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块链 > 正文

中国丝路基金IT总监狄刚:金融邂逅区块链,应用要取其精华

2016-11-11 14:13:31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区块链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区块链的概念像“互联网+”一样,越来越多地与各行各业相结合,不少传统金融机构开始积极布局区块链,探索更多可能的使用方式。本周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区块链应用论坛”将围绕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展开讨论。会前,中国丝路基金IT总监、第二届金融CIO班班长狄刚针对区块链技术发表了他的见解。
关键词: 区块链 金融
  区块链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区块链的概念像“互联网+”一样,越来越多地与各行各业相结合,不少传统金融机构开始积极布局区块链,探索更多可能的使用方式。本周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区块链应用论坛”将围绕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展开讨论。会前,中国丝路基金IT总监、第二届金融CIO班班长狄刚针对区块链技术发表了他的见解。

\
中国丝路基金IT总监、第二届金融CIO班班长   狄刚

  近日,国家工信部发布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认可并重视区块链技术。他提到,国内区块链技术应用正逐步向规范化发展,政府和产业界也逐步重视,目前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区块链作为一种纯粹的技术,炒的如此火热在历史上还是比较罕见的。而且目前业务人员显得比技术人员更热忱,美国也是华尔街比硅谷更火热,在国内也是学文科的比学理科的更关注,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潜力,同时对其实际价值存有较高的预期。

  以辩证的角度认识区块链——取其精华,回避短板

  从技术原理角度看,区块链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共享账簿,同时包含p2p网络、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加密保护等要素。智能合约实现链上成员之间自动化交易,通过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各个参与方共同构建一个可信的网络环境,保证在这个共享总账上自动化交易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及时性,从而提高交易效率并降低成本。这对原本需要金融中介信任的业务场景具有很大的改进启发,至少能促进其认真的进行流程再评估和成本优化。

  但客观来说,人们普遍还存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往往将“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等同起来,或者认为“区块链”主要就是“去中心化”。从辩证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技术都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局限性,不能过度认为区块链是现阶段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尤其是抱有特殊目的的无政府主义者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希望利用它实现“去政府化”甚至“去监管化”,最终只能走向死胡同;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理解技术上的去中心化或者“弱中心化”的实质与内涵,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并不等于管理上的去中心化,物理上的分布与逻辑上的统一并不矛盾,历史证明,任何涉及公众的社会基础设施,如果无序发展或无管理蔓延,往往最终结果还是会被少数人进行“隐性控制”,轻者最终自生自灭,重者则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给社会带来严重损失和危害。比特币表面上看是去中心化的和不受监管的,实际上少数矿池拥有大多数的算力,在无管理的状态下也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和隐患。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标准问题,区块链如果无序发展下去,标准的不统一对其发展的杀伤力将会很大,需要让技术更好的服务社会,加以引导、规范并形成标准,是形成规模化效应及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取其精华,回避短板,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对场景的依赖性很强,只有依赖场景才能突出它的技术优势。目前业内普遍把区块链技术定位为“金融科技(FinTech)”的一个重要焦点,它利用数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以重塑行为主体间信任机制为核心,解决“信息非对称性”问题,实现“数据防篡改、信息防抵赖、历史可追溯”的目标,满足“交易共担、业务共识、信息共享”的需求,虽优点很突出,但要充分认识到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实质是为提高效率而追求的“去中介化”,并非业务上“去管理化”,无管理的去中心化最终结果可能会由“显性中心”转向“隐性中心”,“失控”后一但被隐性中心管理、操控和利用,造成危害后最终还是由社会来买单。

  从之前云计算发展脉络来看,出于对私有信息安全性考量,尤其以太坊DAO事件之后,大家普遍关心安全的问题,如同“私有云”比“公有云”更易被大家接受,结合上面我讲到的风险,在区块链中,“私有链”和“联盟链”会比“公有链”更有前途,应用场景也会越广阔。

  区块链技术与金融相结合已成为大势所趋

  有人说,区块链已引爆了金融科技热潮,对现有业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指出,全球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移动化的发展,现在逐步向智能化进行迈进,现代金融的发展早已离不开科技发展与进步,高盛就曾屡次表态“我们是一家科技公司”;今年初摩根大通称“我们也是一家科技公司”。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目前已形成了聚变效应,除了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潮流技术之外,区块链技术已成为当前大力发展“金融科技(FinTech)”的一个“风向标”,它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通过算法来建立信任机制,从而减少中介成本,并以及时、有效、准确、一致的信息共识和数据共享支持更加广阔的金融应用。

  区块链技术跟业务创新的结合将会是一个逐步迭代、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除了大家现在炒的比较热的场景如积分、股权众筹、跨镜支付、供应链金融、公证、审计之外。在他看来,它在技术上解决轻量级数据灾备方面也许算是提供了较好的途径,如果对交易响应时间要求不高,可巧妙的达到“多点多活”效果,另外一个是利用它解决跨历史周期数据管理问题,众所周知,对于存有大量核心交易数据的系统,历史数据定时清理、系统和数据库版本升级带来的数据迁移问题一直对业内人士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往往一个大型系统经过十年以上的迭代周期,至少会跨越两到三个大版本,数据库结构、数据标准和格式会发生大的变化,再加上人员变迁和交接,往往对历史数据的管理和版本控制会带来较大的困难,区块链做为一种特殊的数据库,其链式存储结构带来的可追溯性,恰恰在不经意间的回避和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股权投资业务而言,往往会经历项目预审、尽调、立项、投资决策、出资、投后管理、退出等漫长的环节,尤其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由于时间跨度大,交易结构复杂,中间面临着很多事件与变化,也在不同历史期会涉及到较多的干系主体,信息可追溯、历史防篡改、数据可审计的项目可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个永恒需求,相反交易量及交易频度要求并不高,区块链技术具有较高的场景契合度。但区块链目前最大的不足除了性能问题及共识算法的优化外,对于纠错和系统升级完善存在较大困难,如以太坊之前由于智能合约漏洞导致不得不采用分叉来解决等问题,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演进优化。

  区块链加金融,机遇与挑战并存

  长期以来,金融机构的信用促进了商业的蓬勃发展,但机构(主体)间业务往来往往需要一个特定的中心机构充当中介,因此带来的是过高的信用成本和低效率。这些痛点直接推动了大家对新兴技术的青睐,促使人们努力改善这样的环境。区块链技术为金融机构从业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视野,尤其是长期痛恨高成本、低效率金融中介的人,对此充满了期待。其数字化、智能化、可追溯等特征,以及分布式账本结构能够保证数据安全不可篡改,所以可能在清算结算等交易后市场程序中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如传统银行的做法是交易与结算分开,双方各自记账交易结束后并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对账,而基于区块链的清算系统保证了交易信息真实不可篡改,交易过程和清算同时进行,从而实现实时清算,信息流和资金流也无需再分开处理,减少了同步和数据一致性问题。

  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交易的真实记录、历史可追踪,在结算周期、费用和安全性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大幅改善甚至颠覆各种现行资产交易系统,如可以显著提升产权登记、发行、交易、转让、交割清算的效率等。作为一种价值互联网,优点虽然很多,但前面已经提到,区块链技术会不会带来新的风险特征,还需要大家谨慎乐观的对待。

  区块链大势已来,金融业未来值得期待

  区块链技术可能会对未来的金融发展产生比较深刻的影响,他表示对这种技术还是充分看好的,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技术,其存在周期不完全依赖于技术的绝对好坏,很多技术很好,但没有发展下去,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形成社会规模或者大规模技术认同,没有投入充分的社会资源去发展它,区块链目前显然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得到了社会各种资源的不断投入,有各种机构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它,即使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效率问题等,但只要有充分的社会资源投入和人才、技术资源的汇聚、扎堆,技术的问题一定能通过技术进行弥补和解决,大家普遍关心的性能问题在联盟链或私有链已经得到一些突破,通过优化改进共识算法和策略,性能已经大幅度提高,“世上本来没有路,人走的多了就成了路”,区块链目前已有如超级账本之类的很多开源社区,很多投资也逐步汇聚和被吸引到这里,区块链技术从萌芽到现在也得到了持续改进,各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区块链可能带来的极大冲击,纷纷加快涉足此领域。更多的商业化公司开始加大投入,以IBM为代表,很多科技企业已经开始对区块链概念进行验证,设计开发原型系统,并对相关基础架构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国内部分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入国际区块链联盟,加快探索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簿的商业应用。未来,对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发展还需要各方参与者的不断实践和验证,估计会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随着不断发展将会出现专业化的分工、由于需求驱动可能会出现多个适用性版本或者分支领域。

  支付结算、证券交易、票据业务等金融基础设施都有可能在利用区块链技术或原理搭建相关平台运行,从而帮助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市场经济。

  此外,区块链技术继承并发扬了“互联网+”技术优势,逐步成为FINTECH时代的技术引擎,任何技术的成功落地最关键的还是人才,很多单位目前已经重视并且投入力量开始研究,通过一些小型项目加大对此方面的人才培养和队伍锻炼,估计未来几年此方面人才需求将会急剧上升,因此,对于一些迫切需转型的行业或单位,观望还不如快速行动,参与到一些联盟或组织中,共同研究、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同时可以积累和培养自己的人才,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技术变革期实现弯道超车。目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说在金融业已逐渐成熟和普及,在精准营销和风险监控方面产生了很多案例,但由于“数据壁垒”和隐私保护方面的原因,发展面临了一些瓶颈,虽然区块链与大数据不是一个层面的内容,关联度目前也不大,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数据发展所面临的“数据壁垒”问题,至少可以在同一联盟体系或生态内推动数据共享,严格的权限控制加密又可在“可控匿名”的前提下为“隐私保护”提供技术手段,除此之外,未来与物联网、智能化等先进技术相融合,共同为实现业务需求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持续推动金融业务的发展与创新,随着各种社会资源的逐步涌入,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将会永远在路上,值得我们共同观察和期待。

  那么,区块链技术与其他行业领域又会发生怎样的碰撞呢?

  更多精彩请点击:http://zt.ciotimes.com/20161113/

 
 注: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其供职单位无关,限于学术交流探讨。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狄刚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