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三方面阐述移动医疗面临的风险

2014-01-08 10:48:41  来源:互联网

摘要:做为一个高度专业化的产业,医疗产业存在着众多根深蒂固的利益相关者、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以及复杂的商业规则。因此,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不仅要为产业链各个群体创造价值......
关键词: 移动医疗 移动互联网

    做为一个高度专业化的产业,医疗产业存在着众多根深蒂固的利益相关者、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以及复杂的商业规则。因此,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不仅要为产业链各个群体创造价值,也要重新建立游戏规则及制度。


    从理论上来看,医疗产业受益于人口老龄化、中国城镇化、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是医疗技术革新的基础。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医疗产业提供可延续性基础。同时,移动医疗为医疗产业提供广为丰富的想象空间。但是,理想是美好,现实是残酷的。通过笔者对该行业大量的调研,包括对产业链各个层面的参与者对话,发现移动医疗目前发展状况虚火旺盛,产业结构不协调,不像坊间流传的欣欣向荣。


    以下主要从政策、行业及技术角度分析移动医疗存在的风险。


    1. 政策风险


    由于医疗行业工作的高要求和高风险,移动医疗行业就需比其他行业互联网化更加严谨。移动医疗的行业监管,是其是否能专业化发展的必备要素。


    1)由于国家缺少对移动医疗行业的引导及规范,随之而来的是带来没有资格的参与者浑水摸鱼。用户的信息、健康及资金得不到保证。用户的参与积极性大大降低。


    2)由于国家卫生监管机构对医疗机构周围建立起高大的围墙,导致外部合作者无法与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的合作,形成围城效应。因为医疗体制改革的不彻底,目前医疗还处于体制内,还未做到完全的向民间资本开放,甚至跨医院的开放都没有做到。


    3)对于在线诊断是否触及非法行医红线,法律和政策层面一直未给予明确的答案。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移动医疗所属公司在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组织行医行为,系行政违法,应受到卫生行政机关行政处罚。而受聘在移动医疗APP上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生,因其所服务的APP服务商不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其行医行为也属于非法行医行为。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医生可能构成非法行医罪,承担刑事责任。


    4)中国在政策上对于医疗相关的限制比较紧,医疗软件不能自由的获取医疗服务信息。因此,我国移动医疗能发展到多远,主要还看国家能开放多少。


[page]    2.行业风险


    1)由于缺少行业标准,使得移动医疗应用规模化发展困难。移动医疗只有实行标准化作业,才能有效的控制产业链各个参与者的风险,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2) 行业内部的封闭,每家医院都想在不开放自己的前提下获取其他医疗机构的数据,这种思维是无法进行医疗机构的数据及服务整合。厂商难以切入医疗系统。


    3)行业对外的封闭性,厂商在切入医疗系统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制度阻碍。医疗行业是中国还没有开放的行业,市场化低,医院不愿意开放病人和医生的信息作为共享。目前,行业发展环境还不规范,国家在制度上还没有将移动医疗纳入统筹规划。而各地厂商与医疗机构展开合作还仅仅限于地方卫生局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等层面,这与真正的移动医疗服务还有距离。


    3.技术风险


    目前移动医疗APP可帮助患者分析病情、提供治疗方案,甚至还可以测量血糖及血压,并通过网络实现远程医疗。但这些APP在没有行业行业标准约束的情况下,对数据 的存储、传输与交换没有质量的保证,因此会带来误导、误诊的风险,严重的话会延误病情。


    1)由于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起步较晚,在设计理念和发展环境上的不足,造成移动医疗技术研发能力较弱,移动医疗行业软件和硬件的核心技术均被国外垄断,以致于移动医疗产业国内厂商短期内难以与国外厂商抗衡,阻碍我国移动医疗发展。


    2)底层硬件缺少统一的接口标准以及接入应用平台;三是缺少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使医护及病患的信息、使用安全等面临着亟待解决。


    3)缺乏信息安全保证。移动应用程序可以存储患者的数据资料,这很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数据资料被泄露、滥用,还可能对医院网络数据构成特定的安全威胁。


    由于移动疗存在以上几个问题,笔者逐渐放弃对移动医疗项目的筛选,对该产业持有观望态度。提醒各位持“想入非非”的读者,进入该行业的风险交大。请理性对待。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