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8 11:01:40 来源:虎嗅网
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也进一步扩大了网络交互的领域,它使每个人、每个终端、每个行为、每个时点和空间等碎片信息都联入一个宽广的网络背景中,成为一种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和处理的秩序数据。金融在互联网时代也彻底被重构。
金融的直接意义是资金融通,是关于资金获取和放出的周转行为,并通过有效的管理以约束风险。传统金融体系一般有三个要素:一是需要一定的规则,确保金融秩序,金融机构和业务是受监管的;二是需要对金融行为进行风险模型设计和风险系数测定,从而确定在监管规则允许下的金融产品定价;三是需要依赖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式,将不同的金融产品进行组合,从而形成复杂的金融生态链,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
实际上,金融的产生虽然可能与信息不对称有关,但金融的发展并非一直以信息不对称为偶,金融深化高度一直依赖于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因此,我们不大赞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因为改变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改变了金融生态,更大的原因是,互联网改变了金融的组织方式、风险管理和产品组合方式。
传统金融的参与者,除监管者外,包括资金提供方、金融中介方和资金获取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将各参与者的协作、交互进行了各种可能性的推进和组合,买卖双方对中介的关系从深度依赖到轻度依赖,并到后来的相互协作,表征是传统的资金掌控者(商业银行)到交易标准化、衍生及撮合者(交易所、信托、担保机构),再到交易的一个平台方(P2P平台、众筹)。在监管规则基本一致的前提下,金融的组织形式也发生着新的变化,新的参与者进入市场,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先向其内生客户提供类金融服务,而后向社会大众蔓延。
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对金融的最大改造是风险模型的变化。传统背景下,参与者被金融机构获取的信息相当有限且固定,金融机构甚至很难建立动态化的生命周期、网状结构风险评估模型,也难以获取这类数据,参与者的抵押物或信用担保形式也相当物化而固定。而互联网时代改变了这一切,个人信用、数据、相关交易行为被粘连在一起,从而一方面使得风险更易确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更容易被相关行为或物品锁定。对于能够得到风险系数的客户,金融机构就可以定制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对传统金融机构、新兴金融机构而言,其实机会均等。理论上来做一表述,就是互联网使一切风险资产和风险个人都能够被精确定价,并支持建立以个人为中心的金融交织。
技术手段和处理方式需要有新的变化。金融机构既需要保持传统的针对大客户、富人服务的VIP贴身服务,也需要建立起针对小微、个体的批量化金融服务方式,能够低成本的将金融资产以传单派送的方式提供给客户,这往往是支付公司、互联网公司擅长干的活。建立针对每个个体基础上的批量处理,也的确需要依赖互联网实现。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是批量打包,站在客户的角度就需要能够随时随地便捷的能够接触到。从理财收益的角度来说,余额宝和银行的理财产品本质并没有区别,但便捷性通杀。
互联网并不能使一个人本质上变得更好或更坏,但是,就如同上市公司挂牌之后的年报披露、信息公示制度一样,它至少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既使得信息更易获取和串联,也使得信息对个体形成压力和关联,数据变成每个人的无形资产和名誉的一部分,它存在于我们知道和不知道的周围,影响着自身的估值。所以,互联网金融是件好事,它至少部分程度的确定了人们在网络上某一领域内的行为规范。而如何对估值对象以便利的方式提供金融服务,则是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服务者需要共同考虑的问题。互联网金融时代或许才掀开帷幕,但庞大的长尾客户群就已被纷纷瓜分,接下来就是比拼批量金融产品的渗透能力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