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31 10:01:20 来源:科技日报
加强装备建设是履行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大批高技术装备列编部队,海军舰载武器系统性能不断进步,给技术保障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
南海舰队某保障基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期武器装备建设特点规律,着眼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海战需要,确保了装备保障力与部队战斗力同步增长,探索出海军舰载武器系统技术保障的新路子。
担负该基地装备临抢修任务的是所属修理中队。过去,各中队均设有装备修理类、机械加工类车间。在舰载装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他们各自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装备向高集成、高精确、高自动化方向迅速发展,舰船装备技术复杂,机械类车间任务越来越轻,装备修理类车间的任务却越来越重。
除了人员配置上的不合理外,机制上的不合理也成为制约保障力的另外一个因素。包和平是基地的舰载系统处处长,专门负责舰载武器系统维修与管理。提起过去的保障经历,他至今记忆犹新。
一次,一艘新型导护艇导弹攻击雷达收不到平台罗经传输信号,上级要求基地对其迅速修复。基地业务处将任务分别下达给负责罗经修理的航保中队和负责雷达修理的电子中队。航保中队到现场对罗经检测后,发现设备正常,认为是雷达方面出了故障,之后离去。电子中队技术人员到现场对雷达检测后,发现设备没啥异常,同样离开。双方都说没问题,为啥不能实现“无缝连接”?最后,基地重新把两个中队的技术人员叫到一起进行联调,才在两个系统连接部分找出毛病。
面对不合理的保障机制,基地党委按照科学发展理论,对现有装备技术保障力量进行重新“洗牌”,撤销合并了6个作用不够明显的修理车间,调配增加了9个修理中队的技术人员,使人员编成更加合理,职责分工更加明确,有限的保障力量发挥出最大效能,基地舰载武器系统技术保障能力迅速提升。
3年前的一次实兵实弹演习中,某导护艇指挥控制台突然故障。担负临抢修任务的一线修理队来到保障点后,发现急需的计算机板只有基地修理厂才有。在基地机关的协调下,工厂很快派人参与到修理任务中,在军内修理厂、部队修理队的通力合作下,故障迅速排除。
“以前,像这样的修理任务,修理厂只承担进厂修理不负责临抢修,面对故障装备中的‘无米之炊’,部队技术人员往往是浑身有劲使不出。”包和平告诉记者。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