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9 14:22:51 来源:企业网
当前,大数据热潮汹涌,然而,大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却远远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深入和广度。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目前,大数据资源大致分三类:政府管理数据,企业拥有数据,公众生活轨迹产生的数据。然而,由于安全性、可利用性等原因,前两类数据不易被接触,其市场化应用也一直处在探索之中。
有必要尽快把“睡大觉”的数据叫醒。政府管理数据应该开放出来,可以让基础设施和社会面貌得到改善,产业界愿意投钱建这类数据库。
然而,从“大数据”到“大价值”,这中间要走过很长一段路。对运营商来说,数据开放是很尖锐的问题。企业对拥有的数据存在“捂盘惜售”的现状和尴尬。
无论对内开放还是对外开放,企业都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平台建设,让原本分散的数据流通起来。原始数据更像是未被开采的矿,怎样从矿石中提炼‘金子’,再打成‘首饰’,需要平台。在共享或公开数据之前,要对数据加工,但“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要在确保其安全性及价值的前提下进行流通,这是向市场开放的基础。
安全性是大数据绕不过去的问题,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同样让业界担忧。数据分析处理量大,在万亿、几十万亿字节的级别;速度要快,需要秒级甚至毫秒级的反应。
然而,我国目前的数据分析能力怎样,我们并不知晓。我国大数据产业此前一直处于数据中心布网的阶段,是否能自发地向数据资产重塑阶段转变还有待商榷。
事实上,原始数据能否在加工处理后转变为“数据资产”,决定着其能否找到打开市场之门的“钥匙”。在美国硅谷,数据在市场中已从原始无序转化为有价资产。资料显示,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智能数据的企业数据软件公司Splunk,短短一年,市值从16亿美元增长到了70多亿美元。
评论:
大数据布局正热火朝天,如何将大数据转变为大价值,是大数据时代重要的课题之一,为此,要具备清醒的头脑。在技术之外,发展大数据还要具备成熟的市场条件,“要清洗、脱敏、封装、建立标准、约定规则”,形成良性的交易规则,才能保障数据顺畅地流通进入数据资产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