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3 22:33:00 来源:万方数据
1 数据仓库与传统数据库的比较
传统数据库的主要任务是对管理数据进行日常的操作,对数据进行查询和修改,以 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其中数据的主要特点是:只保留当前数据,且数据是动态变化的,只要有业务发生,数据就会被更新;此外,传统数据库对数据的访问量小且 数据库的使用频率高,重复操作多由于它的数据更新太快,因而影响了历史数据的借鉴作用,且因为数据库数据的来源不一,抽取方法不同,这就可能造成数据的不 一致性,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决策结果失误,对企业的运营产生不利影响数据仓库”,具有面向主题性,主题是一些数据集合,它是对分析对象进行的较完整的、一致 的数据描述,围绕主题组织数据,使得查询更为简便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具有集成性,它是对原始的.过分详细的数据进行筛选、清理、概括和聚集等处理后的结果, 它更适合决策系统的需求;
另外,数据仓库的数据具有时变性,它可把业务系统中不断变化的数据,及时追加进数据仓库中去,且能把过时的、已无参考价值的数据及时删除等.总之,数据仓库能更有效地支持决策系统。
2 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
本研究将企业设备管理数据仓库设计为如图 1所示的三层:数据源层、数据集成与分析层、应用层。
▲
A.数据源层本层存有大量的事务级数据,它或直接来源于操作型环境,或来源于企业内部网(其他部门的数据),或来自企业外部的相关部门.这些数据是数据仓库中数据的基础。
3 数据仓库在企业设备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数据仓库化是企业范围内数据的处理过程,它将企业内分散的原始操作数据和来自外部的数据汇集和整理在一起,为企业提供完整、及时、准确和明,的决策信 息,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全方位决策作为一个决策支持环境,Dw(Data ware_housc)收集存储了各种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通过数据的组织给决策支持者提供分布在整个企业内部跨平台的数据。
在对设备 管理数据仓库的开发过程中,首先根据企业对设备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设想,确定数据仓库开发的目标.规划系统的数据范围和功能,制定工作计划;然后分阶段建立 元数据模型,主题区数据模型,开发数据仓库逻辑模型;再根据逻辑模型设计多维数据结构维表,在对源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数据转换程序(DTs)将其转 人数据仓库中,最后是对数据仓库的使用和维护,添删数据,扩展功能等。
3.1 应用背景
企业设备管理 是企业管理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但它却能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学地进行设备管理不仅能提高生产率,而且还能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利用数据仓 库技术,能够把企业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维修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集成在一个规范的设备管理体系中,使设备管理工作比较容易组织和实施。
3.2 设计原则
数据仓库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明确目标,数据仓库项目很容易超出最初为之设定的界限,与预定目标差别很大,这决不是好的开始.因此.在开发研究中应遵循如下原则和具体做法。
a 针对企业生产线特点,以设备的技术资料、设备管理及日常保养维修等方面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为基础,为设备维修和改造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b.根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设备管理的方针和要求,并结台企业设备管理的现状,把企业设备管理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纳入系统处理之中为企业提供管好设备、用好设备、修好设备具体实施方案和办法.
c 以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管理为核心,将设备技术资料,有关的信息和日常设备管理活动.进行分门别类地记录,以便统计和分析.
3.3 设备管理星型模型
根据数据仓库的设计原则,着重考虑企业设备的技术档案、库存及保养维护等方面,设计出设备管理的星型模型,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数据仓库形成一 个集成系统,从而能更方便地加载各种面向过程的数据,它通过使用一个包括主题的事实表和若干个包含事实的维度表,支持对有关设备的更新数据进行查询,其中 维度表通过关键字与事实表相关联,使整个数据仓库只需要扫描事实表就可以进行查询,这无疑会提高检索效率,且这种模型设计简便,图形直观。
▲
3.4 逻辑模型
根据设备管理星型图,细化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各个实体及相关功能,可以得出如图3所示的数据仓库的逻辑模型.在该模型中给出了数据及实体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就可设计数据仓库。
▲
3.5 系统模型IDEFl X
在数据仓库的逻辑模型上,可以得到相应的企业设备管理系统模型.图4给出r我们设计的企业设备运行维护系统模型IDEFl.x模型图,该模型详细描述了 上述数据仓库中设备与维护部分的关系,实现了三个主要功能部分:设备技术资料管理、设备日常运行维护及设备故障报警修理.在企业设备运行维护系统中,实行 设备全过程管理主要实现对企业设备的缺陷管理、检修管理、技改管理等从项目的产生、实施到验收的全过程管理对一台具体的设备,记录设备基本情况、设备参 数、设备检修记录、设备缺陷历史、设备异动情况等项目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建立设备的上述详细档案,再结合点检检查分析,就进行新一轮检修项目安排的依据,也 有了编制新的科研报告,新的维修作业标准的依据,如此循环往复直至设备报废或被改造换型。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