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大数据时代的游戏运营

2013-08-05 15:25:00  来源:CSDN

摘要: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海量数据的潜在价值?怎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这是游戏行业的公共课题。
关键词: 大数据

    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海量数据的潜在价值?怎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这是游戏行业的公共课题。在近日举行的,首届游戏运营技术论坛上,以“大数据时代的游戏运营”为主题,业内众多大公司的核心高管与技术大牛,共同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之下的游戏运营之道。其中,我们也采访到了腾讯游戏运营部总经理崔晓春先生。听他讲述对对于当前游戏运营的深刻理解。


    CSDN:对于大数据的游戏运营,目前游戏圈里大家都在讨论什么话题?


    崔晓春:我们看到,国内近4 年网民的增速从19%到9.9%。同样,游戏新增用户从14.7%到 3.7%,一直呈逐步下滑趋势。人口增长的红利越来越小,现在已经不像10年前,依靠一个大作就可以积聚人气,插根扁担就可以开花了。即使拥有巨大用户的平台,如果不注重运营技术的提升,进行精细化的运营,产品就算有再多的推广,找不到你的目标用户,不知道他们所想所为,留不住你的用户,所做一切都会事倍功半,产品表现平平,在游戏这个红海里将渐渐迷失方向。

\

    图:腾讯游戏运营部总经理 崔晓春


    CSDN:对于大数据的游戏运营,您觉得最需要突破的难点在哪里?


    崔晓春:大数据的处理能力和真正的落地应用是大数据的2大难题。没有分布式计算、存储和实时计算的能力,一切都是空谈;同样,没有真正落地的应用,空有大数据,也等于拥有一堆垃圾。


[page]    CSDN:目前现有的数据报表,只能反映已有的历史数据趋势。大数据下,真的就能提供更丰富、更长远的未来趋势和走势吗?其中的关键点在哪里?


    崔晓春:在网络游戏这个虚拟世界里,我们也可以用大数据来提升游戏的运营能力。基于用户行为的大数据,除了产出一堆运营报表之外,我们还可以将它应用于come-stay-pay模型,做精准拉新、市场规模预测、用户挽留、精准推荐等等,甚至,我们还可以通过游戏用户的行为分析,验证游戏的数值设计是否符合预期,以便迅速做出游戏内容的调整,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但,大数据不是起死回生,最多是锦上添花。Facebook、Google和一些公司为我们做出了一些成功与失败的榜样。若我们局限于玩家制造的数据本身,却不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掉到大数据的陷阱里,弄巧成拙。


    CSDN:现在腾讯一款游戏需要多少游戏运营人员?对于一个游戏运营人来说,需要具备什么素质?什么性格?什么背景?什么知识?


    崔晓春:作为一个运营人员来说,第一个最不可缺少是他是否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我先将心态放在技术的前面,因为技术是可以学的,而心态是很难调整的。


    第二个是技术,运营人员是一个集大成者,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编程、数据分析等等,甚至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虽然不要求样样精通,但最好都懂一点。这是他所需要具有的一些基础技能。此外,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数学建模则是新的要求。


    理论上说是开发、测试、运营的人数,基本上应该是N:1:1的关系,这是一个传统模式。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平台化和模块化的建设,将运营的技术人员比例进一步缩小。一个人负责好几款游戏的上线和故障的处理,这种情况在腾讯很常见。而达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平台化的建设,工具化的建设,自动化的建设。这个数据要看不同的公司,对运营的重视程度、公司规模、自动化程度而定。


    CSDN:我们讲游戏的大数据运营时,端游可能更多一点。那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手游份额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游戏,玩法不同的游戏,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的运营特点?


    首先上午有一位嘉宾分享得非常好,不是数据越多越好,数据越多了就等于没有数据了,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手游和端游是不太一样的。


    跑酷、快消类的手游,我在等电梯的时候可以玩一把,在等地铁的时候可以玩一把。但它和页游、端游就不太一样了。端游设计一个副本或任务,需要玩家花费很长时间,持续玩游戏。但是手游上没有这种时间,表现方式也不够。所以可能更需要关注手游的用户人群定位,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给与用户最佳的体验。


    手游有一个优势,基本上它会比端游更实名,更接近人一些。比如说我的微信好友,我能确认那个人就是我的朋友或者同事。可以通过SNS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互,信赖感也会更强,游戏设计也可以基于此。


    另外,和端游相比,手游的生命周期短,用户转换快,但手游的种类更多,这就需要做好用户在平台内不同游戏间转换的相关性分析,尽量承接,减少用户的流失。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