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北大CIO医疗卫生新IT研讨会”对话讨论

2015-04-09 11:21:09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2015年3月29日,“北大CIO医疗卫生新IT研讨会”在廊坊市卫生局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北大CIO同学会医疗卫生分会主办。
关键词: 医疗卫生 CIO

    2015年3月29日,“北大CIO医疗卫生新IT研讨会”在廊坊市卫生局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北大CIO同学会医疗卫生分会主办,廊坊市卫生局协办,CIO时代网承办。本次研讨会聚焦“新一代IT与医疗卫生转型”,来自医疗卫生行业的CIO们共同探讨新IT时代的医疗卫生转型之路。


    下午部分特邀专家一起参加了一个内部研讨。研讨会围绕“新一代IT背景下的医疗卫生总体架构设计”与“新一代IT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实施策略与方法”两个议题展开讨论,云南省卫生信息中心主任刘林、佛山市卫生局副局长杨博、中国新一代IT产业联盟副秘书长王娇、北达软咨询总监王波、360系统总监唐会军、行业分析师张晓龙等嘉宾参与了下午的主题研讨,大家各抒己见,分别阐述了在新一代IT技术的影响下,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总体规划,台下的嘉宾们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与在场的专家、行业代表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也更加明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影响下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王波:谢谢大家!刚才说了很多了,我就想直接来点干货,因为上午确实听到尤其是咱们说的医疗卫生,佛山这边,包括昨天晚上孟主任也说了佛山那边专家对佛山医疗卫生规划评价特别高。因为既然是研讨会,我们也是希望大家讨论这个问题,但是讨论肯定得有一个话题,我就想把第一个话题抛给杨局长,咱们能不能介绍一下,因为上午你讲的PPT很多的都是我们做了哪些东西,这些都是信息化里的包括移动医疗,包括我们的区域平台,我还是更希望您在下午的时候,能不能再给我们深入介绍一下,咱们佛山关于信息化,尤其是虚拟信息化,把咱们这些想法、思路、布局等等再讲一讲,然后充分讨论。


    杨局长:讲信息化,2014年的时候,国家卫计委编了一本书,作为今年秋季咱们医疗卫生系统高等院校的教材,出了两本书,那本书是蛮有用的,如果大家关心的话,应该差不多出来了,作为今年春季的一个教材,也有讲审计的综合平台的,讲到市和县的区域的区位信息平台,区位信息平台怎么样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怎么样做到信息的适应,这本书是蛮好的,这是我给大家提供的信息。这是佛山区位信息化这一块做的,还是蛮费时间的,从2006年、2007年,我们做了一个规划,我们做了卫生信息资源规划,2007年到2009年,花了三年的时间做这件事。


    王波:冒昧地问一句,您这个规划是规划的项目吗?


    杨局长:对,肯定是有项目的内延,那个时候我们最直白的一个想法,就是现在的系统建起来在行业里面正向来讲是很耗用的,比如说一个卫生监督的系统,比如血液管理系统,比如计费系统,比如妇幼保健系统等等,但是横向是不能交付的,那个时候我们就感受到这个问题已经显现出来了,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建系统,建出来就是一个电线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佛山的医疗卫生机构从2007年到2009年暂停信息化的建设,20万以上的全部停掉。并且是出了文件的,那个文件是在我的组织下搞的,那个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因为我刚刚从部队下来,我看到这个状态不好。所以很多同志在说佛山为什么做起来了,佛山那块土壤真好,大家很佩服。如果在其它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存在,这个我是知道的。就像今天这个会,我很愿意来参加,也很愿意来分享我们以前的做法。我们在那种情况下,特别是对我来讲,对信息化这一块什么都不知道,就搭建了一个平台,就有一个平台,就是搞卫生信息资源规划这个平台,就像今天这个平台一样的,这个时候全国的高等级的卫生环节的,搞标准的,搞IT的,全部都一直在扩展。并且都是国家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要做资源规划,只有两个地级市,一个是江门,一个是佛山。我就借这个力,把我们大医院的信息科长,技术人员,每一次活动都参加,所以我们把几个大医院,把这些项目课也好,还是统一思想也好,我们的工作就没有障碍和阻力了,把这些问题就解决了。所以建区域卫生信息化,或者是做资源规划,很关键的一条就是认识到统一,思想要统一,事才做得下去,事才好做,我就说到这儿,这是我的一个体会。

\

研讨会现场

    王波:因为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包括前年、去年,很多地方搞智慧城市,包括上午杨局也提了,我们有一个智慧卫生,现在叫智慧医疗,本身做智慧城市的时候,可能一开始更多的是做一个顶层的设计,一个规划。上午姚老师跟大家分享了一下,在信息化里如何去做总体架构设计,这块因为本身刚才我问杨局这个意思,其实也是想了解一下,他们在规划层面,在顶层设计层面上,有没有做一些相应的工作,刚才提了信息规划。其实现在我们在廊坊市卫生局,也是对信息资源规划,尤其咱们刘则军刘主任,对信息资源规划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对于这一块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个东西呢?下边请刘主任来分享一下。


    刘主任:王波问的问题我简单说,刚才杨局说到信息资源规划,我本人是2005年在河北省政府组织的,当时有一个112工程,河北省政府实际是电子政务工程,当时是选择了河北省卫生厅、省发改委还有省农业厅三个厅,省信产局和省信息办负责组织,专门实施了一个政务的信息资源规划,然后引用了大连海事大学的高教授的方法论做的这套规划,当时为期三个月做的总局层面。我们做完了以后,2005年5、6月份,让我写论文,带着原来卫生部信息中心的到河北省来调研,认为这个方法还是可行可试的,后来有一个推广的过程。我是全程参加这个过程,在我们廊坊市后继的信息化里边,我们在2013年也开始做这个资源规划。有一个最重要的岗位,就是顶层设计也好,资源规划也好,实际是直接依附于信息化建设一把手工程这么一个机构。就是如果领导层不认识,或者说支持力度不够,我们这个总体规划是没有办法去运行的。所以说我们在规划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实际的问题,组织架构的处理、业务的描述,部门和部门间的关系,数据的来源,数据处理的业务逻辑,从行政层面一直到底层的业务层面,很多很多大家是在做,但是说不清楚。而且计划部门去做这个事情,行政层如果支持力度不够,也没人愿意跟你说,他也不会主动地去想怎么跟你说,这是当时做信息资源规划,给我们第一个感觉。


    再一个是做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更侧重于对数据的管理组织的核实,和强调使用这种主题数据库的方法,来解决依托系统或者企业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尽量通过数据的组织和利用来完成。但是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因为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相对于其它的企业或者说其它政府部门,起步比较晚,底子很薄。从机构的现状和业务里面梳理出主题数据库,对于医疗卫生行业的IT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实际是很困难的事,尤其是在初次做的时候。所以说刚才杨局说做了三年,我认为这事是真的,因为我们河北省IRT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工程化的方法,它会很明确地设立里程碑,当时是要解决所谓的咨询拖延不绝,最后就是无限期地这么下来了的问题。很明确的,第一阶段要完成什么,第二阶段要完成什么,而且工程化的方法通常是在一个百天的周期之内,三个月,这也是高教授在船舶制造、海洋运输、港口等很多大型企业实践过的,包括在三峡,他认为是可以完成的。但是在政府,我们用起来以后不是这么回事,因为基础太薄弱了,不是我们卫生系统说不明白,包括农业,包括发改委,我们前边坐的这些政府部门,大家都说不清楚这个问题。再有一个问题是我们的IT技术人员,第一次从过去的软件工程的方法,突然间放大到企业或者到架构顶层的方法,会有行政壁垒。我们在河北省做的时候,第一周就整个在封闭期间,一周在讨论,我们到底是以什么角色来做这个问题,如果严格地按照顶层设计的方法,那么你从开始应该是站在厅长,厅党组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信息化的事情。但是我当时作为技术人员,我们这个组的包括分管IT的财务处长还有办公室主任,还有信息中心主任,没有一个说我敢站在厅长的角度说这个事怎么着,就说我们这个组织架构,我们这个业务就要这么做,没人敢说。包括咨询公司也好,包括我们技术人员去照什么做?就没法往下做,所以说这都是行政部门做的。


    后来北京市卫生局也试图用IRT的方法做一些解决顶层设计的问题,当时有国信办,部里边还有主任,因为我们河北省前期做,我也作为技术专家参与了前面的论证,我当时就是一个建议,我说一定第一你稳定一支队伍,你从你自己的部门还有下边的单位抽调做IRT的人员,经过培训以后,一定要稳定。第二,一定要先做一个预实验,小范围地做一次,让大家把这个思路先转过来,先把自己的人洗了脑以后,再做第二次才有可能成功。你要是想严格地按照工程化的方法,三个月就完成IRT,可能大家刚做完,刚有点感觉的时候,结束了,也梳理不出来真正的东西。所以杨局说他们搞了三年,这个是真的。


    所以说我们在廊坊2013年局里边抽调人员,开始我们局里边自己梳理,梳理完了以后到2014年,我们和老师这边参加学习以后,转到用EA的架构方法,实际也等于是两年的时间开始第二次的顶层设计的一套架构设计。两套方法,两年时间,到现在这个阶段,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情况。


    王波:刚才姚老师也说了,我们下午更多的还是以开放式讨论,因为上午包括姚老师讲的总体架构对信息化的作用的时候,因为时间比较短,速度快,这块因为主题在我们在新一代IT的背景下,我们医疗卫生架构的总体设计怎么推广。如果大家现在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拿出来探讨,大家畅所欲言,有好的想法也可以提出来,有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嘉宾:我是云南省医学信息研究所,我们也叫云南省卫生信息中心,我叫刘林,我是书记。我这次来就是学习的,就是想把几个问题搞清楚。因为云南卫生信息化面临着一个契机,我们现在有三个机房,在我们厅里边一个,有一个商办公司,我们远程医疗做的那个,移动还租了一个,现在我们厅里边盖了一个大楼,准备把整个的一楼给我们,就面临着这么一个契机。事实上云南省的信息化有几个阶段,它以前还是做得挺好的,但是这几年落后了,有这么几个疑问我想搞明白,第一个,我不知道大家筹资的机制,我们经常讲一句话,信息化永远在路上,所谓在路上,没有尽头。我们现在面临着新一代的换代,对硬件的换代,我们第一次大数据信息化2009年左右结束。当时花了大概一两千万,整个基础架构,还不算其它的,软件可能又花了几千万。现在有个什么问题呢?国家第一批的就是国家给的,新农合国家给过钱,现在国家给了之后发新农合的国家不给了,国家给过了,国家不考虑你边远地区后续建设的钱,硬件大概是5到8年,大部分用不成了,有一些还可以用。现在如果是政府来投,这个跟财政说很要命,这是第一个问题,我不知道我们其它的同志怎么解决的,包括佛山有没有遇到这个问题。硬件就是撑8年,撑到8年,如果再撑2年,撑到10年撑不下去了,这个面临着要换代的问题,这是建设机制的问题。


    第二个是维护,维护也是要命的问题,每一年都要花很多的钱进去,信息的流量,包括电费,非常耗电,不得了,所有的这些东西,我不知道其它地方是怎么弄的。


    第三个,我们面临着更新换代的问题,新一代IT,我们过去是老的,价格包括我们新农合的,现在IBM的小型机,我们每一天跑的最高的时候到了80、90,我们两台机器,到了80多,高峰的时候到达90%,现在这个已经不实用了,慢慢出问题。新一代IT整个技术层面应该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我们是省的一流机构所有的民营机构加在一起,包括中科医院,我们省大概不到2万,高峰的时候一般来讲因为还有新农合,一般是早上9点到12点左右,应该是最高峰,最高峰的时候30、40T的样子,现在我们撑不住了,你们新一代IT公司应该怎么样来考虑解决这些问题的?我想把这几个问题搞明白,可能我们顶层的架构设计都要重新设计。我听咱们袁老师那个,我应该还是非常仔细听的,包括我们的需求。讲得很对,有些需求是满足不了的,这个是要评价的,有一些需求也是需要的。怎么样来定性,定位这个东西,我看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先把它搞清楚,我们整体的顶层设计可能都要重新做,针对这几个问题,看看各位专家能够有什么好的方法和经验?


    王波:您那个是全省的吗?


    嘉宾:我们是全省的。


    杨局长:首先能不能找到钱,第一个,自己要有自信,不叫任性,叫自信,因为有钱人才任性,没钱才要自新。我怎么想的呢?当时我到地方来之后,有一个小伙子跟我聊天,聊来聊去,你那个东西没做出来,你怎么让领导相信你,把钱给你呢?领导也不放心。话这儿一说,但是我就说我们不会缺钱,关键是你申请钱要有由头,你的由头要找得很准,你要领导相信都可以把事情做成,所以我说要有自信。


    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正好都是做“十二五”规划,说不好听的,管理方面的一些知识,要回答整理一些什么东西还可以,我们就拿了一个“十二五”规划,那个“十二五”规划是全市各个部门第一个拿出来的,市委书记就迅速在上面批了几个字,第一个要全市各部门参照,也要拿出这样一个规划,第二个规划是财政要安排资金,那钱就来了。管钱的市长一看,我们写了一个报告,那个小伙子跟他讲,多写一点,反正你怎么写都行,写它五六千万,两年三千万,我说好了,可以做事了,这是第一个,两年三千万。第三年看到不错,有一个很好的开头,因为我刚才讲了,我们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从2006年底开始搞调研,2007年做规划,2009年才开始动手做系统,2012年后来接着又给了两千万,现在可能是五千万,2013年、2014年没给,我感到很知足,为什么?我自己都没理清楚,我的系统还没建成,现在还有三个大系统没有发挥它的作用,这三个大的系统可能差不多有两千万。我现在看到的效果可能就是三千来万。


    嘉宾:五年之后再投五千万,这个很要命的。


    杨局长:不是,这次机会又来了,这次又赶上咱们的“互联网+”,机会又来了,并且佛山又是全国的信息惠民的试点城市,80家之一,三大家,我不操心钱的事情,这是一个问题,我们还是在尽心去做,你做出效果来了,肯定会有人来锦上添花做这么多好事。


    王波:正好赶上“十三五”规划开始了。


    杨局长:补充一句,当时给了一些钱,我们没有认证的时候,因为当时财政的资金是按年度来的,我们还交回去了几百万,也就是我们没用完,所以市里面其它各部门不敢相信,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傻子,所以我就不谈竞争。


    嘉宾:你说现在有的智慧城市一掏4个亿、5个亿、8个亿、9个亿。


    杨局长:那个你搞不成,我的钱多了也搞不成事,为什么?目标太大,你没有办法来掌握这些,不是你做的事你就做不成事。


    嘉宾:政府还是重建设期运维,以项目的形式,其实应该转变买服务。


    嘉宾:这一块包括国家都是一样的,国家对这个事情以后就不管了,也不给了,以后这个东西就没了,很要命。包括现在动不动一个项目下去就是5个亿,10几个亿,过五年十年。


    杨局长:没有,我刚才讲了系统的维护费用,这块也解决了,反正大家互相商量着,你不做也没关系。如果我做了系统,对不起,没有维护费,如果那一年我没有做系统,你的系统完成验收了,我给维护费,3个点,5个点可以商量,因为什么呢?因为我要做系统的话,无非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五五,完成这些什么东西,这方面我的钱又回来了。真正像你刚才讲的,一个系统砸下去维护费一年要多少钱,也不少钱。


    嘉宾:维护的还是三年,每个硬件都是三年,那都是要钱的。


    杨局长:维护之后。


    嘉宾:三年之后。


    杨局长:三年之后给钱。


    嘉宾:IBM非常贵的,买它的维保。


    杨局长:GRV也是帮你省维护费的。


    嘉宾:那个如果不买维宝,故障按小时算,我听说快的一次,好像是2000多一个小时,从他出门开算,业余时间就是星期六、星期天是3000多一个小时,贵得不得了,要命,维保很贵。


    王波:昨天孟主任说“十三五”全国健康卡就200个亿,平均到每个省大概有6个多亿,这是健康卡的这一块,还有一个是远程医疗,大概是230个亿,这样的话你想你争取就完了。还有一个我们今天上午也说了,我们做一个项目,建国家电子政务或者公共管理越来越多的是云服务的话,如果有云服务中心,要看省里的规划,如果省里是云服务采购的话,也就是说服务器这一层,计算层,网络层,存储层我统统是云中心给了,我只是把我的系统牵进去就行了,我不用去管物理层的,IT层这一块的钱。你刚才说的包括数据库也好,如果有云中心的话,数据库层也是用云数据的办法了,云中心建的东西了,pass层,我也不用管,我就把我的运用牵过去。它的运维是中心给的,现在国家一个新的政策在推这个呢,电子政务这块作为一种政府采购来做,也就是说你这是一个服务,所以你刚才说的运维也好,我买机器硬件也好,我也做一个政府采购,也就是说我用你的虚拟机,虚拟的云存储,虚拟的网络,我一年是多少钱给你付费。


    嘉宾:我这次到了广东,他们政务中心,他说他们茂名怎么建,我全国到处跑,我就是想进入这个机制,他们网络的那个窗口数据的流量是可以付的,他们用那个钱来付,敢付高一点,以这个名义来付,然后建设也好,维护也好,都算在里边了,都高一点,本来1000块钱,我可以付2000,3000,然后几年几年地付,我到处跑就是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刚才主任说的这个应该也是一个问题,新一代IT,但是建设的模式跟过去全省的模式都不一样。


    嘉宾:对,这是基于云的。


    嘉宾:我们从去年开始排任务给资金,我们廊坊市也是河北省第一个有云计算中心的城市,政府也发过文件,说市属的政府机构要求系统在他那儿去建设,就像我们的城市网格管理,还有食药监局的系统,都是部署在云计算公积金上的。我们开始精细化的时候,也是两边的局长组织专门有过一次交流,初步评估完了,医疗卫生可能有自己的一些特殊性,因为我们不是说现在系统完全放过去全托管就可以了,咱们有一个建设托管,因为我们本身尤其像廊坊就是在一个初建的过程,系统在前边就会有一个相当长的不稳定的阶段,完全托管过去以后,双方信任就会多一点。而且可能跟托管在商业机构还好一点,政府让他托管的时候,他也是技术单位,我们也是技术单位,大家的工作机制都一样,就是我们下班他也下班。后来我们基本上不太说这个事了,经历过什么?礼拜五我们周六要加班,礼拜五那网就断了,系统出问题了,人家下班了,人家不加班,很明确是他的设备的问题,我们这儿全排查完了,而且他们确认是他们的问题了,但是周一上班再解决。没招了,几次以后,现在我们所有的文件里头,依托政务局的计算中心,依托政务外网,以商业网络为主,以云计算为主,但是实际执行的时候是以商业为主,以它这个为备份。所以说现在我们整体设计,我们之间也沟通了,前期建设到我们这儿,一旦系统进入稳定运行了,那么我们就开始牵,前期我建设的,去年今年这个阶段,我的备份在他那儿。因为这块的后期维护量小,也是需要花费用的,我给他,然后他全是市财政出钱,这减少我一部分费用,我的系统今天建完了,一旦进入稳定运行了,起码维护人员不需要大量地进入机房工作的时候,然后开始往那儿牵,稳定一个牵走一个,稳定一个牵走一个。再未来的发展,我们就是希望双方当运行状态磨合得差不多的时候。肯定是单依托,政府运营也好,或者商业运营也好,也不现实,完全由卫生部门自己承建,确实费用压力也很大。如果你有商业投资,像我们还有包括供电在内的商业投资模式,我们跟中心是商业投资在做,但是商业投资如果你没有给他一个很好的回报的话,一定是商业解决办法,商业投资也不是绝对的,我们肯定还得盯着财政那点钱。反正现在我们电肯定要用,尽量减少我们财政投入的费用,比如小费用解决大问题。


    嘉宾:一些升级、维护包括硬件,刚才您提到90%,这些基础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将来终极的目标还是要走向云,不是每家单位,每家单位都自己建一个IDC,自己去管,从底层的网络、硬件、软件、运维维护,长远来讲,不太现实的,而且也是一个效率不高的方式,这是将来的终极目标。但是走到这一个目标肯定涉及很大的问题,因为这么大的一个变迁,就是说我交给你了,你不可靠怎么样?我软件也好,上层是很可靠的,你底层不可靠,上边就不可靠了,这就是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云平台自身是不是可靠的问题,我觉得现在来讲可能大的商业的云计算公司,相对是靠谱一点的。政府或者政府牵头,如果没有大型的商业公司运营的云平台,我个人讲它肯定是不可靠的,因为它要做到可靠需要很多投入、技术、相应的机制,24小时值班,这是对云计算公司必需的,我觉得这些配套政府或者政府部门牵头的那些云平台肯定做不到的。


    嘉宾:他的体制跟我一样,我招的这个人编办不给我人,人事局不给我人,他一样不给他人。所以说我这儿七八个人玩命地转,他也七八个人玩命转,还维护这么个系统,他也维护着。


    嘉宾:所以我觉得将来还是以第三方的商业公司为主,去建一些云,但是这个云可能不一定是放在商业公司自己里面,可能政府觉得数据隐私安全考虑,也可能是建在单位或者政府自己的IDC里面,实施一些物理的隔离装网,这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对运营,由第三方的商业公司来做,他才可以保证这个服务的稳定和可靠,这是将来的一个趋势。这是将来的现状和将来的距离,现在怎么办呢?一步走到云我觉得也不太现实,但是现在现实问题怎么解决?我觉得新IT基础用在商业的云里面,我觉得现在建的那些单位,也可以用新IT建自己的VC,这些基础都是大家通用的,不是说只有你用我不用。新IT的特点跟传统的IT有什么区别?我个人理解传统的IT就是系统,大家今天讲我们要上一个系统,这个系统里边包含软件、硬件、存储,是一整套的,一上就是一套。然后我后面再上一个系统,这两个系统有可能是由不同的公司做的,他们之间的数据共享、互联这些问题都由行业数据共享的问题,信息孤岛的问题,就是因为传统的IT核心是为了系统来的,把硬件、软件合成一套系统,是一个封闭的。互联网来说,新一代IT的特点是什么?它从来不讲系统,因为没有系统这个概念,都是什么?讲模块,讲服务。就像我做一个功能,我做的是一个业务,这个业务用上了很多存储的功能、计算的功能或者很多组件,这些都是别的业务已经在用的,是一个共享的,我是个精算的,就像盖楼一样,我把很多东西拿出来批一下,盖一个楼,这个楼就是一个服务,就是一个产品。这个楼原来那些组件是可以拆开的,下一次再做一个工程的时候我又可以用,松耦合,好处是什么?就像硬件一样,小型机90%,用新的IT很好做,新IT辅助PC服务器,像我们三年就换服务器,因为它便宜,我换服务器因为是松耦合的置换服务器上面使用一个应用,包括存储都不用变,直接换它就行了,包括存储也是一样的,我存储容量不够了,加几个硬件进去就够了,上次的业务逻辑不行,最上面是逻辑的模块一变,或者替换一下就好了,或者夹杂一些,就像我原来盖很高的楼一样,我有很多的房间,每一个房间里面我自己想做什么样,这个房间不好我重新装修一下就好了。不像以前一样,我自己盖了一个楼,我现在满足我需求了,我把这个楼给拆了,然后重新再盖一个楼。互联网不是这样的模式,它是模块化,组件化的,是拼装,很多是可以共享的,有一个地方不行了,我换一个就行了,只不过价格是不变的,我觉得新的IT可能创造行业借用这种方式,只不过这种方式自己建就自己来协调,然后别人建就是云,其实技术是一样的,这是我的个人看法。


    王波:360的,互联网公司的经验,互联网化互联网公司的经验,在传统企业来讲,应该是个大方向。


    嘉宾:我再补充两句,涉及到刚才惠军讲到的,咱们有咱们的医疗卫生行业自己的行业特性,特别是传统上我们医疗卫生行业其实在IT技术上应用算是比较早的,远比其它的行业运用得早得多。但是在这个里面我们整个信息化,特别是跟互联网这一块结合不是那么紧密。比如您刚才讲到的咱的设备几年以一更换、淘汰,互联网公司确实一般都是三年,因为它的成本确实非常低,构架的逻辑也比较简单,而且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们没有咱们历史上的包袱,他们的整个设计就是按照最新的来的,所以说整个设计之初就决定了,我几年以后就如何来更新换代。所以说在这个里边,我们的一些建议是短期咱们往所谓的云上去迁移,我觉得应该是设计上的一个规划,短期可能很难实现的。但是在这个里边还有一个,我们未来从地方上,包括各方面,我们要看整个省里边,或者整个系统里边,对于我们整个IT技术的规划,到底是使用当地的政务云等等的一些基础建设,这是需要考虑的。


    另外刚才你提到的,由于我们有新农合等等的压力比较大,事实上由于我们的这些业务特性,可能早上压力大,其它的时段压力小,自建的未来的可能就更不划算了,使用云服务相对来说性价比更高一些。而且还有一点,使用云服务,除了惠民刚才提到的商业公司提供的运营保障比较好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假如我们的人员比较紧,我们到底是招聘人员各个岗位分散一个,还是我们招聘相应的人员集中在我们的业务领域建设?因为其实未来真正拼的,早上也都提到了,是软件化的服务,其实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往这一块放,因为社会上的商业公司,他们都一直在这个点来运作,涉及到咱们后台类的商业公司涉及不到,他也没有权限能够涉及到。因此咱们在这一块基础建设找云服务,委托他们去做,在我们的国家战略,包括我们的安全隐私的前提之下,可以委托给他们去进行。我们集中精力,首先把我们的软件化的服务,对用户、对患者,对于我们所有的客户服务首先做好,商业公司可能大家都反馈说做的服务不错,产品也做得好,反而反应我们可能涉及到政府等等的会有一些其它的反馈。我觉得咱们还是要把一些精力放在未来的规划。包括今天早上我们看了佛山在信息化的建设的一些经验以后,我觉得其实这都是要下大工夫,从头规划的,很难短期内做的。包括我们提到的使用一些商业的设备的服务厂商,他们的续保、服务费非常贵,这个是短期很现实,而且要持续下去的,长期来看我们要考虑是否使用一些比较标准的,带有隐私保护等等的一些商业的云服务,这个是确实需要考虑的。我们的人员精力也需要真正朝我们的信息化,信息化建设严格意义上是软件化的,而不是集中精力朝硬件。


    因为咱们可以借鉴的比如说像我们的铁路系统的12306,他们初期大量的投入,其实都是在基础建设上面。但是后来证明,这里遇到的挑战不是在硬件上,遇到的挑战是我的硬件已经放在这儿了,但是我的服务已经靠不住。当用户真正在高发的时间段都踊进来的时候,大家的反馈都不好,包括他们的运营者自己也觉得,订票的逻辑不太清晰,或者说是用户都订不着票,或者干脆进不来。然后后来找到了其它的行业上商业运营的公司,共同参与了一些改进,大家后来把软件的一些方案优化,现在可以达到一个接受的状态了,其实这都是一个过程,这也是可以提供给咱们借鉴的。


    嘉宾:不能强制的要求做政务内网,好象做商业化的服务。


    嘉宾:云南的是省发卡还是市发卡?


    嘉宾:现在我们都有,省里边。


    嘉宾:省里边几家银行吗?


    嘉宾:找了几家银行。


    嘉宾:像新农合这样的系统,或者机房,现在健康卡的模式,完全银行对冲。


    嘉宾:是,我就是想看看怎么弄,现在就是不知道国家新农合交还是不交,现在拿不准,确定不交,我们肯定可以,因为银行150几个亿,全部可以来做这个事情。但是如果交这个事情就麻烦了。


    嘉宾:初步定的应该是不交,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合属办公以后,这就是没发布消息呢。


    嘉宾:社保部对两个部门。


    嘉宾:第三方机构。


    嘉宾:但是第三方机构要在咱们卫生计生这边办公也行。


    嘉宾:他可能是国家的其它部门自己管。


    嘉宾:部门应该是不交,下一步投资,因为云南有150几个亿,哪家银行都愿意来做这个事情,如果不交,这个事情就很麻烦,所以涉及到国家大的政策,包括投资。


    嘉宾:您这个就是依托居民健康卡,还有农合资金使用,银行肯定给您建,即使以后走了,有居民健康卡这个,他肯定给您维护,您放心吧。


    嘉宾:电脑、网络都有了。


    嘉宾:这是肯定的。


    嘉宾:他肯定愿意干。


    嘉宾:做内网可能性不大,我们现在的网络是我们和广电谈的全是终端网,广电的费用很低。


    嘉宾:好象国家下一步要求要做中部外网。


    嘉宾:你广电这个将来跟省里头接口没问题吧?


    嘉宾:没问题。


    嘉宾:因为有顾虑,这个网有的各地市的,广电的网和我这个网通的网不是一个体系。


    嘉宾:没有关系。


    嘉宾:廊坊政府内网也是广电的。


    嘉宾:我们的政务外网就是依托广电的。


    嘉宾:全市内的?


    嘉宾:对,所以说现在我们跟广电谈的,通信局要求我们,租赁广电网络的时候,依照工信局当初的招标电,现在是我们县以下100兆的专线带宽是1年5000,还是用他的设备,用裸纤自己加设备,1年是百兆3600,很便宜很便宜。


    王波:咱们还是回到我们的主题,我们就不分两个部分了,围绕大家在总体架构设计,或者顶层设计,谈新IT的应用,大家有什么好的思想方法或者建议分享的,或者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我们两个主题就不分了,因为刚刚360和新浪的都已经给大家讲了,或者说待会儿你们可以接着再谈。


    嘉宾:我正好早上看到了咱们一个宣传的材料,想请咱们福乐云朋友分享一下,因为我看到里边有很多基于云服务的尝试,想请他们分享一下这个信息。其实从我们自己对于这个行业的观察,长远地来看,这一块确实基于云服务的前端的应用,机会还是非常多。当然,刚才各位反馈的,都是咱们系统内的一些应用,其它的商业公司一般不太会涉及,但是涉及到用户端的这一块机会还是非常多的,所以我想听一听。


    王波:晓龙是新浪网的产品总监,马上到阿里健康做副总裁了,现在还没去,身份还没对外公开,他的意思是大家在这种互联网化的应用方面,针对用户一端的应用,咱们卫生局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内部的系统建设的问题。其实我说了互联网化一个是业务的互联网化,就是业务用户做的,还有一个是后端的IT其实也面临互联网化,两个层面都会有,后端的系统也会面临互联网化。但是这方面,不管是这些新IT的应用方面,还是顶层设计,总体架构设计方面,大家有没有今天上午还有大家讨论的?


    嘉宾:大家好,原来我不是做这个行业的,我是从2012年做医疗行业转的,但是确实通过北大CIO班的学习,我觉得整体的高度跟原来不一样,后来我给很多企业做信息化规划,现在做医疗虽然才做两年。因为我原来做过很多行业,银行、商场还有科技口做了十几年国家的平台,原来搭建科技与协作共用的,国家资源调查,科技部还有北京市科委做了很多,还有其它行业的。但是医疗行业相比起来确实非常复杂,我觉得跟人打交道,包括所有的大数据里头,医疗行业是最大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照螺旋CT可能就500张,断层扫描一样的,一张是一兆就是500兆,如果是加强的话,1000张,就是1G的量,所有的其它行业的数据都没有这个,但是这个是半结构化的数据,实际上最主要是影像,包括CT、B超、DRR、CRR、磁共振的东西,还有其它的像病理的分析,肿瘤最后诊断的,检验的就是这些数据。针对这种结构化的数据,在大数据里面谈不上,只有这种我们说的非结构化数据,或者半结构化数据才是真正的大数据。所以我觉得医疗行业确实很复杂,前一段时间也跟企业去实施,我们也有很多企业产品很好,但是也确实遇到很多问题,我觉得有政策层面的,有技术层面的,有未来的新技术和以前的老技术之间的问题。刚才我也听了好多专家讲的,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杨局和刘总帮忙。一个是现在,包括刚才咱们说云计算非常好,未来牵引技术很好,但是这种模式和原来最大的区别是买服务,原来我们都是从IT做项目,申请一个不管是发改委也好,中信部也好,或者其它都是做项目的,但是现在买服务,国家现在也在推PPP模式,鼓励民营资本来做BT、BOT、BOO很多方式,但是买服务我了解现在在卫生口,对于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买服务,医生给别人看病,对信息化这块有没有在政策层面上,已经有可以落地的这种,就是真正的买服务,我每年就给你这笔经费,作为运维相当于这批东西,真正从政策层面上来解决我这个买服务,这样我觉得可能大家资金就好。而不是每年为了一个新的理念,我要去申请一个项目,实际上刚才不一定对,比如说现在“互联网+”了以后,我也申请新项目,这样我才拿到资金来了以后,可能把我的运维带过来,而我就做运维。原来包括我做那么多年,国家一直都是重建设,轻运维,一直都是这样的,就跟重硬轻软是一样的道理,喊了那么多年,实际上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买服务这个政策层面上是不是有解决?这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是远程医疗,国家从医疗行业,包括现在我们移动互联网,我认为也是远程医疗,实际上在做,从技术上讲,远程医疗现在做的多的一个是远程会诊,还有一个就是远程心电图,还有远程影像,另外还有一个远程病例等等,我觉得应该说技术都不是问题了,因为这个东西现在也做了好多年了,国家也在推,但是感觉不是特别理想,可能有很多,刚才上午大家提到的专家的资源的缺乏,基层医生,上午听孟群主任说可能基层有医生有积极性,哪怕去免费做。但是我不知道,跟咱们互联网做平台,包括阿里其它也在谈平台这个理念现在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是三方获利,平台方获益,卖方能够利用常规理论,很便宜的东西卖,靠量。买方得到实惠,我们做这个远程医疗,我觉得也是一个平台,有一个平台方把专家这个资源卖方卖资源,需求方是基层医生,最终的资源可能是患者,他们凑合起来,三方利益怎么考虑?现在这个是不是解决得好?


    另外远程医疗,并不是远程的专家给病人直接看病,这个好像是不行的,是指导现场的医生看病,这块是怎么解决的?这是一个问题。因为刚才杨局说现在佛山区域信息化也做得非常好,把好的医院也都接过来了,这些信息资源,认识也很好。但是有一个问题,医院从2000年左右开始上了很多系统,尤其大的医院都上了很多系统,但是由于咱们的标准也是不断完善,在上这个系统之前,可能有很多老的,如果医院去改造的话,可能很难。所以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统计区域信息平台,标准肯定是统一的,因为必须要交换。我上次去内蒙做,他们当时提出问题,他们说如果我这个标准很严格的话,我的好多信息就上不来,上来了以后因为不是一个体系,上来我又看不了。如果是放宽了上来以后,尤其是对应的编码,主要是编码体系指标体系如果不规范的话,可能我这个东西就用不了,我就不知道您这块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最后我还有一个问题,咱们因为国家也在强调基层,尤其大医院人满为患很多问题,包括通过移动远程的挂号,诊间支付,但其实国家现在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来看病,基层医疗机构有很多政策,比如村一级,基层医疗机构我们指的在城市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越是在基层的报销比例可能越高,甚至百分之百,越往上比例低,国家从政策上也是倾斜的。我们这块现在对基层医疗的信息化情况,应用是怎么样?因为我了解上很多系统,包括国家电子健康档案,那么多三甲档案,其实都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建的,要求是这个,并且给他们每年现在说涨到40块钱了,人均有费用。但是我去了解很多地方,档案都是死档,一个是可能是人工输的,尤其是动态体检的数据,现在老人要求一年一次体检,三次随访,这些好多数据检讨的这一套设备,完了以后再把数据输到咱们的库里,好多人工数据误差,还有时效性也差,带着这些问题,现在我们通过这种,其实今天上午好多专家也讲了,云计算更主要的是前端的移动还有一个是互联网的,我们很多监测的设备,原来也是在线,但是在局域网其实完全从技术上也可以打通,可以把采集的数据自动地跟咱们这些系统对接,实际上就相当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无缝衔接,我想问问看杨局,现在咱们基层信息化的情况。大概就问这四个问题,谢谢。


    杨局长:买服务的问题,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买服务的问题,其实就是商务运营的问题,市场配制资源,如果能够调动积极性的话,能够赶上新一代IT技术在卫生口的运行,第一解决资金到不了位的问题,第二解决人才留不住的问题,第三解决你发不发展的问题,如果要做事,必须要走这条路。


    第二个问题,移动医疗这一块,云医院也好,网络医院也好,包括我们宁波那边做的这些事,我看都是一个方向,是以后要做的事情。但是目前踏踏实实脚踏实地把云端医疗做好,因为这个东西很接地气,因为我们像刚才几位都说到了,包括唐主任都说了,咱们不完全是为系统而系统,应该更多的是通过模块化去做服务,这就对了,你搞清楚移动医疗的这个目的,就是我们的卫生口子的优质资源能够正向流动,能够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所以就要把服务做起来,这个服务做起来,当然现在我们网上医院或者是好医生之类的,他们开的这个头是一个非常好的领域,不能否定的,必须是一步步走开的。但是更多的是以后,我讲了门诊,如果把门诊网络化,你想一想解决看病难,把这个做得跟银行开的储蓄所一样,你想想这个效果。政府也不会干预,当然这涉及到一个正确的问题,我想这是一个方向,移动医疗跟医院跟医生结合来做这个事,这个是可以做。甚至现在的一些大医院,像那种大规模的建设,床位控制不住,甚至有的地方是1万张,以后新一代IT技术进来之后,如果还出那样的网络化,最后不是那种大而全。以后发展方向是什么呢?都理解手术室,检查室、检验室,所有的医生都是自由执业,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可能往这个方向走,你确实要救命的时候,医生会告诉你见面,如果不见面的时候,就是一般的感冒发烧,他就可以给你开处方。我可能以后注册的就是网上医生,我们签了一个网医,你不得不应,现在弄一个医院也好,还是我们现在的部门机构也好,我也理解是一个什么态度,因为只能有这种态度,你没做出来,怕出事,这个是理解的,相互是理解的。但是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这是不用说的,我想还是很乐观的,这是你讲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平台,我觉得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也想借这个问题再提一个问题,请我们的技术学家来帮我们解答一下,因为我不搞技术。你刚刚讲到的是平台医院的系统,不断地在变,替换的一个问题,因为我在医院待过,但是医院的技术我管的少一点,或者几乎没有。我借你这个话提出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在外人看来,佛山做的这个区域平台很好,但是做的这个数据平台很好,但是在做这个平台和实行了一些服务之后,我讲的是服务,不是管理。服务就是我给老百姓做出了什么东西,你拿什么东西给他提供服务。所以我今天讲了六有一共享,非常的直截了当,这个健康卡是解决什么问题的,不但有本地的健康卡,而且有全国的健康卡,有健康智能网站,知道我有关的问题到网站上查去。最直截了当的是预约挂号,网上150万到160万的预约挂号人次,不能分时段,这些都是突出一种服务的。我现在做了一个什么事情呢?因为信息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原来是在几年前的基础上做的,我做一个平台,必须要有设置,我要把若干家医院连起来,你要他的诊疗数据能在平台上产生,这叫平台。要不然好多地方花了很多钱,拿一个平台买了很多设备,结果没东西,这是很痛苦的。甚至有的东西来了,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垃圾,它不知道医哪里去,没有去向,这就是大问题。我现在在干一个什么事情呢?比如我们现在承担,门诊的费用是多少,治病的费用是多少,你用的是什么药都清清楚楚。我现在又做了一个系统,叫做公立医院的绩效鉴评系统,在医院来讲就是整个的运营管理系统,它怎么运营的。我现在说,原来我已经采集到了一些数据,它有费用,现在我又下了这个系统,又有费用,这个平台直接从医院抓取数据,医院的这些数据是推送到服务器里面,之后把我需要的提取上来。现在我建这个系统是干什么?现在我们的系统,你看一看是可以的,但是你要做深度的分析挖掘是做不到的,所以我现在引进了一个公立医院的绩效鉴评,实际上这个也是底层数据库把它做起来的,也就是说你医院同时在做医院运营系统的时候,跟我这个以费用为主线的区域的经济管理系统,我要管这个。但是经济这个概念太大了,我先搞一个公立医院的绩效鉴评系统,但我实际上就是在做这么一个事。


    现在我要请教的是我这个平台在原来的基础上采集到一些费用数据,现在我要新建一个系统,它也有费用数据,这个数据的流向、采集、整合怎么整?我想我们搞技术的专家要帮我这个忙,帮我出出主意。


    第二个,现在我们建立健康档案,卫计委都下文了,但是我在建这份健康档案的时候又在排除这个事,为什么?我感到这种健康档案还不足以够用,因为它是诊疗的结果或者报告性的记录,它不像电子病例,它跟电子病例是有本质区别的。电子病例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个电子病例库,每一个居民都有一个电子病例库。人家说政府干这个事干什么?只有政府才能做这个事,为什么?因为病人到医院去,第一人民医院的王院长,他只管他本医院的病人的电子病例,离开了第一人民医院,到第二人民医院他是不管的。第二人民医院的病例和第一人民医院的病例通过健康档案能解决问题吗?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我就把,不管你到哪家医院去看病的病例,都记载在这个地方,按时间,按病程把它做出来,我们在做这个事。但是我就想,现在我的平台里面的那些原来的诊疗数据,和现在建的这个数据,它的采集,它的整合,它的下一步利用怎么走,我想请教一下我们搞技术的专家。


    第四个问题是集成系统的建设?


    嘉宾:集成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情况。


    杨局长:我们主要是做什么呢?我不知道你问的是哪一块,是看病的这一块还是公共卫生这一块。


    嘉宾:都包括。


    杨局长:作为卫生部门,如果我要管一个区域的集成信息系统,我必须既解决基本医疗看病的问题,也要解决基本公共卫生问题,在做这个系统的时候,我自己个人的建议,最好是一家落实,若干家落实是很难把事情做成的。像我们今天讲的,你看病诊疗信息能够推送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它是由居民作为基本服务的全科医生来管这个事的。到急诊这块,全国医生也是一致的,既要做社区的公共服务,也要看一般的常见病。在系统里面的体系,如果不是一家,是两家,一家医院,一家社区的就麻烦了,这个不叫天大的麻烦,他总有皮扯,不是技术问题,要不今天是一个会,要不明天又是一个事,你搞不成事。作为我们要进入的话,你把这两块拉下来,要不然这一块你别去碰它,要是碰的话,很难把这个单子验收,很难验收,我都碰到这个问题。现在我五个区有四个区就是我刚才这个模式做的,但是我的意见应该是比较好的,但是集成这一块还是要不断地投入,这个投入不单纯是IT的,更多的是它的业务性,就是以问题为导向。下面的集成设置的一面,它要运行,来一起做。


    第三个问题,你们搞技术的几位,能不能帮我解答一下。


    嘉宾:咱们也是探讨,这个方案不一定对,因为在这个里面我们会有一些具体的问题。但是刚才你讲到了有关数据的,其实是从传统的我们所遇到过的技术问题里边,它应该是多项数据的唯一性的指引和合并的问题。首先第一个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多个数据源如何进行合并和识别,包括不同的医院如何把数据都汇总回来。我们首先为了确保数据分析的可控性,生产系统和管理系统是分离的,我们未来肯定是不干预各个医院目前的系统,它的数据依然采用的是回传的方式,只不过这一块我们未来有一个纠正的机制就可以了。我们中央肯定要重新去建立,这是第一个点,数据的分离和安全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有关我们所有的居民,包括未来的患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其实在互联网的解决方案,就是统一账号体系,因为本身互联网公司现在有一些特别像国内的,发展了有十几年,它也不是说只做一个业务,它是做了数十个甚至上百个业务,它是如何识别里边所有的业务的用户呢?其实就是从头到尾只建立了一个用户体系,未来在不同的业务里边再去建立不同的业务识别。就像咱们这一个患者如果去不同的医院,不管是一院、二院、三院,去不同医院,里边还有一个子的标识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在信息的管理上,事实上我们有了居民的健康卡,或者说是咱们靠身份证的ID去唯一识别,我们中央当然首先由咱们区域性的或者是省级信息的主管部门去建立一个居民的统一信息唯一识别系统,我们在这个识别系统之下,去建立相应的这一块的病案病例以及健康信息的归档。当然这些归档分属在不同的运营部门,包括不同的主管的运营部门可以建立相应的识别ID。未来我们就知道,这些信息来了以后,假如有冲突,是由哪个部门,什么时间生成的,可能有问题。亦或者说我们将来再去查有据可循,都能查回去。至于数据的运营和管理方,在这一块其实由于它是中央集中式的存储,所以说在这一块,我们可以考虑,不管是使用我们自建的政务云的,或者说使用建议,还是使用云服务架构的,不一定非要是商业,或者是其它的,这个咱们自己去选择。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我们是自建,就一定是面临着几年以后有设备,有软件架构,然后有整个的业务流程体系的变更。对于我们业务的连续性,可能会有一定的伤害。使用云服务在这里边可能会好的一点,首先我们在服务上,将来迁移,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你的升级有可能是无缝升级的。特别是你的数据量的扩展,会是比较方便的。所以说对于我们的业务将来未来的发展,这就基本上是一个保障了。


    嘉宾:刚才说抓取,其实两种方式,因为原则有很多,一种是他推过来,这种需要他配合,他推过来,原来不向你推,因为他的程序或者业务系统做一些改变才行。还有一种是拉的方式,因为一般程序会提供标准API,我定期在网上,我定期通过标准出口把它拉过来,一推一拉这种方式是结合的,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方式。但我们一般一些比较难改的系统里面,我觉得拉会容易一点,拉的好处是业务是透明的,因为一般程序里标准IPO,程序定性每天晚上拖它的数据,说今天新产生的数据我拖过来就好了,拖过来的那个方案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嘉宾:我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的,我是2011年到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刚才提到两个,其实这个我们都有考虑,刚才提的第一个,不同的系统的,信息的整合的问题。因为我现在主要是做全民健康保证信息化工程,其实我们做的主要是国家级平台的建设,我已经做了两年了,我们2013年的3月份启动了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这里面我们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不同系统之间的条块系统之间的整合,现在我们要建一个国家人口监测数据中心,同时要建疾控业务运营平台,监督业务运营平台,中药业务运营平台,新农合业务运营平台,食品风险评估业务运营平台,以及全人口统筹业务运营平台,依托这种形式,把它所有的以前的条线下属的东西,全部都把数据交换到国家人口监控数据中心,实际上我们以前的系统的整合,在系统整合基础之上,我们实现数据的整合。这里面我们就要进行数据资源的规划,以前可能不同部门下去采集同一个地方,我在国家层面整合以后,可能只有一个东西,比如说疾控的一个数据,医疗的想要疾控的,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把数据推送给他,这是我们下一步工作,国家运营平台要重点建设的工作,系统的整合和数据的整合,刚才您提到的这个,我们国家平台下一步重点要做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您提到的信息是片断化的,是分摊到不同业务系统里的,比如电子病例和健康档案整合的问题。前两天3月17号我们召开了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我们连通了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级平台,我们专门看了上海的几个区域平台,比如说闸北的平台,还有长宁的平台,比如长宁的个人健康档案里面,又把电子病例的诊疗的信息全部可以调表,什么时间在哪个医院,在哪个医疗机构做的信息都可以查阅。这里面背后的支撑,就是咱们提到4632里面的3,就是3大数据库,电子病例、健康档案包括全员人口,它就以一个人的身份为标识,把这3个库整合了。而且我们从2011年就开始做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这是“十二五”重点规划的项目,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五部委共建,已经建了3年了,我们卫生计生委前两年3月18号初验,这个项目4月份整个国家层面会终验,这种情况下做什么呢?就把不同部委的信息整合成一个,13项基础信息,就是一个人我可以登录查有13个基本信息,都可以通过1条记录查到,这个里面还是以身份证号为标识的。这个建成以后,可能下一步我们在国家层面也考虑到全行业来运用这个基础库的问题,来校准我们的全人口库,来作为我们的唯一标识,把电子病例、健康档案片断化的信息,通过这一个索引,包括以后或者是用居民健康卡等等,把它给串起来,这样的话就把分散在不同系统里的信息串联起来了,实现我们的全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这样我们也确实一直在推动这项工作。


    嘉宾:刚才的意思是,相当于通过身份证把这些不同的信息,医购或者标识,从查询的角度是可以的。但是原来那些健康档案国家规范的还好,电子病例都不规范,实际上还是要做深度分析的时候还有问题,因为来自不同系统之间的可能是不一样的,相当于把它连过端过来了。如果这种医购的,将来把它拿过来。


    杨局长:我现在考虑电子病例库,我刚才说了,就像你刚才说的,查长宁的,查闸北的,你都查得到,电子病例都在医院,没有必要拉上来。但是我为什么要拉呢?不是说在医院那里,因为这个电子病例我们知道了,经常都是门诊病例是自己保管的,你医院的病例是分散在各个医院。现在大家想一想,两三年可以,一个人多少生命周期?七八十年,七八十年分散在各个医院你去做分析和挖掘,你去调?不可能的。所以我现在做的快一点的就在挑战,给自己挑战,我在做,其它地方还没有想到我在做这个事情了。我就把这个病例集中在我的名下,我这一辈子,我80岁、90岁,国家要拿分析报告,你拿去分析吧,因为这个资源是国家的,比健康,比那个近况、煤矿、稀有资源还宝贵,所以现在在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别说搞一个服务器之类的,这个采集数据就是你的,不会的,你拿不走的,那就跟那个小煤窑一样的,煤炭不能挖了。所以,只有跟共产党走,跟人民政府走,给老百姓做好事,你说这个可以,现在很多事情,按照时髦的一句话,好象一个风口,猪都会吹得起来。所以我现在说,我对电子病例的理解是这么理解,但是我刚才说的,我在做系统,我们原来的平台改进了一些数据,现在要新进一些系统,这个里面有一个交付期,数据利用整合这一块,怎么把它处理好。


    嘉宾:我有小问题,您刚才说的六家的医院现在数据电子病例提取出来,你刚才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比如说现在我们作为一个患者去看病的话,我每家医院去的时候,如果病严重一点,每家医院全套检查,有的时候CT给你做两次。我在想如果你整合的话,这种是不是可以共享,就不要再查了?一院查了CT,什么都做了,到二院别再做一套了。


    杨局长:我们现在在做一个就是干这个事,就是搞你刚才提出的这个问题了,叫做阳光健康系统,跟医院的合理用药系统是有区别的,医院的合理用药系统就是我这个药有没有抗生素,有没有超料,这个药该不该开,国内好不好都往下开。我做出来的效果是什么呢?我作为卫生行政部门,我就不会那么细,我是盯着你,你医院有一个用药系统,合理用药,我就查你的合理用药系统,你的合理用药系统,如果是报了警三次,你处理了没有?我政府就是管你医院处理这个没有,包括检查,包括检查,包括你的化验,包括你的检验,包括你信息共享,我的检验检查的复印,但是还有一个医学上面解决不了的问题,你就是在同一家医院,你今天做了之后,过两天他还要你做一个化验,做一个检查,这个也会混淆的,他是根据需要。但是你再需要,不可能是把所有的全部搞完再下诊断,那也行,我说这个问题就不怕亮,就不怕你不规范,一个检查,我作为杨大夫,我给100个病人做CT检查,做100次,100个病人只有50个是有问题,50个没问题,恐怕我就有问题,如果做100个的话,80个没问题,20个有问题,那说明我的水平高过,如果把这个数字倒过来,1000呢?10000呢?100000呢?你的水平技术也出来了,你到底是在过度的检查,是不是?不用我说,政府部门会组织你们搞研究的专家,你们三个专家就说杨医生开的这个单子合不合理,合不合规,下一步也是靠信息技术来管理,来引导或者是帮助、指导,把这个事做好。


    嘉宾:您很多都是探索性的工作,您上午说有的东西,医生的东西我在网上评价,我觉得这个东西合不合适呢?评价的东西,公开评价。


    杨局长:你可不可能,我采取了矛盾的办法,我越简单越好,别搞太复杂,我就是满意度评价,原来卫计部提出来的,满意、不满意,大概就是这么两种情况,满意和不满意,我们又有一个。


    嘉宾:有没有统计百分比?


    杨局长:有,你讲得很对,我们内部指标外部是看不到的,我有行政的,因为我在设计比例的时候,我大概是80%以下,满意度达到这个效果,你要去鼓励先进,这个指标当然是非常重要的,我可以把它设计好。你的信息系统也是能做的,你能做的导向是什么?但是通过这个系统就是你把拳头举起来了,告诉大家我们老百姓有评价,大家要注意一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就叫纪律型的帮扶互进。


    嘉宾:评价是在网上的。


    杨局长:但是还有一个,这是病人做不到的,我那个效率就是你把它写得一塌糊涂的位置都留给你了,你写具体的。但是有一个,它是市民评价,并且只能评一次,因为是身份证做支撑,看一次病就只能够评一次,不可能有第二次的,这样做起来你看还有患者,比如第一个患者说黄大夫怎么的,服务态度不好,第二个就马上说,难怪他服务态度不好,他今天已经看了六七十个患者了,对你有两句话说得不对劲,有什么关系呢?马上对同一个医生不同的评价,前面说医生不行,后面那个就说还做患者的工作,这样的系统做出来,老百姓肯定喜欢的,所以我们的评价主要是向这个方面。所以医务人员不反感,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医生说把我骂一通,所以我自己要搞清楚,你到底想做什么。


    嘉宾:这个评价是应该的。


    杨局长:他措施有问题的时候,人家写出来了,这个信息已经反馈到医院去处理了,并且我们排出来是排前20名,但是系统对外公布是前20名,内部的时候有多少就排多少,往下排,只要他受到评价。


    嘉宾:所以相信多数患者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个别极端的可以不考虑。


    杨局长:不是,他也可以衡量我们,如果走到80%以下去了,我们就知道这个医院可能就出问题了,80%要良好,因为这个数字我们通过这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嘉宾:我们这一块儿刚起步,正在规划阶段,平台没搭,正在从各个方面相互学习,包括今天来参加这个会,对我来说很受益,廊坊这个模式我觉得挺好,尤其整体架构搭建的有一个第三方来给他做监管,这样就能省去好多,我是医疗卫生的结构设计,我需要它,结果只跟一个乙方来做。这样的话,乙方就按照他的思路来做,我们按我的思路来做,这样没有人给他做监管,我觉得这个方法挺好,从管理角度我认为很科学。另外,今天听了各位专家的东西,也挺受益,关于移动医疗等等信息。我这样认为,所有这些东西更适合于院前的那部分,健康管理的那部分,如果说推动医疗等等这些理念,现在我们卫生行政部门的人,首先得把自己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做好,这是一个最起码的。但是做这个东西得需要我们医疗卫生的各职机构负责,服务的能力水平得到位,监管到位才能实现这个。现在这个问题全国各地不平衡,有些不发达的地方,基层这一块我认识比较薄弱,政府力度也比较小,有些公共服务的经费等等都不到位。这种情况下,你说让他做好多的公卫服务的时候,还都在那儿应付。这种情况下,他把工作前移,从医院走出去到社区,到家庭,反正难度就大。一方面说是需要大家理念的转变,另外一方面还需要政府整个的管理和支持到位,来实现各位专家提的网络医疗、救助医疗,医院外,刚才姚老师说我们更关心是我们怎么把我们自己的资源整合,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作为卫生各级担心的是这个。


    像刚才杨局也说了,将来咱们的管理、移动医疗,这是发展趋势,也是需要公众、政府和社会共同树立一种理念,才能把它做好。可能现在公众有些地方不太认同这个事,咱们从卫生行政服务的角度做又触及不到,这中间还有差距。我的认识不太深,就随便说点我们自己基层的看法。


    王波:其他的人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问题、建议和想法?


    嘉宾:我说一下我们这段时间做国家级平台,其实也参与一些国家人口监督信息化规划工作,我谈一下我们在卫生总体架构里面,应用了一些新IT的技术和想法,也仅代表我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个是我们3月17号刚开的信息安全和信息化的小组会,这里边规划了我们下一步,2015到2020人口监督信息化该怎么做,现在“十三五”人口监督信息化还没有出台,还在制定过程中,还在讨论,还没定。但是现在我们刚出了一个类似于人口信息化实施方案,因为2013年11月出了人口监督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实施指导意见,两部委的指导意见。现在我们要按照委领导的要求,做一个实施方案,就是怎么来落实46312,可能更多的还是比较概念性的,但是怎么来实施,我们年前一直在起草一个文件,今年的3月17号,我们上了新系统,一把手都参与这个会,来讨论这个实施方案。这里面我们的一个想法,我仅代表我个人来说一下我们的想法。这里面出发点是李主任提到,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以前沿技术为支撑。这里面以需求和运用为导向,我们做全民健康保障系统是两年前开始做这个工作。我们从2013年的3月份一直到2014年的7月份,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在委内23个司局100多个处室,进行了一年多的调研,这个司局到底在国家层面怎么建,有哪些需求,你要共享哪些数据,你能提供给别的司局或者别的部委共享哪些数据,就让各个司局明确这个工作。随后我们依据这个需求调研,我们现在准备出台六大业务系统工作方案,这个六咱们之前只说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工业保障、综合管理包括计划生育等等要建设六大块,六大块建什么东西,从来没有说过,也没有文件说过要怎么做,我们大概从去年的9月份就成立了六大业务系统工作方案的小组,由相应的司局牵头,来编制六大业务系统工作方案,告诉大家我这里面到底该怎么做。现在我们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和药品供应保障这三个工作方案已经初步成型了。本来说三月底要发,但是现在可能有点事情耽搁了,可能四月份就会下发。我们规划明确了这三个业务系统该怎么建,建哪些内容。这里面最小的指标级是什么,我需要从别的司局获取什么,我能够给别的司局提供什么,部委间我能够提供什么,我想要什么,都说得很清楚,就是告诉指标级,我国家要的最高指标是什么,省里可以根据我的要求,只要你满足我的最高指标级就行,你可以再扩展,但是最高指标级要满足,这个是指导我们下面的建设,这是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我们做了六大应用系统工作方案。


    还有以前沿技术为支撑,这里面我们也考虑到在国家层面,我们也重点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导也都提要利用这些信息技术。关于云计算,我们在国家级层面就要做两个云平台,一个公有云,一个私有云,私有云我们要整合,刚才我提到的,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口监控数据中心为基础,统筹刚才我说的六个业务运营平台,我们只有一个中心,其它所有的业务都要业务运营平台。我们要整合我们行业的所有数据,到国家人口健康数据中心以后进行系统的整合以及数据的整合,刚才提到这中间的接口,包括不同司局或者不同的业务之间要提供共享需求怎么办?这里面我们都要解决这个事情,以私有云,形成国家级的私有云平台。另外一块我们要构建公有云平台,现在国家有了这么大的数据,有了这个大数据以后,如何有易购的,还有非易购的这些大数据都来了以后,怎么来应用?我们一个出发点是以服务百姓,现在我们多次提出,其实政府观念的转变,从以前加强管理,现在我们在走向提供服务,政府的角度有个转变,提供服务这个角度转变。所以这里面我们要构建依托我们这个私有云,构建我们国家级的公有云平台。比如说我可以实现健康档案的调阅,我可以实现跨区域的影像等等,特别是跨省的信息的协同,这里面可以听到这个业务我们也要建人口健康服务门户,居民健康的服务门户,比如预约的,比如调阅的,还有健康档案查询等等工作都依托第三方的机构来运营,关于公有云,其实这块有很大的市场在里面,委里托福的考虑是由第三方的厂商来运作公有云的平台,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出发点,就是以需求为应用导向,以前置为支撑。也就是我们新一代的IT里面有云计算和大数据,我们也都在做。


    第二,我们下一阶段的建设原则有三个,这个是李兵主任提的,他提到横到边、纵到底、互联互通,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全方位、高质量、集成管用。第三个是重服务、强管理、提升治理。第一个是横到边、纵到底、互联互通,这里面也提到我们要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以其它的电业运营商限制为补充,构建国家的这一个网络,要打通四级平台。所以说以政务外网为依托,其它的电业运营商为补充来做我们行业的网络。这里面也另外提到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比如说可以依托这种云的机房或者数据,而且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依托陕西省信息化中心,全陕西省的所有的政务都到他那儿去做,统一购买服务。山东现在也是这么做,新疆克拉玛依也构建了全市统一的云平台,政府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做。我们在国家层面也是可以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获得这样的服务,也允许购买服务,这是横到边、纵到底、互联互通。


    第二个是全方位、高质量、集成管用。其实我们看了那三个省的,包括北京也都连进来了,这几个省我都看过,这里面刚开始提到,关于信息化以前也投了包括基层的建设、远程医疗的建设95个亿,将近100个亿下去,建设效果到底怎么样?领导前一段时间也说要打问号的,我们也看了几个省的,有几个省的数据,直接点进去健康档案,里面就是张三、李力,好几个领导都在,起头就张三李四,健康档案这怎么能行,好多是死档,健康档案根本不行。领导说更多的要实现交换共享,真正把这些东西用起来,要看到效果,更多的要突出全方位、高质量、集成管用,真正能见到实效。


    第三个是重服务、强管理、集中治理。就是刚刚提到我们现在职能的转变,更多的为百姓服务,对外是为本地服务,第二是强化我们的管理,现在包括设计开发等等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还是要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效益等等,监管即达到提升治理的目的,下一段时间可能要坚持的三个原则。还有就是我们的架构,就是按照金主任的要求,可能现在我们价格也是和我们新一代IT技术比较相关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在国家层面以后按照这三个层面,感知层就包括物联网等等来获取感知数据,网络层可能更多的比如说我们的4G网络,比如说我们的移动互联网等等,依托这样的网络层来实现我们的应用层,支撑不同的信息系统,来支撑我们现在的管理服务,服务领域的一些服务,应用层就是国家利用新技术,构架了三层的架构。我觉得其实这个和美国2015到2020的卫生信息化,也是今年一月份出台的,它也是三层,主要是采集层、应用层还有分享层,它是在采集、应用的基础之上实现跨部门的应用,它也是2015到2020总体规划,所以说我们国家在这个和美国有一部分是相通的地方。


    第三块,现在我们考虑的,下一步包括司里领导包括委领导,也都考虑到这种健康大数据的开源应用,可能这个工作也会成为“十三五”要重点推的工作,就是健康大数据的开源应用。其实包括现在“互联网+”等等都在对行业产生影响,我个人的想法,可能以前是B2C的,以B为主,延伸到C。现在我觉得可能更多的是到C2B,现在更多的是以用户,以这个C为中心,来构建我们对外围都围绕着C,我觉得应该这么来构建,这是我个人的想法。现在虽然互联网医疗比较火,要实现院前、院中包括院后的全程的健康管理等等,其实我觉得很重要的一块,它的数据,像现在互联网医疗,其实没有涉及到我们的医疗核心,比如说治疗还有健康档案等等,没有涉及到,还在外围,比如说挂号,比如说康复等等,其实我们更多的核心还是在我们的医疗机构所掌握的。但是现在以我们国家现状来说,医疗机构所掌握的信息,它是个封闭的,它有一个很高的围墙。现在一些企业等等想越过这个围墙,确实难度比较大,在国家层面政策层面如何考虑,在满足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实现健康大数据的开发应用,这个也在国家层面做了一个专题性的研究,由相应的研究机构重点探讨这个问题,下一步关于健康大数据的开发应用,也是重点要做的工作。我汇报一下我们前段时间考虑的一些想法,2月17号开会的想法。在我们总体架构里面,也利用了很多新一代的云大物移的技术都在里面,大概就是这个情况。


    嘉宾:我来自锐捷网络,我们主要是关注像云数据中心还有网络设备方面的厂商。刚才也听了很多的领导和专家的想法,我觉得因为我比较关心的,一个是我们在移动互联方面有很多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在一些农村的基层的机构,实际上它的医疗水平是比较落后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哪一些对策来应对这种情况?比如说我们看到在医院有很多的这种自助的终端,像这样的自助终端在农村的场合有没有可能做一些应用?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刚才也谈到了,在健康档案方面,我们现在主要是通过一些手工的录入方式,但是手工录入的方式在后期我们有没有考虑进行一些数据的安全或者是签名的保证?像电子签名或者防篡改的一些安全方面的措施,主要是这两个问题。


    王波:你的两个问题也挺大,谁愿意主动回答?谈谈你们的看法。


    嘉宾:第一个问题我简单分享一下,目前在医院,特别是像你刚才提到的一些大型医院的建筑信息化的建设,目前大型医院,特别是三甲类的医院,因为他们的就诊量太大了,患者量多,而且他们的数据比较大。包括他们后台的像医技,包括医生要长期学习积累、培训、成长包括做课题,他们需要这些信息量也比较大,因此目前他们主要系统建设方向都是提升效率,跟我们基层的需求还不是特别一样。现在我们基层第一是无法获取优质的医生的诊断治疗的资源,也就是说我们基层首先还不是先去提升效率,可能未来在一些包括我们社区医院等等,首先是先要把人配备到,这个肯定是首先要去做的。至于像其它那些提升自动化的,包括其它一些设备,可能短期内对他们帮助不大。第二是有关未来的一些包括远程医疗等等,目前远程医疗更多倾向于诊断类的。所以说在这方面,我认为可能未来针对基层方面的帮助会更多一些。


    姚乐:我听会军介绍他们现在的信息安全,基本上就是大数据,安全也是大数据,因为现在基本上除非你是物理的隔离,基本上就是开放的,所有的攻击是不是一个攻击,都是你的特征的分析,所有的东西都是大数据分析出来的,都是系统自动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来判断。包括契机的学习,他们都已经有。所以从趋势角度来讲,平台大数据。当然还有一种是主动的防护,你说的安全还不仅仅是这种安全,可能还有人为的丢失,盗走这种信息安全问题,我觉得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还有个人的隐私的保护的问题,因为咱们国家一直没有隐私保护法,特别是现在电子健康档的问题,我不知道国家层面,赵飞这边,国家层面有没有电子健康档案保护方面出台一些政策,现在肯定没有,但是我觉得这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因为这个一个是涉及到这个产业的健康的发展,数据怎么利用的问题,再就是公民隐私的保护的问题。只有保护好隐私的情况下,才可能有序地利用。美国先是开放数据,当然开放数据首先是信息要透明,你不能具体到每一个人,我拿多这个数据,你不能通过这个数据看到它就是我姚乐的,那是肯定不行的,数据肯定要在脱敏的情况下才能对外开放。而且一般是数据极的方式对外开放,我不知道有没有回答你。其它的有没有分享的?


    赵飞,国家这个层面,我听说现在好像是说在建立南北两个什么病案库,有这回事吗?


    嘉宾:没有,现在我们在国家层面要把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和以前人口计生部门的建设工程,这两个工程要在国家层面合并,合并以后在西安建一个备份中心,但没有说建南北的库。


    杨局长:还是你原来那个健康库?


    嘉宾:对,在西安是灾备,但是没有说建南北两个库。


    杨局长:你过程说的国家级平台的建设,这个是已经立项完了吗?


    嘉宾:我们从2013年3月开始做,2014年的1月份过了需求分析报告的评审,2014年的7月份,我们向发改委提交了项目建议书,9月份评审完了,到了11月份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过程中,许主任,他批的是“加快审核、加快审批”这八个字的批示,这里就是国家层面要把工作整合,这项工作从2010年开始做,已经做了5年了,科研报告一直没批,现在不再批计生工作科研报告了,计生和卫生整合,两个工作要一块做。去年10月份我们又重新调整方案,3月20几号,国家发改委召开委主任办公会,这两天可能会批项目建议书,后面还有科研和初步设计,但是他们说加快审核,加快审批,可能还得一段时间。而且现在居民健康卡发放了以后,可能会加点CA功能,就是CA认证,那个东西要加在居民健康卡的发行应用过程中,正在探讨这个工作。


    嘉宾:这个事是说以后强制要求?


    嘉宾:可能为了信息安全,要再研究,领导也要求要加上这个。


    嘉宾:因为现在我们和建行已经把发行达成协议了,然后我们也和河北初步达成一个协议,你刚才说那个是不是得有具体的?


    嘉宾:现在还在研究,怎么加载,有没有强制性的,他没说。


    嘉宾:还有应用场景的有没有一些设计?加吃CA以后有没有一些场景必须要形成的?


    嘉宾:到目前为止这些都还没有形成。


    王波:晓龙给大家分享,你觉得医疗卫生这个领域,“互联网+”这个时代,会对这个行业产生什么样颠覆性的影响和变革,谈谈你的看法。


    嘉宾:其实概念居多,颠覆上我觉得还是之前我聊过的,颠覆很难让我们直接去看到,更多的是一个促进的作用,而且目前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工具体系化的存在,在这里边更多的是目前不会涉及到我们医疗卫生体系的东西,主要是倾向于用户端里面的改进。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是远程的,包括一些用户跟医生的联系便利性等等,过去有一些机制,比如我们电话可以问诊,现在已经变成了可以通过网络的等等。严格意义上改变更多的,包括提升效率的都是在用户端这一块来做的一些工作,涉及到我们医疗卫生的,包括刚才已经谈到了,像一些基础的云服务的架构,可以帮助到我们未来整个的规划,其它的还是在用户端的,刚刚开始主要就是这些,其它的只能就这几个问题。


    王波:大家怎么看待像春雨医生、好大夫,现在一个个的APP,还有很多科室的APP,据说资本都热踊,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


    嘉宾:我说两句,我也是看来的,但是我脑子里一直想了好几年这个。我以前有一个学生给我做论文,做了一个循证医学的论文。现在有了大数据以后,刚才你说的档案病例库,循证医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把以前所有的病例挖掘以后,我就给你这个病,我就有了方案了,它靠这种东西,很多是借助于案例,借助于技术来诊断这种,尤其是比较麻烦的病,不是简单的病,主要是这种麻烦的病来做这种循证医学。这个在国外,随着大数据以及数据挖掘的发展,好像这几年也比较热,我觉得这是健康大数据产业里边的可以做的一件事情,而且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如果这个电子病例建起来的话,这种挖掘,或者说这种循证医学方面的应用,当初我也没想好是国家主导还是企业商业主导,因为这种东西涉及到诊断,可能也不是一个商业机构就有资格,有这个,我可以给你诊断个什么病,给你开个药方,应该是有医师执照的人,才可能给你开一个药方。但是我诊断是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来诊断的,不是那种简单的方法,我觉得今天上午听了孟主任说的包括老龄化等等,各式各样的病越来越多,我觉得这种方面可能会改善一些人的健康。


    另外一点,我觉得刚才说的模块化也好,大量的数据模块化以后,我觉得医疗更多的应该往前走,应该从预防,我们加上可穿戴设备以后,他随时可以给你一个提醒,比如说就像一个汽车似的,我行驶多少公里以后,我这个电子设备自己检测一遍,就说明你什么东西该保养了,你该加机油了,这种东西我不一定要去医院做,出了病再去看这是一种,当然我们把很多东西放到像孟主任说的诊前,就是我诊断之前的一些,这样的话这种健康大数据的应用也好,或者是今天说的国家层面上建立这些系统,建立这些平台,我觉得这种方面规制毕竟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所以不管是政府、企业,都可以来合作,我简单说两句。


    嘉宾:提到的第一个点,我认为首先在国内的具体的情况下,应该是政府给予一个指导的思路,然后未来给予更多的支持。但是具体的实施,商业公司做会更有优势,这个从国外的公司做的已经有实际的case出来了。


    嘉宾:循证医学这块。


    嘉宾:对,在整个这个里边,包括前一段苹果很高调地推出它的健康诊断的模块,其实别人也都在做,因为传感器这个成本下降,可传感设备的普及,其实大家都在做。但是苹果自己把这一块做得更深入,其实背后依托了很多专业医疗分析和研究机构,它本身更多倾向于跟原来的药品研发做成另外一个品类,它就是专做一些病例的深度的研究,所以说它在这个里边,未来随着数据的搜集、采集,作为专业化的公司,他们去做。


    嘉宾:它采集方面有优势。


    嘉宾:对,而且苹果推出的典型的案例,都是有倾向性的,包括一些合作的医疗机构,也会直接帮他们摘选一些符合特征的患者或者用户。


    杨局长:苹果好像给北京的宣武医院合作的。


    嘉宾:对,他要长期采集。


    杨局长:它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是它马上可以搞,不足的是它的数据量不够。


    嘉宾:但是它已经在做初期了,北京推出一个什么健康手环,是不是也搜集数据?说1个月走5万步以上,一卡通里加10块钱,那是真的吧?


    嘉宾:那个叫刷刷手环,它是把手环和公交卡结合在一起,然后鼓励人去多走路健身。


    杨局长:它不搜集别的数据?


    嘉宾:它也搜集别的。


    嘉宾:下载APP到手机上以后,你得到运动数据,包括你的心率,手环能够监测到的数据都会监测。


    嘉宾:血压什么的?


    嘉宾:血压监测不了,主要是心率,还有就是比如消耗的卡路里什么的。


    王波:时间关系,咱们最后聚焦到一个点上,惠军今天也听了这么多医疗大数据,电子健康档,BD方面的,假如你来给不管是赵飞国家级平台,现在也是做大数据,还有这些医疗机构,医疗卫生领域,你从你的季度来看一下,你觉得大数据可以做什么?怎么去做?你看看有没有自己的思路。


    嘉宾:我简单说一下,因为我在互联网做大数据,但是各个行业的大数据的种类和用途是不太一样的,我说一下大数据的个人观点,其实大数据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大数据的平台方面,第二方面是大数据的应用方面。大数据平台方面,我觉得不同的行业专业性更强一点,像刚才杨局讲到的数据的搜集的问题,这是数据的第一个源头,要有相应搜集技术。第二,数据搜集来以后,数据越来越多,要存怎么办?像以前的方法,多长时间以后的,用别的方式备出去了,然后最近系统可能存几个月的,然后再之前查不到了,涉及到数据的存储问题,里面有很多现成的大数据的存储方案,其实存储方面我觉得相对传统的LE的好处是它便宜,它可扩展性强,不会因为你数据量大以后就去换系统,就像阿里讲的,我小型机用的不够了就换中型,中型不够就换大型,它就靠换系统这种方式。而互联网架构的好处是可以随便扩展,你今天不够了加几台机器进去就行了,明天不够了又加几台机器进去,随时需要随时加就好了,这样成本是最便宜的,大数据技术里面第二大类是大数据的存储平台。


    第三大类是大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分析是很重要的,我存这么多数据,但是我怎么用它?我不用它这个数据就是死数据,就产生不了价值,数据要用的时候,行业人士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就像医疗行业,我想到有些指标到一定阀值,有可能就会有一些问题,这是行业人士才懂的,或者医生才懂的。但是我怎么从这个海量数据里面捞出这些指标的案例或者case出来?这实际上要用大数据分析和计算平台。从大数据来讲,这些平台的技术我认为是通用的,而且我觉得不同的行业,通用性是非常强的。


    再往上走,第二大块是大数据的应用和模型,这个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我是想,将来互联网公司要是跟传统行业合作,我觉得初期可能唯一能做得比较好一点的,就是在大数据平台技术方面,可以帮一些行业去LE也好,或者解决它时下的大数据容量问题、分析问题,这是它可以做得到的。但是第二类它是做不到的,就是大数据的应用和模型,这个可能还要跟传统行业的医生、专家去做,正常应用的价值,把大数据的价值给充分地发挥出来,但好处就是第一阶段,大数据平台是基础,你具备了这个平台的基础,你后边的应用模型才有可能落地。有些经常说落不了地怎么办,所以我觉得将来大数据的初期,我觉得合作可能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把这个基础打好以后,大数据应用方面跟行业合作,大数据应用才真正有可能。现在大家讲大数据有什么用呢?其实大家看大数据应用这个领域,但是大数据没有平台基础,它就落不了地,所以我就把基础打好,上层应用,有各个行业的各个专家,包括医疗行业有这么多从业人员,我觉得大家一定会接触很多很有用的价值应用出来,这是没有问题的,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王波:好!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是周末了,大家还要赶着回去,那我们今天下午的讨论,是不是有人还没谈的?咱们今天的研讨会就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坚持到现在,特别是感谢从外地来的刘主任、杨局,千里之外赶过来,非常感谢大家。希望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尽快地再聚一次,我希望下一次我们的研讨会更加深入一些,我们会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内容,今天我们更多谈的是可行性、方向性的问题。以后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大数据在医疗领域,怎么把它用起来,用得怎么样,我们下一步往进一步的方向去研讨,再一次感谢大家!咱们今天到此结束。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董光帅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