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块链 > 正文

你知道他们身藏何处?走进真正的区块链“国家队”

2018-03-29 09:12:42  来源: 上海证券报

摘要:今年年初的这股全球热潮引得国内大量慕名者蜂至沓来。然而潮水过后,正真潜心笃志挖掘区块链价值的企业少之又少,大多数是在蹭热点、玩噱头。
关键词: 区块链
\
  区块链的世界纷繁复杂。
 
  今年年初的这股全球热潮引得国内大量慕名者蜂至沓来。然而潮水过后,正真潜心笃志挖掘区块链价值的企业少之又少,大多数是在蹭热点、玩噱头。
 
  近日,上证记者在参与全球区块链高峰论坛之余,独家走访了央行旗下区块链核心企业——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下称“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探寻那些真正在该领域深耕的中坚力量。
 
  央行区块链研究的“三驾马车”
 
  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核心企业之一的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央行体系内最早研究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团队。
 
  该团队早在2015年就开始重兵布局区块链技术,并在去年组建了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这是一家“闹市无人识,深藏身与名”的区块链专利型企业。重点研发区块链等新兴金融科技,由央行科技大牛张一锋担任首任院长。
 
  作为国内区块链技术领军企业,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截至目前已申请22项区块链技术发明专利。
 
  在IPRdaily中文网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2017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前100名)”榜单上,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并列成为央行区块链专利申请的三驾马车。
 
  在科研成果落地方面,2016年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团队承接并组织开发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平台,已经于今年1月25日在票交所成功进行实验性生产。
 
  “这一切努力都源自公司转型发展战略。”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范贵甫说,区块链作为一种可信技术,在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可信体系下会发挥超常的能量。
 
  范贵甫先后担任过银联科技和国家金融IC卡安全检测中心总经理,虽非IT专业出身,但凭借对于科技天生的兴趣与研究,对于金融科技有着十分敏锐的感觉。
 
  从研究到应用,
 
  区块链正在步入正轨
 
  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位于黄龙体育场附近一栋不起眼的大厦中。作为院长,张一锋与杭州众多区块链大佬一样出身浙江大学。据他介绍,整体研究院开发团队不足100人,其中年轻人居多。
 
  谈到当初公司选址的理由,范贵甫指出,为了跟踪新兴技术的动态,拥抱未来金融科技,特地选择了金融创新气氛浓厚杭州作为研究院的所在地。
 
  “研究院的区块链研究工作已经步入正轨。首先,公司的底层技术架构已经搭建完毕,同时完成了央行的数字票据业务。目前正在推广络谱区块链登记开放平台(下称“络谱”)。”张一锋向记者简单介绍了研究院具体的工作进展。
 
  在他看来,区块链最重要的是,在寻找应用场景的同时,结合实际业务再度优化技术。
 
  本周上线的络谱区块链登记开放平台通过联合各合作方对数字身份、可信数据、数字凭证进行可信登记,向调用这些信息的第三方提供存在性、完整性、身份、时间戳、数据关系和凭证登记等信息。
 
  该平台的各参与方不仅自己可以使用,还可以进行机构认证和流转,实现各参与方之间的互信协作,各行业能够通过区块链技术降低信任成本从而让复杂的协作更简单,为用户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工作环境。
 
  “络谱可以在众多合作场景中取得广泛应用,政府监管部门、司法鉴定中心、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等。这也是打造新型区块链生态环境的基础平台,可以面向各行业应用提供技术服务。”张一锋向记者表示。
 
  全球央行对区块链的探索从未停止
 
  央行的数字货币研发进展如何?记者最终抛出了最为关心的话题!
 
  张一锋小心翼翼地从抽屉内拿出一本央行内部杂志,“这是诸多央行领导对于数字货币的研究文章汇总,系统介绍了数字货币存在的价值以及相关细节探讨。珍藏版,送给上证报一份!”
 
  在他看来,数字货币是从现实经济进入数字经济一个必然的经济内动力。与现有电子支付最大区别是,它可以基于账户也可以不基于账户,与目前的货币生态还是有着较大差别的。数字货币本质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统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同时兼具安全性和对用户隐私的保护。
 
  他强调,比特币和以太币不是数字货币,只有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才是真正的数字货币。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实际上数字资产属性更强,波动性过强,并且多半缺少内在价值。数字货币依然要满足货币的基本属性,价值尺度、交换媒介、支付手段、价值储藏这些基本特征并没有改变。ICO发行的代币则更加离谱。另外,不是主权信用货币怎么能充当流动性工具和支付手段呢?
 
  张一锋说,法定数字货币仍在研发,还没有明确的推出时间表。但即使发行了也不会一夜之间颠覆现有的货币形态,它很可能会在长时间内和今天的纸币以及电子支付手段混用。
 
  但这并非意味着研究工作的停滞不前。张一锋表示,全球央行都在积极尝试在数字货币研究领域的探索。
 
  从2015年左右开始,全球各国央行进入法定数字货币的探索之路。2016年,英国央行提出了数字货币原型。它在比特币基础之上尝试提出一种“一国央行如     何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结构”,以及它的基础框架。2016年6月,各国央行在美国华盛顿举办了数字货币会议。
 
  2017年,是各国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尤其重要的一个年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新加坡金管局和加拿大央行已经在进行基于加密代币或者加密货币跨境支付的研究和实验。
 
  在国际组织中,ISO/TC68负责全球金融服务标准制定,已经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专门负责数字货币代码的二级注册表标准工作。
 
  连联合国最古老的一个下属机构——国际电信联盟ITU都行动起来了。ITU2017年专门成立了数字货币的焦点组,5月份开始运行,10月份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工作组会议。
 
  “整体看,无论区块链技术还是央行数字货币研发都是处于早期阶段,但全球都已经意识到金融科技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张一锋表示。
 
  张一锋认为,发布络谱区块链登记平台仅是商业化的开始,未来还将继续尝试在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领域的探索。下一步,研究院将和多家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密码学算法、零知识证明、分布式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同时还将积极申请一批金融科技领域的专利。
 
  “上海证券报同样也可以尝试采用区块链技术来实现版权维护、信息登记等业务流程。”张一锋也向记者发出了邀请。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kongwe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