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数据备份蔓延带来人力成本

2013-08-26 10:52:56  来源:机房360

摘要:许多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已经采取了“增加另外一个系统”的方式来处理其快速增长的备份数据。但是这种方法是否能够满足基于磁盘的备份目标或他们的备份需求呢?
关键词: 数据备份 人力成本

    最近,有关于隐性成本的蔓延——总拥有成本的文章的讨论。许多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已经采取了“增加另外一个系统”的方式来处理其快速增长的备份数据。但通过这种方法,他们仅仅只是增加了更多的单节点,而在每次容量耗尽的时候,基于磁盘的备份目标或将无法满足他们的备份需求。


    在一家企业的数据中心,其数据要以百万兆字节来计量,同时,其总数据量每年仍以20%到40%的速率持续增长。“增加另一套系统”的方法往往需要投入相关的人力资本费用来管理数据中心。想要节省相应的人力成本开支,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将数据备份整合到企业级系统的设计,采用一个单一的管理员管理数百万兆字节的数据信息而毫无压力。他们不仅扩大规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性能和容量需求,而且采用各种自动化来进行磁盘管理、监测和任务报告。


    中断正在进行的备份过程


    每当一个新的备份目标被添加到非可扩展的环境中时,IT人员们都将面临相当耗时的任务,这些任务包括重新分配备份卷、备份系统环境中的负载均衡、调整整个环境使其恢复到最佳效率。他们还需要做出关于如何划分现有的和新的系统备份卷的艰难决定。


    例如,他们是否应该将备份划分到多个系统?是否应该将备份移动到新的系统,并让旧的数据淘汰到老系统?或者,他们是否应该中断正在进行的操作备份策略,使其产生重大变化,抑或是使用破坏性较小的、更昂贵的“创可贴”的方法?总之,添加一个备份目标到一个非可扩展的备份环境意味着工作量、复杂性的增加,这无疑将给IT部门带来更多的压力。


    一个更好的替代方法是使用一个可扩展的网格系统,使IT人员能够通过增加处理节点或增加磁盘架以增加容量来提高性能。这些系统整合增加的性能或容量,与现有的资源一起,自动无缝地执行所有的负载平衡,调节并管理任务,而无需中断正在进行的操作,也无需做出艰难的决定。


    越多的系统意味着越多的维护工作


    每一个添加到备份环境的新的机器都需要投入相应的IT工作时间来维护软件许可证、升级、更新补丁,以及相关的硬件维护。总之,这意味着更繁琐,耗时的IT任务,而IT人员们可能本就已经捉襟见肘了。


    鉴于企业每年要花费大约15万美元的资金来雇佣全职的IT员工,企业真的应该考虑一下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IT员工们的时间了:通过增加系统的负载数据量,一个单一的系统管理员就可以安全地管理系统。备份整合到一个单一的,可扩展的系统,能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总拥有成本(TCO)。


    不确定性的压力


    随着备份的关键信息被划分到多个单独的系统上,IT人员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需要处理,也将使得全面管理企业的备份环境,做出明智的决定变得更难。


    企业应该选择一款解决方案,使IT数据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得到准确的信息,并了解整个备份环境的状态。强大的仪表盘所拥有的功能不仅可以使单个管理员管理更多的备份数据,也可以使他们在备份环境中效率低下的情况下,减少未来的容量需求规划,并确保恢复服务级别协议(SLA)是可以实现的。例如,网格上的一个可扩展的解决方案的单一的仪表板,可以带给IT管理员如下的相关信息:


    ·哪个备份卷已经被备份了?是被备份到哪个备份目标的?


    ·储存容量需求的重复数据删除过程中的有效性如何?


    ·数据复制的效率和状态如何(复制是否已经完成?完成复制需要多少带宽?)


    ·备份目标运作是否有效?任何系统是否有运行失败的风险?


    ·是否能满足备份窗口的一致性的要求?是否能满足恢复服务级别协议(SLA)?


    ·数据丢失会给业务部门或整个企业带来多大的成本损失?


    ·继续这一战略是否会为业务增加风险?


    虽然人力成本的快速蔓延对员工士气的影响是难以量化的,但人力成本的快速蔓延会影响员工流失率增加,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低,增加加班。通过整合备份和自动备份任务,企业可以使得那些关键性的IT人员得以从繁杂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进而从事更高效,更重要的工作,而最重要的是满足其SLA被减少数据丢失和停机的业务风险。


    可扩展的企业级系统还提供了一个更严格的管理控制和报告,以确保IT部门得以从备份投资和更准确地规划未来需求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henji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