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Oracle与SAP 系统数据库比拼

2009-07-10 09:16:41  来源:支点网博客

摘要:SAP因为比较重宣传,大家了解多一些,所以这次重点谈谈Oracle对SAP的优势所在,分析的产品还是以ERP为主。
关键词: 数据库

    笔者接触SAP产品线约十年,从事过SAP的开发、实施、应用咨询等多项工作,对SAP的ERP和CRM略懂一点。Oracle产品线接触时间稍晚,主要涉及CRM(Oracle和Siebel)和ERP等产品。应该说,在全球高端ERP的竞争中,主要是SAP和Oracle的竞争。SAP因为比较重宣传,大家了解多一些,所以这次重点谈谈Oracle对SAP的优势所在,分析的产品还是以ERP为主。

  大家都知道,Oracle是一家能提供大型数据库、中间件以及信息产品和平台的综合软件公司,SAP则是以信息产品为主的软件公司。Oracle拥有业界最优秀的数据库解决方案,这为ERP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SAP主要通过第三方的数据库方案,必须通过SAP专用接口运行,使系统效率大打折扣。从技术构架上看,SAP因为早期R2/R3系统兼容性问题,在IBM的帮助下做了大量地打系统补丁的工作,软件构架系统层级比Oracle多,数据结构复杂。反之,Oracle自身有数据库产品,并且较有前瞻性地把系统(开发)平台以及数据库平台定位在J2EE上面,这为软件的可供扩展性、易维护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要实现相同的功能和运行速度,SAP需要比Oracle更强的硬件支持,这在业内已经是常识。

  ERP产品都是需要进行配置和二次开发的,所以系统的开发平台的先进与否对未来的维护、应用扩展等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SAP开发以ABAP语言开发为主,这是SAP创始人早期在IBM工作时移植于大型机系统。ABAP本身并不支持跨平台,所以SAP为实现对不同硬件和软件平台的支持,又加了解释层和不同的执行层。同时,ABAP的开发效率是不高的,不利于团队开发,代码维护和版本管理繁琐等问题都造成了SAP二次开发不方便。相反,Oracle ERP使用J2EE,其开放性使开发环境和工具选择不受限制,使SAP头痛的问题在_Oracle这里都不再是问题。虽然SAP也试图学习Oracle的Fusion技术,推出了NetWeaver,但其J2EE的开发应用并未形成气候,ABAP的梦魇仍然困扰着SAP开发人员。

  因为没有人比Oracle更了解数据库,所以在ERP的信息体系构架上面,SAP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下图是Oracle和SAP的ERP信息体系构架比对。

Oracle

SAP

     Oracle以所有企业信息都存储在一个单一数据库中的简化的信息体系结构为基础,实现所有业务流程的完全自动化,从而提高系统效率。这种单一的数据模型可以降低部署成本、IT维护成本,实现企业内部跨职能领域的完全集成,以及企业范围的实时分析。与之相反,SAP的方法则以一堆复杂的技术和分散的数据模型为特征。它对多个数据库和多个数据模型的依赖性使得实现企业范围的分析变得难度大、费用高。SAP这种不高效的构架,源于早期硬件运行速度不够快,这种分散的构架可以提高系统速度。但在硬件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加上集群技术以及小型机进入企业,SAP这种构架的弊端显现无疑。Oracle电子商务套装软件所提供的即时绩效指标监控,在SAP ERP上不经过二次开发(或许还需要外挂第三方程序接口)是无法实现的。

  SAP认为像ERP和CRM都需要单独的数据库,但随之而来数据不同步的问题,催生了SAP MDM(主数据管理系统)。因为系统构架的缺陷,SAP不得不把系统做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我经历过SAP ERP和CRM的实施和应用,最后我发现两个系统的相同定义的数据结构并不统一,往往需要从一个系统中导出,在外部系统(非SAP)整理后批输入另一个系统,并且同样业务数据在两个系统中结构并不相同!所有成功的SAP应用,都有大量为其服务的外挂式系统(非SAP)存在,SAP也推出了不少类似产品,这实在是不得已为之并且极度低效的方式。另外SAP客户的大部分集成应用依赖于BAPI、RFC等SAP专用接口标准,这使得其与外界交互的开发和维护成本上升。反观Oracle,开放的J2EE构架,使维护、开发以及外包或托管的成本相对低很多,使企业能把主要精力和财务放在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方面。

  Oracle ERP电子商务套件是完全的基于互联网的解决方案,使部署、使用、维护的成本极低,同时易用性非常卓越。SAP仍依托于专用的SAP GUI或BSP或Portal,其复杂性以及兼容性问题不仅使实施顾问头痛,也一直让使用者诟病。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