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30 11:27:05 来源:百度百家
一、屌丝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唯一出路
常见的金融模式无非是四种:借屌丝的钱给高富帅,借高富帅的钱给高富帅,借屌丝的钱给屌丝,借高富帅的钱给屌丝。
我们过去的传统金融模式是典型的借屌丝的钱给高富帅,为什么呈现这样的金融特征?我们放到后面去说,这里先解答,这个可能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吗?必然是不会的。甚至都不可能是股份制银行或者城商行、农商行的机会,就更不会是互联网金融的机会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到来,银行的生存困境会不断加剧,在借屌丝的钱给高富帅的这个层面上,互联网金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才有竞争力:第一,能通过互联网比银行借到更便宜的资金,因为成本不够低廉就很难在资产端竞争得过大银行;第二,能通过互联网放出更多优质的贷款的同时还能拿到较高的利息。事实上,在这两个难点上,互联网都不具备优势。为什么?因为互联网在高能力和高金额领域其实是失效的。
我们前面所有的针对互联网的分析,无论是平台模式,还是渠道模式,以及支付技术革新带来的优势,其实很大程度上都隐含了一个内在的金融核心逻辑,就是在低金额、低能力领域上能发挥优势。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任何东西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一体两面的,有优点也必然带来缺点,在高能力门槛领域和高金额门槛领域,互联网其实是失效的。高能力往往意味着个性化的非普遍性案例,而互联网是用一种批量化的方式来解决共通性的问题,通过互联网解决个性化问题的成本极高,根本得不偿失。高金额领域则反映了单位收益能够覆盖单位成本,不需要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这种服务。另外,就是平台模式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只有低金额才可能让平台双方愿意接受失效的情况,而金额一旦过大必然是无法接受的。
在借屌丝的钱给高富帅这个层面,因为在借屌丝的钱上是一致的,那么必须解答的命题是,高富帅借款是个性化的还是共通性的?我感觉,无论哪种金融模式,本质上而言,反映的其实都是创造财富的能力,都是需要通过资产端的收益来兑现的。而迄今为止从全球范围来看,资产端的这个能力其实更多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是人的因素。这个其实是废话,但也是真理,这个领域里的核心竞争是人的竞争,资产管理行业里诞生了无数璀璨的新星,成为一个又一个传奇,现在活着的那个神,叫巴菲特。第二个因素是什么呢?是天气。虽然很多人不认同这个因素,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这个因素的存在,对于绝大多数机构而言,这个因素甚至要重于第一个因素。从长期来看,金融业其实就是个周期性行业,中国尤为明显,个人能力很多时候无用。对这两个因素,互联网能起到什么作用?互联网是可以改造人体呢,还是可以改变周期?我个人感觉两个都不现实。现在很多人说,互联网产生大数据,可以帮助资产管理行业更有效地提升资产管理水平,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怎么说呢?感觉对也不对,个体上或许是对的,但是总体上而言,很难说。
从大环境来看,由于市场最终的投资标的物——客户群体是一致的,因而市场往往是相互博弈的。在并非只有一家机构的情况下,从信贷市场角度来看,好的风控水平,往往导致无业务可做;从资产管理行业来看,相对会好点,毕竟还是得看能力和眼光,由此形成的差异化管理水平会影响不同的投资结果。但是从整体的资产管理行业来看,大面积的行业还是会因为这种博弈的存在,让市场形成较为简单的价格性竞争,极个别的企业才能通过能力谋取暴利。从社会的最终形态来看,资产管理行业最终的盈利水平是社会平均利润,尤其,在流动性极为泛滥的情况下,大多数陷入了零和游戏之中。在这种格局中,你赚的钱很大程度上是别人亏的钱。互联网即使形成了好的技术,也只能是帮助个别资产管理公司打败了别的资产管理公司。其实长期来看,资产管理行业最后还是会回归社会平均利润。
因此互联网只能在低能力、低金额领域寻求差异化优势,而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互联网金融也未能在吸收屌丝储蓄上和发放高富帅贷款上,明显优于大银行,这使得这个模式短时间内都很难成为现实的发展方向。
至于借高富帅的钱给高富帅,则必然是典型的高能力、高金额领域,两头都是典型的个性化、非海量需求的情况,互联网的优势无一处可以得到发挥。目前这一领域其实是私募、信托、券商资管等金融机构所操作的业务领域,所以,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对这几个业态造成的冲击会极小。而借高富帅的钱给屌丝,就只能直接等同于慈善了,不太现实也不可能被金融机构去操作。商业规则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谁都不可能去做慈善。
所以现实的情况是,留给互联网金融的领域也只能是借屌丝的钱给屌丝这个目前还算是空白的市场了吧。从过去三十年的情况来看,事实上,我国民间金融发展极为迅速,说实话也的确帮助了大量的民营企业快速成长。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目前的金融体系是有着严重问题的,我国的商业银行,无论说是受制于监管也好,还是受制于传统优越制度保障也好,的确未能有效覆盖更多的社会层面。
在这里我们要回过头去看马云的互联网金融论,马云的观点其实是很切合这个实际情况的。马云认为传统的互联网金融只服务20%,他认为这样的金融机构是无法支撑未来三十年的经济发展的,这个结论其实是对的。这样的金融体系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确切说,也只有不断地刺激和鼓励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加速形成有效竞争,才能通过竞争的方式逼迫金融渗透到一些又脏又累又苦的屌丝服务中去(再也不能简单地依靠道德感召了),从而让所谓的20% 的服务业态,是否可以拓展到30%、40% ?
这里衍生出来的命题,其实就是互联网金融事实上还是有切入的机会的,不吝说从20% 增加到30%,哪怕只增长1%,也够大量的民营金融机构吃了,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切入机会。但是机会更多的是显现在传统金融机构所无法覆盖到的领域,也就只能是小微企业了。这个机会是现实存在的,在美国这样金融如此发达的国家里,都还有大量的网络贷款公司介入,更何况是我国了。
这里还有个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呢?其实,互联网的确提供了技术的有效应用,理论上能够有效改善小微企业融资过去明显存在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情况,技术革新带来了新的机会,这个机会是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来实现的,当然通过技术也构建了排他性的能力市场,它们表现出了比金融机构更强的风险经营能力,形成了极强的护城河,可以解决很大部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本更低,效率更快,优势也就明显了。
这两点都是互联网金融现实的介入机会,我感觉这两个点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民间借贷市场被压缩,大量的非金融机构,例如小贷公司、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的业务规模会受到压制。另外会受到极大影响的其实是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更严格的监管,却没有更强的风控能力和品牌支撑,估计麻烦会很大。
但是,我还是要泼冷水的地方在于,立足于屌丝金融,必然意味着,要做好两个心理准备,第一,做大很难。美国七千多家社区银行,其实是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它们在美国金融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单个来看,意义都很有限。然而我想说的是,这些社区银行中也走出了很多大银行,富国银行貌似就是从社区银行起步的。只是机会很少罢了。不要放弃希望好好做。
第二生存更难。金融业从来不是暴利行业,我前面说过,进入这个领域,尤其是小微企业领域,面临更大的风险难题。在这里,互联网要证明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要证明互联网能激发借贷需求,这其实是个很大的问题。目前的市场并非大家想象的融资难,而是有效需求不足,没有多少人愿意借钱。我感觉在经营性贷款上,我国其实是没太大的空间了,因为经济形势趋缓,可消费贷款上还留下很大的空间可以操作。第二个,互联网还是时刻记得必须提供一种很好的风控创新的能力,确保贷款新增的同时,不出现大面积的坏账。这点的要求是极高的,实话说,目前互联网是否出现了这样的技术?我觉得是没有的,个别企业有,如阿里,但是绝大部分没有。
二、为什么高富帅金融才是正道
现在来解释下,为什么高富帅金融才是正道。其实,几千年来莫不是如此,在传统社会里,其实我们屌丝一直扮演的是资金借出方的角色,通过中介机构出借资金给高富帅,然后换得对价,两者不是谁求谁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谁都不用去指责谁,高富帅没有屌丝的钱,就无法赚更多的钱,而屌丝也一样,自己能用钱赚钱,存银行干什么呢?本质都表现为能力不匹配、期限不匹配、资金不匹配,这才出现银行这样的金融中介机构来平衡各种不匹配情况。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屌丝出借利息的抬高,必然会抬高社会的整体出借成本,很多本来低利息能盈利的事情,可能就会因为成本过高而选择不做,而宁愿进入高利息的境地,导致企业因为利息抬高而最终进入必死的格局。高利率一般都伴随着资产的泡沫化,逐步陷入实体空心化的角度,最终,逼迫资金陷入钱玩钱的境地。
所以有经济学家说,余额宝没有抬高社会成本,就只能当笑话来听,最多也是因为利益关系而说的言不由衷的话。有时候专家的话听起来很可笑,当年余额宝横空出世的时候,专家说会颠覆银行,会搞死这个,搞死那个,现在传闻要取缔余额宝了,却说,余额宝既不会颠覆银行,也不会抬高社会成本,你该听他的哪句话?
其实,有点不负责地说,即使余额宝本身没有抬高利息成本,但是它定下标杆的时候,必然抬高了利息成本。当余额宝的投资收益都能到6% 的时候,债券等收益必然都会大幅度上升,否则没人来买,因为参考收益率放在那里。余额宝的规模一旦大幅度增长,就会带来社会整体成本的抬高。这点是不需要太多质疑的。
当然,我在前面也说过,这个不是余额宝的责任,而是社会畸形的金融体系所造就的必然问题,把矛头指向余额宝并不合适,也不合理。因此相关利益方也没有必要去否认余额宝抬高社会成本这一事实,而应该转向为什么这么高的利息银行也愿意借这个问题上来。余额宝没有拿着刀逼迫银行借钱,都是你情我愿的事情,有啥问题吗?当然再深入下去,就涉及所谓利率管制的问题,前面阐述过了,这里就不说了。
只是在这里我们要先弄明白一件事情,为什么资金总是往高富帅身上去?为什么不能往80% 的屌丝身上去?这里其实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听上去不是那么好听,但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的,因为高富帅呈现出了比屌丝更好的创造财富的能力。事实上,决定借款能否归还有两个因素,第一个是还款意愿,第二个就是还款能力,确切地说,还款能力要远高于还款意愿。我们常看到说某某人很诚信,用二十年还了一笔钱,二十年还钱,结果是很好,但必然意味着某个机构承担了二十年的坏账。同时,能被举例来证明的事情,往往说明实属少数,所以才会是新闻。
所以,还款能力的重要性归根结底就反映在屌丝和高富帅谁更具备创造财富的能力上了。这个问题显然是不需要回答的,在财富这个命题上,屌丝有的东西,高富帅显然都有,而高富帅有的,屌丝绝大部分没有。事实上,其实屌丝如果具备创造财富的能力,显然,他也就不是屌丝了,而是高富帅了。所以在还款能力上,屌丝有的,怕是只有未来和梦想了,而债权融资是不相信未来和梦想的。所以,我这里不是贬低屌丝,屌丝代表的是另外一种金融需求,那就是比高富帅有更强的改变自我现状的意愿,他们更乐于吃苦和为未来奋斗,屌丝创业动力最强,从梦想角度来看,屌丝比高富帅更值得投资,他代表的是投资的金融需求。从屌丝的角度来看,借贷不适合屌丝金融,但是投资适合,尤其是高风险的风投。
另外,我们需要弄明白的情况就是,向来都是先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后有资金出借的行为,杠杆的实现一般都是后置的,而不是前置。很多屌丝都说,我没赚钱是因为没人借钱给我,所以才赚不了钱,怎么看呢?我觉得逻辑是走反了,必然是你无法呈现赚钱的能力,社会上才没人敢借钱给你。世界上极少存在平白无故获得人家的信任、借得钱后飞黄腾达的案例,所以,每次开什么普惠金融会议,大家都指责小企业无法生存是由于银行不给贷款,我就觉得很扯淡。因为融资必然不是小企业无法盈利的原因,而是结果。借钱不是慈善,最终是要还的。
借到一块钱后至少能创造出一块钱的本金及额外利息,只有这样你才能去借,如果你连这点钱都赚不回来,那就不是借贷了,那是诈骗。所以,一个不赚钱的企业,哪怕有再强的还款意愿其实都是不靠谱的。在债权领域,企业贷款的首要问题,是要解决企业盈利的问题,而这个恰恰不是通过融资实现的,给小企业融资,既解决不了产品销售问题,也解决不了生产质量问题,更解决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融资只反映资金层面,如果一个企业光有钱就能成功的话,那世界上的问题就不会那么复杂了。所以,必然不是这样。
事实上,债权融资如果是建立在企业自我经营盈利的情况下,是可以解决企业扩大经营利润的问题的,但是如果企业自我经营是亏损的,由于债权融资存在极大的利息成本,那么持续融资必然会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死得更快。所以,从某个角度看,经济问题优先于金融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优先于金融结构调整。我们不能把问题搞反了。
资金总是往高富帅身上去说明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能创造财富的人其实是稀缺的少数,这使得实际上真正具备还款能力的优质借款人是很少的,因为世界注定是二元结构,屌丝总归是多数,而高富帅总归是少数。所以,为什么全世界都存在屌丝融资难的问题,那是因为最终有能力创造财富的终归是少数。
大家现在去看各个P2P 公司,银行就不用说了,其实最为头疼的事情,都是没有优质的借款人。大量来借钱的人,普遍都不靠谱,这个悖论在经营贷款领域是十分明显的。这里就得出一个衍生的结论:小微企业融资难很大程度上是个伪命题。至于为什么是伪命题,大家可以去看我很多年前写的《也谈小微企业融资》的文章,这里就不赘述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