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块链 > 正文

区块链+原创作品记录=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保护?它仍要解决这些问题

2017-05-31 15:54:43  来源:亿欧网

摘要:即便使用区块链技术来保护作品的公司倒闭了,在区块链上的作品记录仍会永久留存。但“长存”只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维度,区块链技术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
关键词: 区块链
\

  已经有多家专注产权保护、图片搜索等创新技术公司,如Blockai 、Pixsy 、TinEye 以及 Ascrib承诺去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来注册和保护版权,使其不受侵犯。这些公司已经意识到,一个类似区块链的公开分布式账本将会是分类和存储原创艺术作品、数字知识产权、文件、手稿,照片和图像的理想选择——能使它们远离任何中心机构。
 
  即便公司的版权服务停止了,在区块链上仍然会留存原创作品的可被证实的复制版本。
 
  这个想法很容易解释——并不是要收集原创者及其作品的信息以存储在中心数据库里,而是要将这些数据转化为一个个区块链并将其“广播”分散出去,使每个人都能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查找和使用这些作品。区块链在该领域应用的优点在于分布式账本技术有潜力去产生更多可信任的地方,而对于中心数据库,你只能去信任操控它的实体机构——如果这些机构受到了威胁或做出不道德的行为,那么便不再值得去信任,机构所掌握的数据也不再有意义。
 
  分布式账本技术依赖于各个节点之间的信任,只要诚实节点的算力始终强大,且区块链被很好的分布,即使最初创建这条链的实体机构被以某些方式威胁,在区块链上的那些作品记录仍然有效。
 
  这便是区块链最大的力量:它被设计成在人心变得不可靠时也能“生存”——无论那些堕落是由于商业、道德或技术问题,区块链始终能存在,不受影响。
 
  但“长存”并不是当前不可逆服务唯一要做的——这是个要关键解决的问题,但它还远不是最重要的。
 
  在美国,第三方机构、不可逆服务、区块链或其他方式的实用性受到美国版权局的限制。简而言之,任何对自己的版权认真到要提起诉讼的人都需要在版权局上正式注册了才能上法庭,如果他们要收取所有的损失赔偿还需要及时去注册才行。
 
  鉴于在美国版权局的注册资料作为作品所有权的初步证据,从内容保护的立场来看,在大多数情况下第三方服务是多余的。
 
  然而不可逆服务可以提供公有的作品所有权记录,还能查询一个作品的作者是谁,这些是美国版权局没法有效做到的——它类似的功能依赖于人们要了解数据库,还要知道如何在其中搜索。
 
  更重要的是,版权需要受到当地一些重要法律的的支撑。
 
  在关于Blockai保护创作者版权的能力的文章中,作者Nate Hoffelder认为像它这样的公司仍然在吹嘘这种虚有的保护能力。虽然像Blockai这样的公司旨在帮助确认版权作品的创作日期,但这几乎从来不是问题的关键。真实存在的潜在隐患是,能直接在表面上去删除或处理内容、篡改有关知识产权等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始终需要法律来干预。
 
  一些创新技术公司再次使这个问题变得火热,引起了更多关注,比如Spotify——全球最大的正版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最近收购了区块链公司Mediachain。对一个问题关注得越多总是意味着要对它投入更多的金钱和时间,以去解决这个痛点。需要的钱和时间越多,那么潜在的解决方案也会越多,自然也会有更多的投资方涌入。资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风口。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liuh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