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8 16:43:25 来源:CIO时代网
应用商业智能技术,迎接时代的挑战
(一)注重“人因素”,培养适用人才
智能企业管理分为三大部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企业业务管理,可见,表明智能化是由人来实现的。发展商业智能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人因素”高效智能整合,所以要把培养适用人才放在首位。
1)智能化首先要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优秀的决策层。商业智能所要促进的发展是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所以要对管理者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使他们一方面注重企业的长远利益。加大对智能化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明确智能化的目标,有的放矢。
2)对员工进行智能化基本知识的培训,包括智能化的意义、必要性、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基本知识、技能、智能化的益处等内容进行培训,使企业所有的人员都参与智能化建设。
3)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企业智能化不是散兵游勇的单打独斗,它需要整个团队有条理、有计划、有头脑地去策划和实施计划,这是智能化的必备条件。
(二)保持和发扬优秀传统
企业智能管理并非推翻传统的管理职能,而是在现有管理模块的基础上,用智能化的方式实现各个模块的高效整合。中国企业有很多优秀的传统值得保持和发扬,如,发展计划比较周密、实施计划比较谨慎、效果的检验比较实在,等等,这些传统在智能化的今天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中国企业可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企业智能化的浪潮中大显身手。
[page] (三)学习和创新并重
历史的经验证明,落后不一定是坏事。它可以有更多的学习、借鉴的机会。
1)学习(包括向竞争对手学习)可以省力。如,选址跟着麦当劳、肯德基走,肯定没错。这是因为借力不仅省下前期的分析费用,而且足以保证后期运营时享有充足的顾客流和充分的盈利空间。在管理上如此,在智能技术方面则可以用合作或购买等方式获得最新的成果。借力的结果是省力,即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借力者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其核心竞争力。
2)不断创新,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现代企业的“大”不是指企业的规模,而是指数据文化的成熟程度。企业如果和科研单位合作,创造适合自身特点的商业智能模式,就有可能获得这种优势。
(四)选准突破口
1)分步实施,急用先上,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并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不应该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2)重点突破,小步快跑。对中国企业来说,最好的突破口莫过于财务了。首先,它们中大多数都完成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财务管理中早就应用了智能方法和技术;其次,财会信息之间的规范对应与反映关系,也是“数字化”的前提,领导和管理人员最先规范化的管理领域便是财务管理;最后,它与准确计算有天然的联系。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