摸索中前行,如建行电商,招行微信银行、P2P业务,中行nfc手机支付等。但目前都不具备聚集客户能力,究其原因,一来银行业拥有“不好意思”公布的传统利润,二来银行业缺少互联网精神。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董光帅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