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6 17:20:24 来源:TechTarget中国
数据中心虚拟化已经稳稳扎根各类型企业的服务器机房。我们并不难看出原因何在。数据中心虚拟化减少了新设备资金占用,同时降低了电能消耗和制冷需求,进而大幅度提升了硬件利用率。
不过数据中心虚拟化和整合仍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经理人需要了解哪些情况才能充分利用这项宝贵技术。Stephen Bigelow是TechTarget资深技术编辑,与Bill Kleyman,一位了解MTM技术的资深虚拟化架构专家,一起讨论服务器整合在2012年的走势和面临问题。
Stephen Bigelow:2012年,数据中心虚拟化要做些什么?
Bill Kleyman:在企业管理者脑中,与业务相关的最重要举措就是促进增长。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为"我们要增长。我们的IT基础设施如何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呢?"
服务器虚拟化已经占领了数据中心,并且创造出能够快速增长和扩张的敏捷型环境。2012年真正的改革将会是数据中心虚拟化与目前已经被广泛采用的云技术的联姻。管理员能够建设出可扩展的分布式环境,根据需要提供或撤消资源供应。通过使用整合硬件--思科的统一计算系统或者是惠普的刀片机--生成的环境能够实现数据提供的多样化。即使是小型组织也能够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高级数据中心和WAN技术带来了更强大功能。寻求整合和扩张的企业能够把他们全部或部分环境放到云当中。在云平台上,企业能够通过WAN把全部工作负荷复制到远程地址并继续运作。不论是灾备,测试和开发,还是仅为远程数据中心托管,对于许多机构来讲,通过分散但更稳固的环境已经实现了快速交付可扩展性方案的能力。
数据中心整合技术与当前科技共同演变。云环境让管理员能够移除旧的工作负载,同时利用敏捷远程服务器把数据有效地交付给终端。我们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但是这都要基于较少数,功能更强大的硬件成分。我们在此讨论的不仅是服务器。数据中心整合围绕着数据和资源识别技术。该技术能有效管理大量信息。这意味着,SAN环境有更强的重复数据删除能力,或者说,虚拟架构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广泛分布的资源。这就是整合革命发生的所在--伴随着主要数据中心组件的统一化,以及它们与云环境交互的和谐化。
Bigelow:统一通讯和统一运算之间的区别在哪里?数据中心应该在什么时候采用其中之一呢?
Kleyman:了解这些技术的不同所在是很必要的。特别因为它们在现代数据中心起着重要作用。"统一"意思是,让集中起来的技术共同运作,为终端用户带来更有效解决方案。
要澄清两者区别,我们需要了解这两种技术截然不同的定义。
统一通信(UC)是指基于预设的方法和位置向接收者提供即时和非即时的通信交付。不象统一消息系统从邮件、语音信箱和传真等各种源收集消息,但保留这些消息只用作后来的检索用,统一通信允许个人在任何时间,利用任何通信设备来检查和检索邮件或语音邮件。
一个统一计算系统(UCS)就是一个数据中心架构,它通过集成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来增加效率,实现集中式管理。当UCS作为产品被交付时,硬件和软件已经被设计或配置能高效的协调工作。
一个关于这类设计不错的例子是思科的统一计算系统(UCS)。这是一个X86架构数据中心服务器平台,包括计算硬件、虚拟化支持、交换网络和管理软件。该系统真正的目标是减少整体拥有成本(TCO),提高可扩展能力,它通过把不同的组件集成到一个聚合平台创建了一个可被管理的单一单元。在这类系统中即时资源部署和1:N冗余也能实现。
任何正在寻找整合他们的环境,减少他们的硬件、网络、和资源高消耗碳足迹的企业,他们都应该关注统一计算,它将帮助企业建立一个更加稳健的数据中心环境:有增长空间,更容易管理,让整个基础架构都更加敏捷。[page]
Bigelow:统一计算所预示的效果是有竞争力的,但采用者如何避免被厂商锁定或采购问题呢(如果厂商倒闭)?
Kleyman:对于统一计算来说这确实一直是个问题。事实是一旦你购买了一个思科机框--你将不得不持续用思科的刀片服务器。同样的,如果一个企业选用了HP机框,他们将不得不继续使用HP的刀片服务器。
然而,一个智能基础架构是一个灵活的架构。这就意味着,即使是统一计算,设备和软件兼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环境可以使用一种类型的统一计算系统,但仍然可以部署不同厂商的产品在他们的核心网络基础架构。这种情况下,认清你的环境是如何在数据中心与不同的设备协调工作的就非常重要了。通过仔细规划,还是有可能找到一个稳健的、环境多样性的强大解决方案,让不同厂商协同工作为你交付服务。
设计一个统一计算基础架构时,一个最重要的元素是规划件。它将是公司选择拥有良好声誉的厂商时最感兴趣的东西,特别是如果该环境的一大部分将会专门用于核心产品系统。
Bigelow:云还在继续发展,2012年,企业应该如何在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中进行选择?
Kleyman:答案在于项目或运营的主动性。选择用一种类型的云或另一种取决于一些主要原因。
期望快速扩张,但不想在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上重磅投入的小型企业愿意去看看公共云选项。公共云由第三方服务提供者拥有并运营。从规模经济学来看客户的收益来自于基础架构的成本被所有用户分摊,这就允许每个单个客户在低成本、按用付费的模式上运营。公共云基础架构的另一个优势在于,通常它们都要比任何一个企业内部的云的规模要大得多,这就能够为客户提供无缝的、按需扩展的能力。对于不希望使用已有的硬件设备为潜在的临时系统搭建专用的测试和开发环境的企业,公共云也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
期望牢牢掌控自己的云的企业可能想看看私有云架构。私有云或者内部云描述了不使用第三方管理的云计算。私有云通常位于企业防火墙的后面,只对防火墙内部和外部授权用户可用。一个私有云的重要例子就是基于私有云的应用虚拟化或桌面交付。Citrix的XenApp能够交付应用给用户,不论该用户身处何处,用什么设备工作,在什么时间要访问。这种私有云通常被控制在企业的数据中心内。在这种场景下企业绝大多数自己管理自己拥有的硬件系统,而不是利用外部服务提供商。
最后,混合云选项是被为数众多的企业采用的一种云平台。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确保系统都处于它们最有效的状态。必须要留在本地和内部的工作负载可以通过一个私有云部署,而开发或灾难恢复环境可以仍然托管在一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混合云结合了公共云和私有云两个模型的优点。在混合云中,一个混合云环境也有按需提供、额外服务扩展的能力。利用公共云资源来增强传统的私有云就可以用来管理工作负载中的任何意外抖动。[page]
Bigelow:管理程序是如何演进的,这将会对服务器整合造成什么影响?例如,搭载在Windows 8上的Hyper-V3.0将会带来什么?
管理程序的演进实际上把我们带到了"完全统一"的话题。管理程序正被深入开发去集成灾难恢复系统、不同厂商设备,它们已经拥有的更加高效的存储能力。VMware,Citrix和微软已经用各自的技术走了很远。当更多的数据中心进入一个虚拟状态时,能够细粒度控制广域网(WAN)上承载的全部工作负载的能力就变得非常必要。数据中心虚拟化管理程序真正的用意其实是要让虚拟机客户端尽可能的优化运行。这意味着要让管理程序能和所有可加入的解决方案协调工作。我们正在寻找更好的方法去集成网络、存储、底层的硬件组件、备份系统等等更多。现在,我们看到云到管理软件的集成也正浮现出来。直接做到管理软件中的站点恢复选项让管理员通过SAN网络或WAN广域网建立一个真正冗余的虚拟基础架构。
我期待所有的厂商都能在2012年真正建立起他们的管理程序部署。微软的Hyper-3.0看起来囊括了许多真正意义的企业特性,多数企业将会乐于在工作中使用。
一些全新的能力列举如下:
·实时在线迁移虚拟机和虚拟机磁盘到新位置。
·在线迁移虚拟机,不需共享存储
·网卡分组不需要利用第三方软件--就像VMware一直在做的事情
·在虚拟机之间拖放文件就可直接传输,不必经过主机或你的工作站。
·能够为CIFS、SMB、NFS等不同文件服务器提供虚拟磁盘
即使是用在Windows Server 8上,我们也可以指望Hyper-V创建比原来可扩展性强的多地架构。
在beta版测试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强大的性能:
·一个Hyper-V虚拟主机能够支持多达160核CPU;
·2TB内存;
·每个集群可划分4000个虚拟机;
·每个集群可容纳63个节点;
虚拟机将支持多达32个虚拟CPU和512G的内存。这也将成为一种新的虚拟硬盘(VHD)格式,根据微软宣称,VHDX将运行的更快并且可以突破VHD单个文件2T的容量限制。
Windows Server 8期望通过生成具有虚拟化感知和内嵌重复数据删除支持的域控制器来实现对OS的整合。例如,server 8将拥有在一个VHD文件中删除重复数据的能力。所以如果你有很多VHD文件,只要安装了Windows Server 8就可以通过配置OS来删除完全一样的重复文件,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当你在两台Windows Server 8主机之间复制一系列文件时,这也可以通过网络协议栈进行重复数据删除来实现。
2012年,在行业中,我们将会看到基于智能基础架构的蓬勃发展--在IT环境中部署包含云的统一架构。这将促使IT数据中心能够敏捷快速的发展,同时拥有应对商业环境的多样化需求的进化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