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宽带网络升级任重道远

2013-11-11 14:20:25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摘要:国务院正式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第一次提出“宽带网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明确了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关键词: 宽带中国 光纤 光缆

    国务院正式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第一次提出“宽带网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明确了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同时,《战略》也明确提出我国宽带网络中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到2020年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50%的城市家庭用户接入能力要达到100Mbps。这两年我国宽带升级换代的速度较快,但从目前我国宽带发展的整体情况和发达国家宽带实施计划来看,我国宽带网络升级还任重道远。


    《“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为我国宽带发展提供了指引,宽带网络建设不再仅仅是电信运营企业的事情,它是公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下一步更重要,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战略》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各企业要认真贯彻《战略》提出的各项要求,共同努力,加快发展,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让更多国民享受到宽带带来的经济增长、服务便利和发展机遇。


    城市光纤到户网络改造进入攻坚阶段


    2010年我国开始进行FTTH网络规模建设,三年来FTTH建设进展非常快,到今年6月份,我国FTTH覆盖家庭已经超过1.3亿户。现阶段FTTH网络覆盖主要以城镇为主,按照我国城镇家庭2.1亿户的规模来看,FTTH覆盖家庭的比例超过60%(考虑不同企业重叠覆盖,实际覆盖率稍低)。


    1.后续改造难度大。目前我国光纤到户国家标准已经出台并开始实施,新建住宅都将按照标准建设,但既有小区的宽带升级改造还面临较大的阻碍,影响宽带网络整体能力的提升。通过近3年的建设,容易改造施工的小区基本都已安排改造,剩下的小区大多面临一定的“进入难”问题。


    2.后续改造投入受限。城镇地区光纤到户改造投入巨大,加上配套的城域光缆网和宽带设备建设,到2020年预计需要投入1500亿元,如果考虑多家企业的重叠覆盖,投入则更大。城镇地区光纤到户改造主要以市场机制为主,企业自主安排,巨大的投入需要企业整体规划、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和投资节奏。但是目前面临4G牌照发放的问题,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都将调整投资结构,把建设和投资重点转向4G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在每年整体投资控制的情况下,FTTH建设投资将被大大压缩。根据3G建网经验,大概3年时间能够完成4G网络初步部署,这段时间FTTH建设都将面临投资短缺问题,每年的建设规模会受到限制。


    接入网建设是“宽带中国”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以上问题,《战略》提出“推动开放竞争”、“规范建设秩序”,要求按照规范进行光纤到户建设,保证宽带网络公平进入,以集中力量加快改造进程。


    农村宽带投入产出失衡问题亟待解决


    根据《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国农村地区接入能力要达到12Mbps,村通比例要达到99%。按照2012年已经实现87.9%村通比例来计算,到2020年前还需要完成近7万个行政村通宽带工作,同时农村地区同样需要逐步进行改造提速,初期可以采用无线宽带方式,后期还是需要推进有线宽带接入以提高接入能力。预计到2020年,农村地区“村通工程”和有线宽带升级提速需要投资超过900亿元。


    1.建立市场补偿机制。相对其他国家来说,我国地域宽广,农村地区宽带建设环境复杂,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差别也比较大,中西部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地理环境造成宽带网络建设投入大,但民众支出有限,宽带普及低,企业收益难抵支出,市场机制无法支持农村地区宽带可持续发展。我国宽带要保持平稳增长,必须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带动挖掘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宽带发展潜力。从其他国家经验来看,普遍服务基金是支持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


    2.创新农村建设模式。各电信企业为保持全网的完整性和用户规模持续增长,都会到农村地区投入网络建设。特别是移动网络,虽然覆盖广,但也涉及光缆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非常大,三家企业重叠覆盖投入更大。农村地区用户分散,投资收益低,没有必要都去建网,应该在农村地区探索新的建设模式,或更广泛意义的共建共享模式,以集中有限的投资用于扩大覆盖和提升网络能力。同时,农村地区网络共建共享可以与普遍服务基金结合起来,利用普遍服务基金建设的项目必须与其他企业共享。


    农村宽带发展关乎我国整体宽带发展水平的提升,《战略》对农村地区发展非常重视,“重点任务”的第一条就是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加大财税扶持”也是重点针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希望通过建立普遍服务基金、实行税收优惠、调整企业考核机制、创新共建共享模式等措施,集中各方资源支持农村宽带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城域和骨干网需应对流量持续高速增长


    相对于接入网,城域和骨干网建设难度小很多,近年超大处理能力高速路由器、超大容量波分复用系统的技术进步较快,基本能够适应流量增长的要求,未来重点是对互联网网间架构优化、骨干光缆建设进行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


    1.互联网骨干网网间架构优化。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互联网网间互通是个大问题,不仅影响了用户上网体验,也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为提高我国互联网网络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战略》提出要加强骨干网网间通信质量监管,建立网间互联带宽扩容机制,保障企业公平竞争。目前,工信部已决定在中西部7个城市增设国家级骨干网直联点,后续,需要政府和企业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优化骨干网网内和网间组织架构,提升传送效率,减少流量绕转。


    2.长途光缆建设难度大、周期长。根据统计,我国2000年以前建设的长途光缆有28万公里,这些光缆未来几年的使用时间将达到15~20年,进入更新周期。从近几年长途光缆建设情况来看,一条上千公里的光缆从立项、开工到竣工投产,周期基本是2~4年,有的项目因部分段落建设受限,投产时间甚至更长。主要原因是征地困难、赔补高、利用高速公路管孔方式还受限于公路建设进度、需要跟众多公路主体进行谈判、管孔价格高等。长途光缆作为宽带设施中最重要的部分,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加大建设力度,保证建设进度。


    宽带应用基础设施部署需要统筹规划


    应用基础设施主要是内容源存放、分发、处理的设施,包括数据中心、网站和应用平台、内容分发网络(CDN)等。根据IDC统计,2011年全球数据总量已经达到1.8ZB,这个数值还在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增长近20倍。如此大规模的数据量,需要应用基础设施持续建设和技术创新,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在应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不会低于城域和骨干网。


    1.数据中心布局需要长远思维。云计算概念的兴起带动数据中心建设浪潮,云计算数据中心需要进行功能定位,备份存储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应该结合气候条件、能源供应等因素进行布局,与用户业务紧密结合型数据中心贴近用户适当集中部署。从我国目前数据建设情况来看,根据气候、能源供给等条件部署的数据中心发展并不理想,大多还是以贴近用户为主。《战略》从统筹全国数据中心布局出发,希望通过针对性的政策引导,例如加强数据中心人才培养、给予存放数据的企业和单位补贴等,针对性提出“创造有利环境,引导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落户中西部条件适宜的地区”。


    2.内容分发网络需要引导部署。内容分发网络对于平衡内容源分布有良好的性能,对于我国这种地域宽广、内容源相对集中的国家来说,内容分发网络的部署和发展对宽带性能的提升至关重要。目前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内容源少、访问距离长、绕转多,亟须通过内容分发网络将东部内容源推送到本地,但内容分发网络建设是一种市场行为、逐利的内容分发,企业无法将有限的投资都投向中西部省份。《战略》鼓励加快中西部地区信息内容和网站建设,当地政府也要重视内容分发网络的建设,通过专项资金等方式引导内容分发网络部署,推动更多的内容在中西部落地。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董光帅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