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国产数据库欲打破甲骨文垄断市场地位

2013-09-11 15:41:35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摘要:对于国内数据库的产业链,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要亟需完善的环节之一。甲骨文不仅提供成熟的产品,而且在服务、培训、代理等方面都非常完整和成熟。
关键词: 数据库 甲骨文

    对于国内数据库的产业链,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要亟需完善的环节之一。甲骨文不仅提供成熟的产品,而且在服务、培训、代理等方面都非常完整和成熟。短期内,不是要撼动甲骨文的产品,而是要去撼动整个产业链,这是一项需要共同发力的大工程。然而雄踞市场半壁江山的甲骨文,其固若金汤的防线正在被国内企业一点点撕裂。


    靠数据库起家的甲骨文,进入中国24年以来长驱直入,触角几乎伸到了中国的各个角落,政府、通信、铁路、民航、医疗,甚至国防,每个领域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据国际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发布的数据库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以软件总收入为计算依据,甲骨文以48.3%的市场份额继续占据业内排行榜第一名。


    然而,近几年来,甲骨文的一些大客户,如中国联通[微博](3.40, 0.05, 1.49%)、国家电网[微博]、阿里巴巴[微博]等企业开始纷纷选择放弃使用甲骨文,转而尝试国内数据库或者开源数据库。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同样作为知名巨头,一直以来都被甲骨文“卡着脖子”的感觉,终于让他们忍无可忍。


    与此同时,蓄力已久的国产数据库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并且也正在酝酿一场撬动甲骨文的革命。


    疯狂的航母


    甲骨文霸道的市场份额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一次次的疯狂收购。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4年到2012年,甲骨文至少花费450亿美元用于收购其他企业,与其形成对比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IBM[微博]自2001年开始至今在收购上的花费仅为260亿美元(以上数字不包含未曝光的收购交易)。


    甲骨文在稳固数据库市场后,首先将收购的矛头瞄向软件行业。2004年底,甲骨文花费103亿美元收购仁科,一举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商。其实,2003年甲骨文就曾以130亿美元竞标仁科,但是受到了美国当局和欧盟的阻拦,其收购计划才最终流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仁科收购了一家名为JDEdwards的软件公司,而后者曾经是甲骨文垂涎已久的猎物。


    业内人士曾用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所信奉的哲学“消灭竞争对手最好的方法就是买过来”来做这次收购的注脚。


    当然,甲骨文的野心不止于此。除了软件市场,甲骨文还将目光瞄向了基础硬件领域。


    2010年初,甲骨文斥资74亿美元收购SUN公司,通过这项交易,甲骨文获得了Java软件的编程语言来加强其Fusion中间件,以及Solaris开源操作系统和开源数据库技术MySQL。此次,交易还让甲骨文得到了包括服务器、存储和桌面系统工作站在内的SUN硬件产品线。


    然而,甲骨文这次收购似乎并没有带来更多的用户。相反,正是这次收购间接开启了部分国际公司去甲骨文化的浪潮。几年内,包括维基百科在内的众多互联网公司纷纷放弃MySQL,选择另外一家开源数据库软件MariaDB,理由是甲骨文旗下MySQL企业版的某些新功能没有公开源代码,MariaDB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2010年,美国贸易组织服务业协会正式指控甲骨文妨碍市场竞争:甲骨文改变了有关维护Sun产品的政策,阻止用户使用第三方支持公司的服务。该协会同时指出,在同很多Sun用户交流后,不光在美国,甲骨文在全球很多地区都违背了相关政策。


    不难看出,甲骨文的收购一方面剑指软件本身,收购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的企业和技术,从而直接获取企业过去的用户;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完善整条生产链,以夯实自己在谈判中的主动权和行业中的垄断地位,进而谋求整个企业平台的整体发展。


    这种打算可谓志存高远,但用户其实并不买账。曾有用户把自己比喻为“甲骨文的经销商”。用的软件和硬件都已经被甲骨文完全捆绑了,这种行为让他们感觉“把所有鸡蛋放到了一个篮子里”。


    国际企业及专业情报信息提供商汤姆森路透的首席技术官詹姆斯·鲍威尔就曾担忧地表示:“SUN与甲骨文的交易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这种情况在国内更为严重。2012年7月,甲骨文总裁马克·赫德高调访华并宣布了“中国增长计划”,指出将继续增加在中国的分公司数量。届时,甲骨文的业务分支机构将覆盖几乎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所覆盖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占到全国的90%。


    事实上的垄断


    甲骨文在壮大自身的同时,一步步走向行业垄断。


    1989年,甲骨文正式进入中国。这和当时盛行的的“选信息产品就要选最知名的,这样即便出现问题也可以避免承担责任”的观念一拍即合。因此甲骨文几年之间就快速占领国内企业市场。


    这种现象在当时的诸多国内巨头企业体现得尤为明显。其对甲骨文的一致选择,造成了一种事实垄断,形成默认的选择标准,这种选择进而又会传导到一些非关键性的行业,比如医疗、社保等领域,导致后者并不会去选择最合适的,而是不假思索的选择甲骨文。换句话说,这种选择并不一定是对甲骨文产品的认可,而是对其知名度的跟风。


    甲骨文对国内企业的压力不仅仅体现在数据库环节,当其完成对整条业务链的全部整合,形成事实上对国内企业压制性胜利以后,后者将真的寸步难行了。


    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例,这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ARCGIS公司是全球领先的GIS软件提供商,其研发的GIS只支持在一些国外数据库上运行,对于国产数据库并不支持。


    这就意味着,一旦企业选择了ARCGIS的GIS软件,国产数据库甚至没有进入竞争环节就已经输掉了整场战争。包括中地数码集团、超图软件[微博](12.180, -0.51, -4.02%)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GIS生产厂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很难在某些领域实现实质性推广。


    事实上,并不是国产数据库不能够满足需求,而是强势的国外企业不给中国数据库开放端口,导致国产数据库和国外的软件不能实现互通。同时,国内相关硬件、软件还不够健全的业务链也使得其发展之路举步维艰。


    在甲骨文等企业的打压下,国内数据库企业一直在默默无闻中遭受煎熬。甚至业内人士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国产数据库一旦被市场认可,后劲会很大,但攻克市场的“第一战”已经把它们压得喘不过气。


    “首先要转变一个意识,不是企业用的软件硬件越高端越好,而是满足服务最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陈宝国认为,对数据库的理性认识是第一步,“中国数据库只有拥有了进入市场的机会才能做大做强”。


    突破路径依赖


    现在,这种机会正在慢慢变成现实。虽然现在甲骨文仍然凭借着其近乎完美的产品、强大的公关能力以及日益完善的产业链牢牢地把持着市场霸主地位,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个市场正在悄悄发生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为中国数据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窗口期。


    随着国内用户的觉醒,它们不想再被国外数据库企业牵着鼻子走,同时想在谈判中占有更多的主动权。基于此,国内数据库企业逐渐地在企业的部分应用领域争取到了敲门砖。


    2010年,中国联通将核心业务之一“综合结算”的橄榄枝抛向了国内的神舟通用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舟通用),而这部分业务原本正是归甲骨文所有,神舟通用提供的海量数据压缩存储利器(KSTORE)就是他们此次获胜的尚方宝剑。


    2011年底,出于成本考虑,在数据库升级时,中国联通在某项业务上放弃了甲骨文收购的另一家开源数据库MySQL提供的方案,转而采用了神舟通用的数据库和集群。后者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让当时的中国联通颇为惊喜,发展速度之快也让他们出乎意料。


    在神舟通用市场总监辛颖看来,同样要根据中国联通的业务需求做数据库的定制开发,由于甲骨文、MySQL等数据库没有本地化服务的优势,研发团队基本都在国外,因此它们通常不会为国内一家企业专门做研发。这时候就要体现国产数据库企业的优势,并以此为突破口进入市场。


    变化远远不止这一点,2012年,国家电网的核心业务之一国家电网调度中心放弃使用甲骨文产品,选择了另一家国产数据库——达梦数据库。可以看到,国内数据库企业已经开始通过研发定制化的数据库产品,逐步打破国外数据库企业设置的层层壁垒。


    对于未来数据库的发展趋势,陈宝国认为数据库将出现选择多样化,市场和技术的细分会体现的更加明显,针对不同行业的个性化定制也会越来越多。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内数据库当前的发展水平和成熟度与国际标准还存在5~8年、1.5~2代的差距,国产数据库的研发投入和国际巨头相比至少差两个数量级,但是除了金融交易等一些高难度业务之外,国产数据库在技术水平和安全性上和国际标准几乎不存在差异。


    政府显然也注意到国产数据库企业的这个窗口期,并开始通过政策导向鼓励国内相关企业的迅速发展。


    2006年国务院发布16个重大科技专项,“核高基”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包括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当然其中也包括数据库产品的开发。这被业内人士称为苦苦熬过20多年寒冬之后迎来的首个春天。


    甲骨文作为行业内的“事实标准”,国产数据库在研发过程中,作为后进者,要尽可能多地去兼容甲骨文大部分的产品,实现数据的平滑转移。另外,也要注意研发用户有实际需求,甲骨文又没有重点研发的产品。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董光帅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