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4 14:45:44 来源:计算机世界
6月初,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高效消费者响应)委员会主办的 “2008中国ECR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零售业界的顶尖零售商与制造商、零售科技/IT公司、咨询公司、物流公司等近百家企业参加了此次大会。但是,记者注意到,积极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是如TESCO(乐购)、P&G(宝洁)、CHEP(集保)等西方零售行业的大公司,而国内的一些零售商和快速消费品制造商还显得势力不足。
ECR是1992年从美国的食品杂货业发展起来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战略。多年来,ECR一直致力于通过加强工商合作持续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实现消费者价值最大化。ECR这项来自美国的舶来品,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为中国的零售商、供应商、客户提供了颠覆性出路。ECR的最终目标是分销商和供应商组成联盟,一起为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意度以及最低的价格而努力,建立一个敏捷的消费者驱动系统,实现精确的信息流和高效的实物流在整个供应链内的有序传递。
中国对ECR理念和技术的跟踪始于1996年。2001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GS1 China)发起成立了中国ECR委员会(ECR China),并于2001年7月正式加入亚洲ECR委员会(ECR Asia)。中国ECR委员会是由供应商和零售商为主组成的,宗旨是向国内企业引进世界最新的供应链管理运作理念,推广供应链管理新技术与成功的供应链管理经验; 协调、制定相关标准,并促进其应用。
跨越信息技术两道槛
“ECR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新技术,但是,它的有效实施及应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张成海告诉记者。ECR分为四个具体领域的内容,即高效的店铺配置、高效的补货系统、高效促销和新产品导入。ECR从西方和其他亚洲国家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最佳实践方式引进到中国。但是,ECR毕竟是一个西方的概念,需要更加适应中国市场。如果从信息技术方面分析,ECR需跨越信息共享和标准统一这两道坎。
●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不畅成为阻碍中国零售和快消制造业之间有效协作的主要因素。一个集成化信息共享平台是提高运营效率和实现信息高速无障碍流通所必需的,零售商和制造商必须充分了解他们的数据资源并制定同合作伙伴逐步分享数据的计划。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事实上,目前国内零售业还处在信息分享的初级阶段,多数制造商在中国只能从零售商那里获取自己品牌的数据和信息,零售商不愿意开放全品类数据给制造商。要缓解这一问题,除了网络平台、数据分析软件需具备更加完善的功能外,如何对商业机密等敏感信息进行分级保护也是重中之重。
● 统一信息标准
当一个采购商面对多个供应商时,将面临多种产品属性名称、多种数据格式、多种数据接收或交换方式,由此带来的成本问题不言而喻。据统计,5%的缺货是由于数据不全引起供应链延误,造成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的数据不同步,数据信息需要长时间核对,导致新品推出、上架需要1~3个月。
全球数据同步(GDS)是ECR委员会的一个重点项目,中国GDS于2007年年底通过国际认证,已具备全球数据同步功能,它保证了全球零售商、供货商、物流商等系统中的数据都和制造商公布的完全一致,并且即时更新。截至今年3月底,加入国家商品信息服务平台的制造企业达到6.5万多家,注册产品信息有120多万条。随着今年4月与韩国产品目录数据的同步完成,中国商品可以直接被韩国零售商搜索采购。作为网络平台,GDSN(全球数据同步网络)为源数据提供者设置产品信息的发布及同步功能,为数据接收者提供产品信息的订阅及同步功能,数据的传输在AS2加密方式下通过互联网传递。不过总的来说,目前欧美的数据情况较好,亚洲还处于起步阶段。
零售业需“向外看”
“我国零售业的管理水平目前还比较粗放、原始,尽管零售企业已经大量使用计算机管理,但管理的层次比较浅。外资企业已经使用娴熟的电子数据交换(EDI)、快速响应系统(QR)、高效消费者反应系统(ECR)、品类管理(CM)、协作计划、预测和补货(CPFR)等技术手段,但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张成海非常客观地指出。目前,更多的中国零售业关注的还仅仅是自身的内部信息化建设,比如电子商务、BI、ERP等,而很少关注外部,即整个供应链的联合和ECR所倡导的协作理念。中国零售业亟需“内外兼修”,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特别是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强与上下游的供应链建设。
不过,中国ECR也在发力,在近几年亚洲ECR大会上的案例评选中,光明乳业与联华超市的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案例、北京华联与宝洁中国的高效零售执行案例等多个中国ECR优秀案例胜出,而在2006年亚洲ECR获奖提名案例中,北京华联、上海华联、上海联华等几大零售商在宝洁的大力支持下,纷纷在B2B、360度客户调查、品类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效。
中国知名家电连锁卖场,如苏宁、国美等均与供应商签订了ECR计划。在中国,ECR理念最具代表性的实践者就是家电业。去年7月,苏宁电器与其销量最大的合作品牌海尔开展了ECR合作模式。双方依托数字化平台,将顾客的需求通过苏宁信息系统第一时间传递到海尔信息系统,海尔的产品研发部根据这一信息第一时间研制出适合消费者的新产品,并供货给苏宁电器。海尔与苏宁进行直连后,苏宁的采购订单能直接成为海尔的销售订单,海尔的发货能触发苏宁的收货,苏宁的收货能同时触发苏宁的付款与海尔的收款,极大地缩减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张成海分析说: “今年是ECR推广的良好时机,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消费结构升级以及‘奥运经济’等各种因素交错存在。预计2008年社会消费将延续偏旺增长的态势。”ECR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症结之根是观念尚未转变,我国零售业亟需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机,循序渐进地推广ECR。
小贴士:ECR所需的信息工具
品类管理 (Category Management): 尽管市场上产品的品种繁多,但零售商赖以经营的资源(资金、营业场地等)有限,而且并非所有产品都是消费者所喜欢的。因此,作为零售商,必须对自己所经营的产品作出选择和安排,实施品类优化管理正是为了使品牌和货架的安排达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使货架所摆放的产品就是消费者所喜欢的组合。
自动补货系统 (Continuous Replenishment Program): 自动补货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周转率,减少库存量,并降低商品缺货率。
供货商管理库存系统(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 VMI是ECR中的一项运作模式或管理策略,供货商依据实际销售及安全库存的需求,替零售商下订单或补货,而实际销售的需求则是由零售商提供的每日库存与销售资料预估而来的,整个运作由供货商通过信息系统处理。VMI可大幅缩短供货商面对市场的响应时间。
接驳式转运 (Cross Docking): 接驳式转运配送是将商品由工厂通过配销系统配送至零售点,而不必将商品储存入库的一种方法。
电子数据交换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 EDI是指按照统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货品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零售业关联企业之间的计算机系统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数据标准化、EDI软件硬件和通信网络是构成EDI系统的三要素。
电子转账 (Electronic Fund Transfer): 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并通过银行计算机网络来流动的资金,以及其赖以生存的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称之为“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 可确实计算出各项活动的成本,以去除不需要的动作,从而降低成本。(文/许泳)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