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5 15:13:18 来源:互联网
商业智能难以单手擎天
2008年末,SAS将自身的定位从商业智能(BI,Business Intelligence)扩展到了商业分析(BA,Business Analytics),宣称此概念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同时,将为运营体系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并全面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准。在Oracle收购了Hyperion、SAP收购了Business Objects、IBM收购了Cognos的行业并购狂潮下,作为硕果仅存的大厂SAS,搞一些市场动作似乎无可厚非。但紧接着在2009年3月SAS的全球峰会上,其副总裁高调预言:“未来不属于商业智能,而是属于商业分析!”。此番言论立等令业界哗然,有人觉得是无稽之谈,有人觉得两者无本质区隔……多年的大佬IBM也不甘寂寞,迅速做出了回应:次月的IBM IOD大会,其宣布了Cognos的最新整合进展以及信息管理软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同时还发布了其业务分析与优化服务,宣称此业务融合了战略、信息管理、高级分析和行业观察,以帮助企业快速决策和优化绩效为己任。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商业智能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磕磕绊绊。Kognitio 在2009年10月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在受访的英国BI企业用户中,超过一半在BI项目实施中花费高于50万英镑,其中更有四分之一花费超过100万英镑;62%的企业承认它们收到内部用户的大量抱怨;另外,78%的企业需要用1年的时间才能评判BI项目的成效……
那么,这是不是预示商业智能这个技术或者应用已经开始未老先衰呢?。在2004年Gartner的一份报告中提到了BI解决方案的预期收益目标,依次是:提高了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提高了信息的使用、增加了收益率、快速的决策能力、提高了管理成本的能力、提高了客户满意率。这些收益中能够真正量化指标的相当有限,对客户提出“数量化BI项目的ROI”或者类似质疑的时侯,每个BI的圈内人士都会颇感无奈。
但是BI项目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回到原点: 商业智能是由Gartner Group的Howard Dresner 在1989年首次提出的:以帮助企业决策为目的,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访问等处理的一大类技术及其应用。其实质就是将信息转换为知识,以帮助企业了解新的趋势、抓住新的市场机会、发现潜在的威胁,从而进行更快更好的决策,保持竞争优势。虽然在此之后有众多的企业和机构(包括IDC、微软、IBM、SAP、Oracle、SAS等等)都对BI进行了重新定义,但其实质大都是对Gartner定义的阐释和演绎。通俗地讲,BI的目标是助力经营决策,而不是提升企业最终的效益。ROI中的R,即企业的最终绩效,牵涉的变量和边界条件太多,绝非一个BI项目或者系统就可以确定;在这个方面,部分的厂商、咨询公司甚至媒体都是有责任的,不恰当地扭曲或夸大BI 的功效和业务范围(如果财务软件+进销存就可以叫ERP的话,那么一个报表系统也可以叫BI;同样,如果BI可以代替企业的经营决策的话,企业家就都可以下岗了),导致客户不实际的业绩期许,是整个行业比较普遍性的问题。另外,在ROI的I方面,一般来说,包括软件许可证和部署、硬件购买和部署、IT人力和时间成本等,在企业了解成本去向的前提下,把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做到的。
至于来自于业务部门的抱怨,则确实是BI项目实施中容易出现混淆和界定不清的地方。Kognitio 2009年报告中同样显示:88%的企业承认在BI项目实施过程中,业务部门不能提出或者不能正确提出需求,却希望IT部门能够完成BI项目。这个调查结果道出了企业内部BI项目(也包括其他信息化系统项目)的关键所在,即业务部门必须和IT部门充分沟通,如果业务部门不能明晰定义需求(包括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也就更不可能得到他们(潜在)期望的结果。同时,BI项目需要的不仅仅是IT的支撑,还包括人力资源、流程制度甚至企业文化的支撑。
在多少年的BI浪潮以后,“洗尽铅华而重归素颜”是一个必然结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