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7 17:37:53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近十年来,钢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客户对钢材的品种、规格(如板材的宽度、厚度、镀层和机械性能指标等)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钢铁企业工艺过程的“惯性”较大,因此如何适应对产品需求的多样化,是这些企业面临的十分严峻的挑战。为此,大多数钢铁冶金企业为适应竞争的需要,在全球生产制造集成化和信息化的潮流推动下,开始实施先进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模式和系统,在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并造就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比如韩国的浦项、加拿大的Dofasco和中国的宝钢等。
钢铁企业信息化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部门和冶金行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据统计,2001年共有7家大型钢铁厂的信息化工程被列入国家经贸委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共获得银行贷款17亿多元,总投资超过27亿元。企业信息化正在成为我国钢铁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课题。
企业信息化构成
对于钢铁企业来说,从企业高层领导的宏观决策到岗位工人的具体操作,其基本组织方式可分为五级,即决策级、管理级、车间调度级、过程控制级和设备控制级。钢铁生产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必须与企业核心业务组织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具体而言,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包含主要内容如表1。
表1 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这五个层次的信息化之中L1~L3面向生产过程控制,强调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各层次有严格的依赖关系;L4~L5面向业务管理,强调的是信息的关联性和可管理性,与下面的层次并没有非常严格的依存关系。当然,SCM和ERP如果能够向下与L3、L2系统集成,那将是非常理想的。
选择不同
钢铁冶金企业的信息化所涉及到的组织、业务、技术复杂程度相当高,内容极为丰富。具体到特定企业的信息化是全盘展开,是重点突破,还是循序渐进呢?这里分三种情况予以说明。
设备自动化水平低、年限长、资金薄弱的钢铁厂
我国钢铁行业中这部分企业占的比重较大。这些钢厂大多数建设较早,设备老化程度严重,自动化水平低,资金相当薄弱,基本不具备实施大型信息系统的条件。因此,这类企业的信息化有两个重点:
设备基础自动化改造,争取在L1和L2这两层取得突破,这是生产高质量、低成本产品的基本要求。
在企业管理方面引入一些简单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帮助企业实现计算机辅助订单管理、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
设备较先进、设备自动化水平较高的钢铁厂
包括几个大型钢厂和发展较快的一些中型钢厂。它们基本实现了主要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处理和数据采集,取得了一些局部成效。这类企业的信息化应采用重点突破的思路。
继续加强基础信息化建设。通过L1到L3的建设逐步实现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区域作业指令的实时处理。
在企业管理层面引入系统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做到企业资源规划(ERP)。
注重订单生产计划和作业排程的优化管理,显著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具有成套自动化生产线和较高生产管理水平的钢铁厂
这些管理水平和生产自动化水平都达到较高水平的钢铁企业,已经在信息化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并且建设有较为完善的基础控制和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做到企业级的产销信息一体化管理以及全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和数据采集处理。这些领先企业的信息化需要进一步改造和逐步完善,具体体现为:
业务流程创新。一些信息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钢铁企业开始着手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流程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以充分释放信息化更大的潜在效益。
企业系统创新。领先的钢铁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必须结合业务流程创新对已有信息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行改造和充实。典型的做法是,引入以APS为核心的SCM系统,用其中强有力的需求管理、综合销售计划、询单应答、订单配料、订单生产计划与作业排程等功能替代或补充ERP/整体产销系统的相应功能。
以企业内部整合的ERP和SCM系统为基础,逐步推行电子商务。
路在延伸
企业信息化不断深入,人们开始突破设备自动化、过程控制、车间管理和区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的局限,要求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订单管理、生产计划和执行、物料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一体化。
目前国内外领先的钢铁企业越来越将信息化的注意力集中到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来。它们纷纷投资供应链高级计划系统(SCM/APS),以弥补传统产销系统和ERP的不足,实现产能计划的优化和平衡、客户询单的迅速应答和客户订单准时交货,从而大大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降低整体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我国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相当迅速,国家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现在,处在各个层次上的钢铁企业都正在或即将启动一系列的相关项目。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应从自身的需求实际出发,从总体上进行信息化规划,选取价值最为明显的角度和层次作为突破点。特别是,要注意借鉴领先企业的宝贵经验,避免走弯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