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对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几点认识

2008-07-18 08:46:44  来源:中新网

摘要: 通过几年来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工作,项目组充分认识到,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长期、浩大、复杂的社会化工程。
关键词: 矿业 权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几年来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工作,项目组充分认识到,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长期、浩大、复杂的社会化工程。用发展的眼光看,我们目前的系统建设工作仅仅是整个信息系统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短暂阶段;所从事的系统建设工作往往与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服务于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跟上管理工作的变化节拍,抓住相对稳定的应用时机,把握业务需求,缩短系统开发周期,迅速投入应用。同时,为适应信息系统建设发展的需要,系统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我们通过开展该项目工作,不但实现了具体的应用目标,也为今后信息系统的全面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认识和体会 
    1.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最终要为管理工作服务,系统的建设不仅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同时还涉及到制度、管理、工作方式和观念的变革,涉及到现有管理工作的调整和业务流的重组,因此需要行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保证系统建设的高效和实用。在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研制过程中,信息中心和勘查司、开发司的领导都非常重视,从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试运行到推广应用,都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使系统建设工作得到优质、快速的推进。
    2.抓好推广应用是信息系统建设取得成功的保证
    系统的推广应用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其工作比系统开发还要艰巨。系统开发完成后,项目工作远未结束。我们只有在开发系统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实际应用中需要具备的条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使用者对系统的反馈信息,并做好热情、周到、耐心的技术支持服务,系统的推广应用才能快速推进,信息系统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系统在全行业管理部门的推广应用,为矿业权数据的及时获取、数据交换体系的建立以及全国矿业权数据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实现社会公众服务的最终目标提供了可能。
    3.长期维护,适应变化,在应用中进一步完善系统
    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内容复杂、难度大和影响面广的系统工程。虽然按照通常意义的项目管理规定要求,项目必须按期结束,但众所周知,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形成完整的矿业权应用体系又是相当繁重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项目的结束并不代表一个系统的建设工作的结束。鉴于系统研制的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加之我们能力的有限,目前的系统还会存在一些使用不够方便、某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并且随着形势的发展,不同时期的管理工作需求总要发生不断的变化,系统的各种适应性调整改造是必然的。信息系统建设就是在这种反复不断的维护中应用延伸。
    4.建立适应系统运行和应用的管理机制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的生命力取决于它的应用及维护水平。鉴于矿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现状,需要通过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相应的系统运营维护体系,不断对系统进行修改完善,严把数据质量和保证数据更新,培养系统维护和应用的技术队伍,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使矿政管理信息化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5.加强矿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协调建设
    整个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探矿权系统、采矿权系统、油气系统等。在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要加强不同系统之间的整合与集成,保证统一运行平台和软件环境,并通过网络建设,实现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管理部门和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及互访,形成畅通的矿业权管理信息网络化体系,实现矿业权管理信息化的更高目标。
    6.人员稳定是系统建设的保障
    回顾从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立项到现在所经历的 3 年时间,项目组人员相对稳定,对于系统的开发研制和推广非常重要。对于矿业权系统这样全国推广、覆盖面广、应用范围大,可变性和特殊因素较多的信息系统,没有一定人员维护,顺利推广应用是无法保障的。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不但保证了系统开发研制的顺利进行,而且开发研制工作基本完成后,还保持相对稳定的维护队伍,顺利完成项目开发到推广应用的过渡,使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国矿政管理部门得以顺利应用。
    7.合理的人员配备是系统成功的关键
    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涉及矿业权业务管理,包括探矿权、采矿权、油气勘查开采管理业务等内容;涉及项目管理与系统开发,如: DBMS 、 GIS 、网络、 Web 开发、高级语言开发技术等多方面。各方面人才的合理配备与组合,是系统成功的关键。
    8.实践了信息系统建设的全过程
    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实践了一个由点到面,由业务管理应用到外部公众服务的政务系统建设过程。
    首先,通过系统软件的开发推广应用,实现业务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形成了稳固的基层应用,实现了统一的数据标准,建立了可靠的数据源。
    其次,随着信息的积累,进入到矿业权基础数据库建设阶段;通过对各地数据的交换与共享整合,建立系统的良性运转应用管理体系,最终形成省、部两级为核心的、实现动态管理的矿业权数据库。
    第三,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开发面向更高层次的应用,实现矿业权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二、问题与思考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总结出来,供有关部门和项目工作进行参考。
    1.网络对系统应用的限制
    国土资源专线网络的建立滞后,部/省两级专线网未开通,国土资源安全认证体系也未建立,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按照保密规定要求,政府部门的内外网必须物理断开,由于矿业权业务工作需要与各地连网,进行数据的互访与矿权重叠检查,因此系统目前数据通讯只能通过公共电话线路拨号连通,由于内网不允许拨号进入,只能将矿业权服务器放置在外网上运行。网络问题已经限制了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2.行政区划代码问题
    近些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更新频率较高,由此引起系统运行维护上出现一些问题。按照管理规定,系统指标体系中大量涉及行政区划代码的使用。如:发证机关代码、许可证号的编码部分、矿区所在政区编码等,并且库内已形成了大量的现实数据和历史数据,产生新的代码标准与现有数据的矛盾,使得按政区的统计查询形成问题,并使系统维护变得困难。
    此外,图文数据同步的矛盾也相当突出。由于权威测绘部门对地理底图电子数据的更新滞后,导致了行政区代码与地理底图配套使用的矛盾。政区划分与实际情形已经有了很大差别,影响政区查询及跨界检查。
    3.代码标准化问题
    系统指标体系以及分类方一法的不断变动,对一个应用中的数据库带来很大麻烦。矿业权系统的指标体系中,使用了权威统计机构制订的经济分类代码等。此类代码的变更同样引发了矿业权数据库内容的不确定性。不采用新的代码体系,则无法满足统计管理要求;采用新的代码体系,则需要统一更改库内已有的代码数据,而新旧代码的又无法保证完整对应。
    另外,统计指标的变化往往导致已有的统计软件作废,或重新改写。
    4.大比例尺地理底图的获得与应用
    随着矿业权系统的推广应用,用户(特别是市县级采矿权管理部门)已不再满足系统统一配备的 1 : 50 万地理底图信息的使用,而引用更大比例尺地理底图信息,目前从获得渠道、分发许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难。另外,使用大比例尺地理底图信息无疑将大大的增加系统的开销,在统一对底图信息的加工,图形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图形应用效率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5.全国矿业权系统的应用推广问题
    ( l )系统软件版本升级更新问题
    目前矿业权系统版本的发布由信息中心项目开发组承担。由于软件版本升级更新往往涉及到数据库的同步维护更新,加之缺乏整体运行管理体系的约束,各地的应用运行版本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数据汇交以及共享应用等方面有一定程度上影响。
    ( 2 )省级矿业权数据库综合管理体系
    由于有些县市级机构调整迟迟不到位,影响到各级机构对采矿权情况的掌握,导致本省采矿权数据的不完整。
    ( 3 )矿业权系统安全问题
    有待进一步提高应用维护水平,杜绝系统安全隐患。有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系统运营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关数据库与网络安全问题、密码的管理与定期更换,数据库用户的权限管理(包括各个系统(部门)间、地区间、各级之间的相互授权等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数据库的定期后备(由信息中心与矿政部门的双重备份),以及电话线路的连通保障等。
    6.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周期难以确定的问题
    在涉及到政务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统开发建设中,由于信息系统自身特点以及政务管理工作的复杂与多变性,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用户一般只有笼统的功能要求,并不能够深入参与系统的详细分析,往往不能对系统提出完整详细的需求,标准化工作也不到位,大多等待系统主体开发完成之后,再重新讨论确定整改,有时可能导致系统的多次反复,拉长了项目阶段的周期。在软件工程中,这种情况几乎不可避免要发生,所以,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共性问题,采用各种有效办法,确定反复周期和项目阶段里程碑,确保项目的按期完成。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