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8 14:17:28 来源:机房360
时下,对于智慧城市的讨论热度绝不低于大数据,而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向智慧化发展的必经阶段,由城市信息化发展到智慧化,关键是要实现对数字信息的智慧处理,其核心是引入了大数据处理技术。
大数据——感知层的必然选择
国务院于2013年2月5日出台的《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正式把大数据纳入到物联网产业领域。大数据将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信息技术手段,越来越发挥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而从智慧城市的体系结构上来看,由于智慧城市的基础在于物联网技术,因此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和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相类似,也可分为四层,分别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智慧城市相对于之前数字城市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了智慧的处理,因此也可以认为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升级版。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体系对现实世界进行感知、识别和信息采集的基础性物理网络,海量的数据在感知层产生。以视频监控为例,北京目前用于视频监控的摄像头有50万个,一个摄像头一个小时的数据量就是几GB,每天北京市的视频采集数据量在3PB左右,而一个中等城市每年视频监控产生的数据在300PB左右,这些摄像头实时回传信息,海量数据对数据存储、并发处理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
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不单是智慧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对IT投资的一种保护,否则非但不能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还将为海量数据所累。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而大数据就像血液一样遍布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城市管理正在从“经验治理”转向“科学治理”。
大数据的决策支持
大数据是构建智慧城市的信息引擎,但从大数据对智慧城市的推动来看,需要分三个阶段来具体实施,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整合,其实不仅仅是智慧城市,其他各个行业也都开始了数据整合;其次是数据的挖掘,这也是大数据管理的重点所在。需要软、硬件的高度配合与协作,也是当今IT企业争相角逐的“赛场”;最后就是需要把大数据变成可操作的行动,从而指导决策和运维。不过,王恩勇表示,如果从大数据的内涵看,国内数据还远远没有达到大数据或者智慧城市的目标,目前还只是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的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进入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整合阶段就意味着智慧城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按照目前按照国家信息管理体制,同方目前以服务城市为主。而每一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特征,需要根据每一个城市的特点做调研,设计一个适合的解决方案。利用数据采集工具将各行业相关数据从源头汇聚,再使用整合平台按照信息资源体系的统一标准分类,之后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为城市发展进行决策等服务。王恩勇表示,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上目前在某些地方和行业已经比较成熟,采集、处理、整合上做的非常好,之后的努力方向是数据挖掘。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