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7 11:08:30 来源:CIO时代网
2015年4月11日,由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北大CIO同学会教育科研分会主办,CIO时代网、北龙泽达承办的“新一代IT与教育科研信息化研讨会”在北京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顺利举行,来自教育行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十三五”信息化规划与新IT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北大CIO班教务办主任、北大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秘书长姚乐先生在研讨会上做了题为《新一代IT与教育科研信息化规划》的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谈到:云大移物等新一代IT技术引发了很多领域的变革,在此背景下的信息化规划需要新的方法,信息化需要整体性的方法作为指导,而基于EA方法进行信息化规划有着独到的优势,比如更加系统全面、更科学的需求管理、更有效的战略执行等。他还特别结合教育科研的实际情况与在座的嘉宾们分享了基于新一代IT如何打造教育科研平台、基于新一代IT如何做智慧教育的参考架构。他还特别提到:面向教育和科研人员,要以服务为主,而不是管控为主。以下为演讲实录。
北大CIO班教务办主任、北大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秘书长 姚乐
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 在座的各位都是教育科研领域的专家,我确实对教育科研信息化不是很了解,虽然去年有幸参与了一点点智慧北大的规划,我也是把我在EA领域研究的方法跟几位做规划的同事做了分享,参与了一点,总的来讲,我对教育科研信息化没有太深入的研究过。今天我讲的东西,是要从另外一个视角,看看能不能给大家一点启发,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看一下新一代IT带来的变革机遇,云大移物,新一代IT,大家谈得很多了,从我的理解来讲,有哪些机遇。再看信息化的规划需要新的方法,一个是新IT带来的新的机遇,再就是过去信息化本身面临很多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包括很多的地方都开始在做“十三五”规划,这个规划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些事情。第三部分给大家介绍一下基于EA的新IT平台的规划,这也是我个人的思考,不一定对,抛砖引玉,用EA这个方法,规划一下新IT的平台。第四部分,虽然是主题,但是也是我不擅长的,只能谈一点小小的思考。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它在改变整个信息技术本身的结构,如果我们单看技术的某一个点,很多人都说这个技术很早以前就有了,但当这些东西结合到一起的时候,实际上它就是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个质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就是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把整个人、物变成了超级的能力。我自己打了一个比方,不一定完全正确。我们谈互联网,谈移动互联网,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的每一个神经末梢,可以连接起来,可以感觉。云计算相当于人的大脑,有这样的能力去集中处理。大数据相当于神经细胞的脑细胞。物联感知的设备相当于人的感官,可以感知这个世界。把云大物移联系起来的话,我们看整个互联网连接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超级计算机,像人一样,什么东西都可以去感知,他的状态,他的行为。大量的数据可以做分析处理,因为是超级的计算能力,因为通过分布式的计算。决策的信息,各种应用通过移动端,使一个人随时随地的享有它。从这个角度来讲,由于互联网的连接,把整个信息技术变成了一个整体。
这里面有很多的驱动力来驱动这样的模式,大家通常说的云计算,说的是云计算这种模式,基于网络的IT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模式,既有技术的驱动力,也有业务的驱动力,技术的驱动力,云大移物,大家都是专家,我在这里就不细讲了,确实有这种技术推动我们朝这种模式来转型。还有业务的驱动力,业务要求我们的,过去的信息化,过去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要求信息的技术,这种应用的服务更加敏捷,更低的成本,简单的应用,随时随地等等。
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远景?这里我用了德国工业设备里面的一张图,未来通过一个互联网,通过一个平台,通过互联网连接,他这里面讲到人联网,物联网,服联网,服联网是我自己翻译写的,不一定对。现代的互联网是把人连接起来了,我们把它叫人联网,人随时随地的通过互联网交互、沟通。下一步就是互联网要把物的东西更多的联系起来,可以通过自动的感知,通过大数据的处理,实时的反馈,这是物联网。还有一个是服联网,服务的连接,也通过互联网连接,现在支撑各个行业应用的服务,也是通过互联网连接。这三种连接我们叫三网的融合,这个三网不是原来讲的三网的融合。未来的信息技术应用它的核心特征是基于互联网的连接。
杨部长在新一代IT产业联盟成立仪式上用了五个新来总结,我这里借用他的五个新讲一下。他说信息技术正在形成新的体系,新的体系使我们形成了新的能力,新的能力使我们具备了各种各样的新的业务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导致新的竞争格局,新的模式下,分布式处理,导致了新的竞争格局,传统的IT企业为什么下滑很厉害?互联网企业摸索出来的分布式的处理,这些新的架构,这种方式,已经在导致整个IT产业格局的变化。新体系、新能力、新模式、新格局,四个新合起来正在使人类社会迈向一个新的阶段。他这五个新总结的非常精辟,从技术体系结构的变化一直讲到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朝哪个方向去发展呢?刚才讲了,互联网在连接一切,这也是大家现在谈得很热的东西,互联网化,或者是互联网+,不管是什么,它的支撑技术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云大移物这些支撑的技术。这些技术实际上从两个维度可以看,一个是业务的互联网化,一个是技术的互联网化。业务的互联网化实际上是由于互联网带来的业务变革,包括各种各样移动的应用,各种电子商务的模式,O2O,还有各种自媒体的营销,特别是像微信这样的自媒体营销,这都是由于互联网的连接,业务的互联网化带来的变革机会。
除了业务的互联网化,技术本身也在互联网化,这是一个同步的过程,我们的技术,刚刚说的信息技术,都在朝互联网这套模式,这套架构在转型。包括未来技术的架构,网络平台+App的模式,网络规模的IT,是被弹性扩展的这种,还有开发运维的结合,这实际上反映了今后软件开发模式的变化。我们原来强调的,之前谈到过的,一直没得到实现的,永远的测试版,可能互联网公司都是这样的。软件都是一边生产,而且是快速的迭代,一边生产,一边在测试,一边在使用,还有WA,面向web的架构,还有云和端的架构,还有软件定义硬件,未来软件会定义一切,各种硬件都会被软件来定义。我们现在还有服务器、存储、网络各种设备的差别,可能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差别基本上就没有了。一个标准的硬件,装服务器的软件就是服务器,装存储的软件就是存储,装网络交换器的软件就是交换器,硬件的能力已经不重要了,它的控制能力被抽象在软件上,它的功能都是软件来实现。总体来讲,不管是业务还是IT,都是互联网化发展的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做好规划?任何事情,特别是复杂事情,都需要有规划,我们要解决信息化的问题,还是要迎接新一代IT带来的挑战,我们都需要一种更加系统和整体性的方法。EA,企业架构这套方法,实际上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已经逐步在摸索,已经在开始使用的一套方法,这套方法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呢?信息化最开始,大家都是从单点应用开始,做到一定程度,越来越复杂,我们需要更加系统、全面的考虑,因为建系统跟盖一个楼主要的差别在哪里?一般这个楼跟那个楼之间,只要前期的环保问题,相关的一些东西处理好之后,一般很少会变化。但是系统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随时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需要一种更加系统,更加整体性的方法来看待信息化。这里面有大量的重复建设,大量的浪费,这些重复不仅仅是成本的问题,也是复杂性的问题。
这些方法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很多的框架和方法,从Zachman最早提出一个信息系统的架构框架,后来变成一个企业架构的框架,把他变成一个流程式的方法,相当于一个内容框架,到EAP变成一个流程式的,步骤的框架,因为这个人本身是通用的首席架构师。到美国政府推出FEA,还有国际组织,这几个应该是主要的框架。在这里面我不得不提的就是美国的FEA,其实从管理现代信息化建设和投入方面,FEA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美国政府最早做了这么一个东西,相当于美国联邦政府的顶层设计。后来各个国家都在借鉴,FEA这个东西最早是克林顿政府的时候就开始发起,最早是要求每一个机构,开发他的EA,要描述他的每一笔IT投资跟他的业务、战略、使命之间的关系。到了布什政府,做FEA参考模型,一些管理的机制,这个时候更加强调跨部门的,避免重复投资,发现合作的机会,FEA和现在FEA这些参考模型的评估框架。这个时候,美国一直是走在世界前面的,一直在引领这个潮流。但是到了奥巴马政府,由于美国预算的问题,现在韩国、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后来也通过立法,特别是像韩国,韩国也是国家立法要求,不光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预算达到多少,大概是将近一个亿左右,预算达到这个水平的,法律要求你必须采用这些方法,而且国家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来推动这个事情。大家知道韩国电子政务的排名,最近几年连续排名世界排名第一。这对于横向考虑,在企业层面,整体性来考虑信息化效率的问题,FEA是开创了一个先河。
它有架构开发的方法,有内容的框架,但是从内容框架各方面来讲,把真正的企业架构和IT的架构没有严格区分开来,所以很庞杂,但是架构的方法,ADM这套方法是通用性的,很多的思想,很多的技巧都是可用的,也是非常不错的。
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之上,我们也是根据多种框架和方法,前面这几个方法,我们在国内的实践当中,也开始探索一下自己的方法。我们想基于EA的方法来做总体架构的规划,或者说是信息化的规划,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我们拟定了这样的流程步骤。如果你是基于企业架构,或者是总体架构来做你的规划,可以按照这样的流程步骤,这是我们自己根据自己的认识、摸索这样的流程步骤。一个是要建立企业级EA的内容框架,你要做你的总体架构设计,或者你把总体架构作为你规划的重要内容的话,第一要有一个内容的框架,你要做什么东西出来,EA的内容是什么,从哪几个视角里看它。然后再开发战略层的分块架构,这个很重要,如果没有战略层的东西,直接到下面做业务,可能很多东西偏离了方向,除了建立内容框架,就是要开发战略的分块架构。第三个步骤就是开发与战略优先级匹配的业务层分块架构。大家看我这里面写的都是分块架构,在企业架构里面非常重要的思想是分块的思想,这也是联包FEA里非常重要的思想,他专门有一个联包分块架构开发的方法,复杂的东西一定要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个块,这个块按照什么依据来划分,有很多划分的维度,可以按业务域来划分,甚至还有临时动态的分块,都可以,都是为了处理这些。因为只有通过分块划分,分块与分块之间的关系,才能处理相关的这些约束和要求。
第四个就是开发与战略优先级匹配的IT分块架构。第五部分是开发与战略优先级匹配的其他分块架构。如果我们还有其他的视角,不光是有战略的、业务的、IT层的,还有项目的,还有组织的,加投资的,加其他方面的视角,我们这里的IT层,把数据应用都放在这里面。
第六个就是建立基于EA的IT治理体系,最后这个步骤也很重要,架构我不是为了开发他而开发他,我是要依据他来对我的IT进行治理,要能控制项目,朝目标架构愿景这个方向去走。建立企业级EA的内容框架,这是一张内容框架的概念图,我们是分了五大视角,有战略层的、业务层的、IT层的,还有组织层和项目层的,这里每一个都是以分块的方式来表述,战略层有没有使命、愿景、战略主线,每个里面都是有分块,分块都是有分块的架构,开发出来,战略层的分块不需要开发到很细节的程度,业务层的分块,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甚至可以开发出到流程,甚至到所需要的数据。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每一个分块开发出来之后,需要描述他对其他分块之间的约束和要求是什么。比如说我开发了某一个战略层的分块,一个战略主线的分块,我就要描述这个分块他对我的哪些业务有要求,对他的业务要求是什么,甚至是对技术的分块要求是什么,还有每一个项目,在构建什么样的IT能力,在支持什么样的业务和战略的目标,这些东西都是相互关联的。比如说这个项目,每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他在构建什么样的IT能力,这个IT能力在支持哪个业务,他是一个动态的业务。这个分块都是可以去增加的,这个分块在支持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哪些组织在参与,有正式组织,有非正式组织,各种委员会什么的。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把战略层关心的东西,跟业务职能部门在操作的东西,包括IT要构建的能力的东西,以及正在上的项目,还有这些组织之间的关系,通过分化,把他们之间的约束和要求也描述出来,甚至细化到某一个分块,当我这个分块要开发一个系统的时候,我这个分块做更详细的开发,甚至开发他的流程或者是数据的要求。我们不是说在一个企业层面,把每一个东西都要开发到细节,往往很多做企业架构的都是为了做架构而做架构,从头到尾都做,这是没有必要的。可是对于一个复杂的组织来讲,我们在极端层面可能就是要开发到哪个层面,到什么细节程度都是不一样的。
这套方法总体的特点,我认为是更加系统全面,我们看IT的规划,不仅仅是看IT本身,还要看它跟业务的关系,跟战略层的关系,还有项目的构建能力,是从这五个视角,更加系统全面。还是动态调整,架构这个东西一定是动态调整的,这些分块之间,当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些架构可以做变更的。更清晰的投资决策,这里我投资了什么项目,这个项目在支持构建什么IT能力,支持什么业务,跟什么战略目标是关联的,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更加清晰的能看到的,每笔投资它的作用点,甚至可以量化它,业务的目标还有战略的目标,还有更科学的需求管理。一个需求来了,我们要看这个需求是不是合理的需求,不是提出需求就是合理的。还有就是更有效的战略执行,这个东西也是战略执行的工具,这些战略层面,比如说领导层面关心的东西,跟我的业务层面运营的东西,还有这些组织,人员,这些是什么样的关系。
基于EA的新IT平台的规划,从EA框架来看,云大移物到底对我整个企业有什么影响?我可以看到底是对某一个分块的哪一块有影响,有的是对战略层有影响,有的是对某一个业务层有影响,有的是对某一个IT的能力有影响,所以云大移物新一代IT,要从整个企业里去看,它对我哪一块,甚至对人员的能力有什么影响,它会带来什么变革的机会。所以要看,对每一个分块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机会,或者什么样的影响。
这是我根据一个医疗卫生的改的,因为教育科研我不熟,我改了一下,云大移物在这里面的参考架构。云计算,Iaas,Paas,还有Saas这几层的服务。大数据里面有大数据的平台,有大数据的相关服务。移动互联网,移动端,移动的应用App,物联网物联感知,在参考架构里面大家看它各自处于什么位置,在哪一层处于什么位置。
如果我们构建一个教育的平台,首先要考虑到是一个业务的平台还是一个技术的平台,作为一个业务的平台,应该是业务组件的组合,作为技术的平台,他可能就是一个开发集成运行环境的平台。大家都说做平台,我到底是一个什么平台,我们看新一代IT的影响,移动App和物联网感知这些东西,更多的是偏业务层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相对是偏技术的平台,当然大数据也有业务,业务在大数据分析后面。
最后谈几点思考,因为我确实对这个领域不是很熟,在座的各位都是在这个领域的专家,我只能提出几点思考。
一个是面向教育和科研人员,要以服务为主,而不是以管控为主。我们过去可能很多部门,很多行业信息化,大家都是以做流程,流程的信息化,流程的信息化很大程度上是做管控。但是教育科研领域里面,这些专家,这些老师,这些科研人员,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服务,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而不是我依靠流程,把什么东西管控起来,这在下一步的规划里面,那些流程式的东西,尽量不要让他感觉得到,你需要他的时候就推。他需要什么就推送给他,这都是一种服务,而不是管控。
二是以用户和客户所需要的信息为中心,而不是以管理所需要的流程为中心,作为一个科研人员,作为一个老师,作为一个学生,我到底需要什么信息,真正的是以他所需要的信息为中心。过去来讲,我们做的很多管理流程都是以流程为中心。
还有,教育科研的大数据应用可以改变知识创造和发现规律的模式,这是我自己的一个想法,我觉得教育科研领域的大数据,大数据是通过更多维度的关联来发现规律,这么多维度发现规律的方式,跟过去基于做科研,包括做假设,再去验证它的模式,差距是非常大的,这是改变我们创造知识和发现规律的模式。它在教育科研领域应该有很大的用途,在教育科研的数据里面,用大数据这种方式,通过积极学习,可以发现很多的规律,创造很多新的知识,供我们决策,供我们去使用。
四是教育科研信息化迫切需要CIO制度和专业的人才队伍,刚刚我跟李主任讲到,他们也成立了信息办,从我自己的实践来讲,包括在北大,都没有很好的CIO的制度,各个院系。比如说美国政府,各有各的CIO,各个二级机构也有CIO,三级机构也有自己的CIO,有专职的CIO队伍,各自负责什么,他是一个联邦式的,这支队伍非常重要,没有这样一支非常专业的队伍,很多东西就很难去做。
最后我还有两点建议,一个是企业架构的角度来讲,要构建企业架构的能力,包括开发和治理的能力,能够动态的处理业务和IT不同层级的关系。业务跟IT的关系,刚才说我们的企业架构从战略业务到IT,当前跟长远,我们通过目标架构和现在之间,通过架构愿景的描述,这些东西我们都是可以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每一个项目,每一个业务,战略和整体是什么关系,都能看得到。
还有一个IT架构方面的,我们要基于新一代IT架构构建更低成本,高可用,易扩展的IT基础设施,以支持业务的灵活变化和快速的创新。新一代IT确实给我们带来的是这样一套基础设施,低成本的,高可用的,易扩展的,我们在构建下一步,规划下一步信息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个,这是一种新的变革的机会。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