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7 14:16:52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2008年6月,贝塔斯曼中国宣布:关闭38家连锁书店;到了7月,负责书友会和BOL(贝塔斯曼在线)的直接集团解散。告别声明称:“两项业务均受到了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的影响,让我们看到这两项业务无法成为长期持续高速发展及规模化的业务。”
作为全球500强之一,创立于1835年的贝塔斯曼集团是个“庭院深深”的家族企业。它曾以邮寄图书目录的方式,向国人展示新华书店“二渠道”以外的全新直销模式。如今,贝塔斯曼直接集团以一连串诡异的数字创造着跨国企业“不靠谱纪录”:进入中国13年从未盈利;2001年起维持150万会员规模;2003年营收达到最高峰时约1.5亿元人民币,4年后下滑至不足7000万元……
“贝塔斯曼是家族企业。这种所有制有利的一面是,可以不受制于股市的起伏,对企业长远的战略有所规划,例如对中国长达十多年的投资。”英国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教授保罗·理查森认为,“不利的一面是:行动和反应速度不够快,尤其是遇到问题时。”在他看来,企业要从这个案例中学会风险管理,慎重投资海外市场,尤其是在当地要找对合作伙伴。
成王败寇。贝塔斯曼做错了什么?是否做错了一切?
本期“圆桌会诊”我们特别邀请了易观国际总裁于扬、解放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锰,以及曾任贝塔斯曼亚洲出版公司总编辑兼上海书友会总编辑、现任九久读书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育海,三位专业人士从多个角度为贝塔斯曼败走中国答疑开方。
战略失利:轻视网络
问:贝塔斯曼直接集团退出中国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黄育海:贝塔斯曼有很多业务。目前效益最好的是欧洲广电集团和欧唯特集团,后者去年利润约17亿美元;相比之下,经营书友会、出版业务的直接集团全球利润只有1亿美元。此次事件的首要原因是新任CEO 力推业务转型;其次由于贝塔斯曼中国业务长期亏损,直接集团在中国13年没有一年盈利。
于扬:退出图书市场是贝塔斯曼的全球策略在中国市场的一种体现。作为一个传媒集团,图书零售占贝塔斯曼的比重并不高。
问:门店、书友会、BOL……它们到底被谁击败?
于扬:贝塔斯曼在门店、书友会上的失利,正是它轻视网络的结果。中国互联网正在从“娱乐和免费的十年”进入“商务和收费的十年”。其中的商业化转变,不止是开始收费,更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零售渠道对于传统渠道的冲击,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成为大趋势。贝塔斯曼刚好是一个反面典型:重视连锁商铺却忽视互联网。
黄育海:贝塔斯曼最让人不能理解的,就是放弃 BOL。在这个时代,忽视网络是没有道理的。
于扬:图书市场是典型的长尾市场。大量消费者要买非热门的书籍。书友会、中小书店只能满足最核心的消费者,而网站可以满足所有消费者。这样就不断有消费者转向网站。对网站而言,增加一倍的订单,运营成本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但书店可能要增加一倍的经营面积,书友会需要多发一倍的目录。
问:是否由于折扣、选择等因素,电子商务的“黏性”强于传统商务?
黄育海:可以自圆其说。但网站分流走的传统书店营业额还是比较小。据我个人判断:卓越、当当、九久占全国图书零售额(600亿元)只有2~3个百分点,加起来10亿元左右;传统渠道还占98%。除去 65%的教材、教辅(专营),传统书店还剩 32%左右,两者还是不对称的。
问:一些人认为,贝塔斯曼没有把150万会员的价值发掘出来;另一方面,会员集中于16~18岁,也是不利因素。
于扬:贝塔斯曼实际上有价值的就是这 150万会员。但是会员资源怎样开发,似乎没什么想法。
胡锰:据我了解,贝塔斯曼的数据库做得比较早,时间长反倒成了包袱,升级比重新做还复杂,可以说,它在互联网应用方面做得比较差。与麦考林等相比,贝塔斯曼没有发掘其会员数据库的潜力,虽有150万会员,估计其中三分之二是沉淀的无效数据。企业还要很辛苦地邮寄目录,商业信函直接成本六毛钱一封,寄三次就要一块八。如果数据系统比较好,还可以进行数据库营销。
模式败笔:“书友会+门店”
问:在忽视电子商务的前提下,传统的门店为何没有给贝塔斯曼带来足够的收益?
黄育海:当前中国书价只有欧美的1/4~1/5,但是各大城市的地租成本并没有低到那个程度。地租成本和营业额之间的反差,使得中国的书店很难生存。东京有4000家书店,伦敦、纽约也有3000家,但上海除了新华书店系统,连50家书店都不到。
为什么国有的新华书店、书城能够生存?因为没有房租的概念。即使是新华传媒,上市资料上显示的房租成本,每平方米每天只要一块钱,几乎为零。另外通过新华书店转手的教材、教辅有很大的利润。这是民营书店不能碰的。
于扬:图书零售渠道的进货成本差别并不大,一般都在4~5折。当前各地的中小书店越来越难以存活。书的品种有限,租金高昂,折扣难与大零售商抗衡。贝塔斯曼以中小书店搞连锁,有其先天缺陷。
胡锰:邮购商并不排斥开店。麦考林、史泰博也在开店。但是利润不会主要从店铺中来。就贝塔斯曼这种规模,用互联网做渠道是最好的方式。
问:单纯经营门店赚钱不易,那么门店和书友会之间有无“化学反应”发生?
黄育海:贝塔斯曼书友会和门店的连锁经营是一大败笔,两者没有“化学反应”发生。如果有的话,也只有负面影响。书友会每期向会员提供的图书品种有限,全年也就是一两千个。书友会和门店绑在一起、统一进货,但品种太少、销售额撑不起门店。门店惨淡经营,对书友会也没多少帮助。“150万会员”从2001年就开始喊,2004年加了那么多门店,至今还是喊 150万会员。
决策失误:暴露管理问题
问:贝塔斯曼2003年底收购二十一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被誉为“八年一剑”。回过头来看,战略收购的效果如何?获取牌照有多大的含金量?
黄育海:收购是亏损加剧的主因。收购花了400万欧元。为了“书友会+门店”连锁,全国前后开了上百个店。每个店的开店成本在50万~100万元,导致书友会经营雪上加霜,开得越多亏得越多。
问:直接集团在华13年,策略上有没有方向感?
黄育海:艾科(首任中国区总裁)比较成功。开创书友会、搞BOL,企业处于上升期;第二任总裁文德华推动收购二十一世纪图书、搞门店模式,对亏损负有重大责任。
第三任负责人出身于咨询公司,不了解书业,俱乐部都没有呆过,完全没有方向。艾科还是中国通,后面两任连中文都不懂。
胡锰:贝塔斯曼的团队经常变化,很多人是带着资源走的。管理上如果要求持续改进,这么多年下来,应该提升到比较高的水平。现在持续亏损,还是管理出了问题。
于扬:举个例子。麦考林前身是邮购公司,开始也把国外的邮购策略搬到中国。在国外,邮购重点是乡镇、农村;但在国内,乡镇、农村没有这么大的需求。麦考林走了几年弯路后,在城市开展邮购,同时加上网站、门店,才有了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贝塔斯曼跟麦考林刚进中国时是一样的,也是照搬欧美市场策略。但是,迟迟不调整就是管理层的问题了。假设贝塔斯曼仍有收复失地的打算,建议重新评估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的生存和竞争环境,以合作或收购方式重新进入网上零售市场。
“精选模式”未必亏钱
问:直接集团此番退出中国市场,是否说明传统目录邮购、编辑精选商品的模式无力与“全品种”的网站或商场竞争?精选模式是不是亏损的根源?
黄育海:全品种经营与精品经营,肯定比精品的成本要低。中国每年出20万个品种图书,除去专业图书,一般消费者买书,就在两三千个品种之内。九久恰恰由于是做精选的,才靠这3000万元的启动资本存活下来。此外,精品模式优于全品种,从书店也能看出来。例如,季风书店聚焦人文、社科、文学,通过精选方式来经营,就单位面积销售额来讲肯定超过上海书城。
于扬:网上零售商如何定位自己,是服务于用户,还是服务于产品?亚马逊的策略是以客户为中心,定位于做全球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让客户能够在网上找到想要的任何商品。之前卓越“少而精”是主导客户需求,而亚马逊的策略是用户想买什么,我就卖给他什么。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过去卓越是由编辑来主推商品,现在通过数据分析来主推商品。两种模式不能说哪个好。毕竟卓越有亚马逊的财力支持,但当当的品类扩展就没有这么快速,还是以图书、出版物为主。
问:这是否意味着精选的目录邮购企业同样要对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
胡锰:对目录邮购企业来说,发现客户的成本是比较高的。打10万块钱广告,可能发展1000个客户,每个人也许才买50元钱书。但多大比例的人会重复购买?这才是关键。这部分客户的价值可以贴现、加总。
成熟的企业印邮购目录,不同渠道的小册子有不同的部门号,购买的时候请顾客报一下部门号,后台很快就出数据了:这个渠道投放多少本?响应率是多少?贝塔斯曼书友会没有这样细分,这可以显示企业是不是数据库营销专家。
问:既然图书的目录邮购与门店难以互动,与网络销售有没有可能结合起来?
黄育海:贝塔斯曼的电子商务和书友会分属于两个集团,所以策略会互相矛盾。原来市场上有贝塔斯曼和卓越的书友会,现在只有我们独家在做、走精品化道路。现在九久的网站业务约55%,书友会约 45%,我们没有门店。我相信这一块是有价值的,今年就能做到打平甚至盈利。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