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华中师范大学李鸿飞:高校教育信息化规划思考

2015-04-17 11:24:40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新一代IT与教育科研信息化研讨会”在北京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顺利举行,来自教育行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十三五”信息化规划与新IT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2015年月11日,由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北大CIO同学会教育科研分会主办,CIO时代网、北龙泽达承办的“新一代IT与教育科研信息化研讨会”在北京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顺利举行,来自教育行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十三五”信息化规划与新IT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北大CIO同学会教育科研行业分会秘书长李鸿飞先生在活动现场为嘉宾们带来了题为《新ICT环境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与评估》的主题报告,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实践一直困扰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问题,因此高校信息化一定要转变,他提到:要从软硬件分离建设思路向一体化战略转变;从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变;从“业务和管理信息化”向“教学和科研核心业务信息化”转变;从“业务流程信息化”向“服务信息化”转变。与此同时“智慧校园”也应该应势而变,实现转型。他还以华中师范大学的信息化建设为实例具体阐述了高校信息化平台建设经验。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是带着我们学校很多具体的任务和问题,困惑和困难,来跟大家做一个汇报。我的汇报里面主要是谈到我们目前在做“十三五”规划中可能所遇到的很多困惑,因为今天是一个专题研讨会,我也是把我们这样一些,因为我们学校要求我在10月份之前要把学校“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做出来,今天主要是请教。

\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北大CIO同学会教育科研行业分会秘书长 李鸿飞

    我要汇报的题目是在新IT环境下,高校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以及评估的一些困难或者困惑,就这方面来做一个汇报,我的汇报主要是分四个方面。


    我们做“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作为信息化这一块儿,它和我们学校的核心业务是什么关系。我们觉得从学校目前的状况来看,可能是处于融合中变革,或者变革中融合的阶段,IT不再是一个纯粹的IT。在这里,我们感觉到信息化是以信息资源开发作为核心,进一步的问题在于新的ICT环境下,信息资源可能也有一个传承,有原来的一些概念,也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内涵出来,在新的ICT环境下,信息资源是什么,不是什么,它的边界可能有很强的扩展性。可能以前我们认为它不属于信息资源的部分,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可能成为了信息资源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会引起更多关于权利或者资源分配的新的活动,所以他这方面的扩张力是非常强的。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和业务融合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自身的变革,带来的业务的变革是非常大的,所能产生的价值增长的空间也是非常高的,这可能是我们在做战略规划时遇到的一个非常大的压力。


    从教育本身来讲,教育规划纲要里面有一句话,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革命性影响的意思,它不是变革式的,不是渐进式的,不是改良式的,它可能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动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它可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种变革的力量,它可能对政府,对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方,甚至对老师,所有的定位会发生很多的变化。


    在这里面,刚才各位老师谈得很多了,云大移物等等这些技术,在高校的渗透性,它的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高校里面最重要的产品是知识创新,或者说传播知识的过程,而知识具有非常强的信息资源的特征。这样一些新的技术,对高校所产生的方方面面的渗透力,改变资源的形态,变革资源重新的组织方式,带来了非常多的机会,目前也在朝这些方面进行发展,我想这也是在“十三五”规划里面,从技术的角度来说,需要更加关注,或者必须要关注的一些方面。这个必要性,前面的“十二五”,或者“十一五”规划过程中,可能有很多规划,但是现在新的技术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体系化的蓝图,从路径到体系化一整套的过程。原来我们做规划的时候,可能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而目前的技术环境下,我们可能能够从刚才奉老师谈到的,从下往上,从需求往上走的力度会做得更加仔细,包括姚老师谈到的模块化之后,方方面面的核心业务,可能会有更好的部署。在部署的过程中,由于目前的技术可能性,包括规划方法的科学性,可能使得我们从下到上,从体系到路径到蓝图会有一个总体的设计,从而来破解目前在“十一五”,或者“十二五”过程中还没有完成的很多任务,或者说需要克服的一些困难。


    具体的这些问题和困难,实际上也还是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我就不再具体汇报了,这是汇报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背景和需求,结合我们自身的需求,可能很多高校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我也是做了一些基本的梳理。这里面实际上有很多老师知道,也参加过这样的调研,“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做过两次比较大规模的调研,关于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运用现状的调查,也为我们做“十三五”的编制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经验。从“十二五”的情况来看,高校信息化,它在教育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方面还是做了很多的探讨,包括整个内容资源的变化,教学模式的变化,包括管理变革方面,在教育部的直接推动下,自身需求的要求下还是做了很多实践。很多的问题是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在我们学校,应该说很多方面表现还是非常突出。我们的蓝图、路径和体系的一致性,一直没有解决得很好,包括系统集成、业务的协同、流程的整合、数据的融通、服务的智慧化,个性需求及时的满足,以及敏捷的开发和迭代,以及持续的优化,在这些问题上,也都是我们在“十三五”规划里面,能不能够找到比较好的方法去落地,这是我们的需求。


    在这方面,我们来的过程中,我到这个部门时间并不长,我在学习其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感觉到目前高校信息化可能有这么非常重要的四个转向,这个转向还没有完全的完成,还正在过程当中。比如说软硬件分离的建设思路向一体化战略改变,这是一个共识。


    第二个是从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向数据化进行转变,原来我们谈到信息化的时候,数字校园建设,目前谈的是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建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就是很多资源,很多服务的数据化,在这个前提之下,一站式的服务,一体化战略部署下的一站式服务,包括服务的平台化,在高校里面逐步的推行,只是有的学校推进的速度和力度不太一样。包括原来的技术开发模式,或者架构的模式,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比较大的变化。


    三是业务和管理的信息化,正在向教学和科研核心业务的信息化方向进行转变。作为高校也好,或者说作为中科院系统来讲,教学和科研是它最核心的业务,这是第一需求。而我们的管理和服务是属于从属需求,或者说是第二需求,目前的信息化正在向教学信息化,或者叫科研信息化进行转向。在教学信息化领域,很多高校,不管是老师的需求也好,学生的需求也好,很多开发者的开发平台,有非常多的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实践阶段,包括很多实践教学模式也都在蓬勃的发展。在科学信息化领域,刚才奉老师也做了介绍,后面还有王伟专家做深入的介绍,我就不再罗嗦了。


    四是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正在向服务的信息化进行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信息化一站式的服务模式来整合业务的整个过程,把整个业务协同,打通以后,把流程的部分做通以后,就可以根据老师和学生角色的生命周期他所接到的服务项目,作为学校来讲,是学校级,或者叫企业级的功能服务平台,来集聚各个业务群,各个单项业务服务的资源来推广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服务,这也是处于重要的转向过程当中。


    “十三五”阶段,很多高校提到要建设智慧校园的目标,在这个问题中,这个转型还正处于过程当中,它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有四个方面的特征,这个还是处于进程当中。包括业务流程的变革,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平台化的建设与服务,大平台轻应用的方向,包括基础数据的梳理和数据中心的建立,我了解到很多高校在2000年左右,甚至2000年中期的时候,也都建立了数据中心,正如刚才奉博士所谈到的,很多数据中心里面的数据不能真正的去做好再次利用的,而目前这样一个新的阶段,目前的很多学校数据中心,包括数据交换,数据质量有比较大的提升,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在建立这样的数据仓库,包括很多只能分析的模块也在展开。第四个方面,综合服务的平台和移动端的门户,这也是2014年建设其中一个热点。


    智慧校园,在“十三五”期间需要达到的方向,我们感觉到还是有非常大的空间。比较而言,它和前面一个阶段,同“十二五”相比的话,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高级阶段,它会充分融合有线网、无线网、物联网很多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充分介入的特征。它对传统的管理和治理的信息化的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充分介入老师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技术的层面和服务的层面来提供个性化的极致的服务,最后它会有相应的资源,或者是一种平台去支撑,让个性能够得到满足。包括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包括他自己的生活和信息的服务,在目前的技术状态下,是有可能达到的。


    包括我们学校自己,我在来之前还开了一个会议,有关学生的12个部门在一起商量有关学生数据中心的建立,为后面一个阶段,让学生得到的服务,会提供比较好的基础。最终主要是数据化、服务化和智慧化,这可能是我们在“十三五”里面想实现的相关目标。刚才我强调智慧化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很多时候可能还着眼于前面的进程,到了“十三五”之后,可能会更加关注核心的业务,包括他的学习、交流以及智能分析的技术来推进服务怎么智能化,强调对数据的综合应用和实时性,要求将服务的碎片化、全面性能够渗透到教学科研核心业务的每一个角落里面去,这可能是作为“十三五”想实施的目标。


    我们学校还是非常重视信息化的,我们学校当时提出“一体两域”战略,两域,一个是国际化,一个是信息化,通过两域来带动整个学校的综合改革,把信息化作为学校整个发展战略的基石,作为两个重要的战略之一提出来的。并且我们学校也是作为教育信息化智能规划的牵头单位,也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的试点学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是做了一些探讨。我刚才前面谈到的很多不足、困难和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这也是我到信息化办公室一来强烈感知到的一些非常大的压力,当然可能也是机遇。


    这个地方我想再补充一点,我们在“十二五”已经做了,“十三五”要继续延续做的,就是关于教育教学信息化这一块儿相关的任务也好,项目也好亿,计划也好,还会继续纳入“十三五”继续做的。比如说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和规范,因为我们学校提出来基于未来教育,未来教育、未来教师,未来的教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形态,必须要有落地的东西,我们也会研究云端教室的教学环境到底是什么样的,作为云学校需要升级什么标准。云服务,包括我们所需要的教育基础的标准,包括学校,各个治理阶层所需要的标准。标准制定的工作,目前还是有比较多的进展,因为我们学校有一个数字化学习功能中心,目前国家唯一的一个,在数字化学习这一块儿唯一的国家级功能中心,把教育学、信息学和教育教学它的这些技术进行整合,我们是有这么一个平台。关于教学模式创新这一块儿,作为高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进行人才培养,在这一块儿上,我们也有相应的一些任务,可能会进入“十三五”。


    我这儿列得比较细,我们目前正在做的,包括云端一体化的教育平台,这个是我们自己开发的,这个里面也是一个比较庞大的体系。刚才姚老师谈到一个观点,以后在我们学校,在教育界我们也会去宣传。学生和老师在使用云端平台的时候,可能会有不断的教学和学习的需求,会反过来让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得到不断持续的优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开发方,或者我们信息化办公室作为组织方面临一个非常巨大的压力,这可能是一个关于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方法策略的问题,我们可能会告诉他这么一个平台,跟奉老师刚才讲的,一定要和用户一起去成长,才可能会搭建这个平台,才能更好。这个平台我们第一期投入花了350万,基本上所有功能在第三年,因为我们要求学校所有的必修课,三年,数字化资源全部上线,会按照一定的学时,有混合学时的模式,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学习。包括后面教育资源的云存储,试验教学资源的虚拟化,包括云端一体化学生和老师行为的测试,增长与分析,还有优质教学资源,到底是有哪些构件库,到底是怎么做,整个资源开发的技术。


    第四个方面,关于基于云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刚才谈到的,涉及到学校12个业务单位,这里面到底是怎样把学生口的信息,流程,服务做融通,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服务,这也是运营环境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我们学校也是花费了比较大的精力,包括我们的一个教学成果奖,今年首次提出来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成果奖,每个老师拿到之后,会有十万元的项目奖励,就是必须要把教学模式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模式,如何进行教学创新,这样去融合的时候,到底是怎样的方式。还会相应有一些体制、机制、人员的保障,这都是有一些相应的牵头单位实施相关的任务。


    这样一些工作,都会在“十三五”里面真正的做比较好的规划。


    从需求的角度,我前面也谈到了,很多重要的转型也好,重要的趋势都没有完成,包括我前面刚才谈到的,试点任务中的关于标准以及人才模式为线索的信息化任务,在“十三五”规划里面,可能还会继续有一些比较高阶段的发展,这可能都是要结合我们学校发展战略的定位来进行新的梳理,包括结合着用户,或者是结合业务的核心,我们可能在“十三五”更关注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或者是科研的信息化,从这个层面会有更多的整理点。


    在这个基础上,可能还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很多老师也谈到了,我后面还会谈到,还需要加强很多工作。


    后面我想谈一下,目前所考虑到的,因为目前要求我们在10月份拿出来,这个期间内,我们和相关的战略咨询公司做过一些接触,包括惠普,包括IBM,微软等等,也做过一些接触。我们目前提出的一个想法,也结合了他们的思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跟他们沟通的时候,有这些问题我感觉到非常困难。这样的规划是基于ICTR、ICT来进行规划,还是更深层次的结合业务去做。第二,融合过程中,教学科研核心业务的需求如何界定,这里面面临大量的不确定性。第三是融合中的管理服务业务需求如何来界定,这个问题是从属于第二个问题。第四个问题,融合中的需求变革如何去预测,再就是变革中实时融合的目的如何去设计它,再就是世界移动大学的标准与学校发展战略如何进行比较和选择。这些问题都是在做“十三五”规划过程当中,不断的磨合,一定要在“十三五”规划里面找到一种方法,找到一种规划的方法,找到一种策略,找到一种项目能够把它落地。


    从目前的框架来看,从学校的战略入手,找到各个域到底是什么样的需求。首先要分析学校的业务域,你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等这样业务域的“十三五”需求到底是什么,刚才姚老师谈到了模块化的思想,对于我来讲非常有帮助。围绕学校的第一需求和第二需求,如何对信息化的资源进行认定,进行统筹规划,同时一定要从用户的角度入手,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核心,从而达到智慧效应的整体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非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个里面我是提出,因为我们跟很多咨询公司接触以后,围绕目前提出的价值实现的框架,也是一个可选择的方法之一,刚才两位领袖级的人物和大师也谈到了EA的方法,这个主要是侧重于价值评估的方法来做这么一个规划,这个也要结合EA的方法,包括结合相关其他规划的方法来进行实施。这是我们做的过程当中,从规划的准备到战略背景的分析,评估以及排序,架构的设计,四个规划的设计,其实我跟他们沟通最多的就是关于业务架构的蓝图。再就是一定要项目化,包括对整个规划的治理体系如何去做,这也是我们感到非常困难的,就是刚才奉老师谈到的,整个架构,或者架构的治理,或者说体制,到底怎么去做。包括后面的价值变更,特别是对于高校来讲,在培养人才,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过程中,面临大量的不确定性,包括模式的不确定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进行价值的实现以及评估,这个非常重要。


    交付这一块儿,这个目前也是在规划当中包括项目工作的计划,包括要提供一个业务现状的调研以及信息化需求的报告,这个我们有具体的要求。包括信息化的顶层框架,刚才几位老师也谈到了,最核心的是业务架构、数据架构,更基础性的,包括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这个也是需要重点去考虑的,因为现在毕竟是在一个新的ICT环境下考虑新的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一定有新的想法。最后一定要有一个项目化落地的过程,项目里面,以后我的招标书里要求项目一定要做到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功能、技术方案、预期的效应、时间计划、预算,这个都是一定要项目化的。这个项目我要求一定要做到前三年,后两年可能是项目群,或者是行动计划的概念,最后要提出一个总的技术规范。这是我们需要在最后评估的时候做一个规划,可以给我们提供的相关的东西,我就不再具体汇报了。


    最后我还想汇报一下关于评估的问题,包括现状的评估,包括实施规划,假设它是一个可落地的规划,关于这个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一定有评估的问题,可能是对IT部门的评估,信息化部门的评估,可能是对业务部门的评估,可能是对老师和学生的评估,这个到底怎么做,也是我们目前非常头疼的问题,也是今年学校交给我们非常重要的,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研究了目前国内外的很多方法,包括目前的一些成果,我们基本的想法,觉得宜粗不宜信,找到一级和二级指标里可能有一些建议,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评估的方法,这个实际上是研究课题的指标,这个是一个教授的指标,有一些相应的权重,这是张老师本身关于评价的研究思路。


    研究这些东西之后,还是有一些基本的问题没解决,我们结合我们自己的需求,做评估的过程中,可能要突破的一些问题。这个测评的体系和方法,有很多不同的东西,另外权重计算,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一些调整。同时目前评价体系建构指标层次的深度还需要挖掘,特别是强调服务,强调数据有效应用的情况下,有些指标的层次还不够。再就是概念的严谨性,整个逻辑体系的严谨性还需要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评估也是一个动态的,包括他的体系和权重,也是可调的,我们这些问题,结合我们学校的具体需求再进行突破。


    基本的想法,一定要以学校整体的战略目标,学校整体信息化的规划目标作为基础来建构一条适合我校的评价体系,对我校的教学信息化、科研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做出相应的评估,同时要制定一个评估的制度和方案。以此为依据,现在学校要求我们每年出一个白皮书,就是关于信息化的报告,去年是做了一个,提了八个方面,但是我自己都很不满意。


    我汇报的主要是这么多,我到这个部门来不到一年的时间,是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困难和困惑来请教大家,非常感谢,我的汇报就这么多!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董光帅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