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块链 > 正文

区块链被纳入“新基建”:政策暖风频吹,突破性平台何时出现

2020-12-11 14:00:00  来源:澎湃新闻

摘要:在这一年里,区块链被国家纳入到了“新基建”的范畴中,各地政策的暖风也频频吹来。区块链是“下一代价值互联网的重要底层技术”的共识逐渐增强。
关键词: 区块链 新基建
  对区块链来说,2020年是一个不错的年份。
 
  在这一年里,区块链被国家纳入到了“新基建”的范畴中,各地政策的暖风也频频吹来。区块链是“下一代价值互联网的重要底层技术”的共识逐渐增强。
 
  那么,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落地情况如何?
 
  区块链被纳入“新基建”,至少7省出台专项政策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区块链技术被首次正式提及。
 
  “我国的区块链技术也已经从概念进入到落地应用阶段,区块链纳入新基建,有利于区块链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助力涌现出更多具有市场价值的商业应用。” 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蔡亮此前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除中央外,各地政府也纷纷表态,出台区块链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
 
  据澎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当前已有7个省级行政区先后出台了区块链发展规划,包括湖南省、贵州省、海南省、北京市、河北省、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此外还有广州市、长沙市、福州市等省会城市也发布了区块链支持政策。
 
  中国区块链与产业金融研究院院长刘洋指出,相较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对成熟的数字技术已形成行业门槛、技术门槛、市场门槛和区域门槛,区块链已被公认为下一代价值互联网的重要底层技术,势必引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同时区块链涉及多学科多领域,还没有出现赢家通吃的红海竞争,市场参与者均有机会,各地在相对同一起跑线的赛道。
 
  在金融区块链上,相关行业标准也在逐步建立。
 
  2020年2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首个金融区块链标准规范《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规范分布式账本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升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7月27日,央行又发布《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评估规则》,规定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实现要求、评估方法、判定准则等,适用于金融机构开展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的产品设计、软件开发、系统评估。
 
  “往基础设施走”,“结合实体经济”
 
  2020年,区块链技术也正从概念逐渐走向落地,应用场景多点开花。
 
  区块链公司溪塔科技COO孔庆阳认为,商品溯源、供应链金融、电子证照、版权保护等都是区块链应用的热门方向,因为区块链作为多中心的账本,所以最适合应用的领域是多方共同参与的场景。
 
  “在场景上区块链的应用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2020年的趋势是把各个场景做的更加深入。”他表示。
 
  但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孙扬提到,区块链在2020年呈现两个特点:第一,内生技术提升。第二,区块链在2020年的特点是“往基础设施走”,结合实体经济,包括AML、农业、跨境清算、DeFi、 DeMa、DAPP等,“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感觉”。
 
  孙扬指出,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结合机遇很大,一方面可以降低风险防控的成本,一方面可以对优质实体经济增信,“挑战是,区块链技术人才匮乏,能将区块链结合到领域的人才更是非常少,这成为区块链应用和落地的很大的制约。”
 
  刘洋提到,作为精准扶贫的收官之年,今年“区块链+精准脱贫”的应用场景有所发展。例如,贵阳市白云区红云社区是贵阳“大数据+大民生”工程重点示范社区,开发上线了“区块链+精准扶贫”项目——区块链助困系统。
 
  “区块链技术可以使扶贫专项资金、社会捐赠等环节更加透明,实现点对点对接和交易。例如,捐赠机构可以直接将钱划拨给指定扶助对象,无须转手多家银行和中介机构,并且每次捐赠及资金使用情况都会记录在链上的分布式账本,记录公开透明,可查询且不可篡改,也可以通过账本追溯捐款去向。”他说。
 
  “几个热门的方向,一直有比较强大的力量掌控和坚定推进,变化不大。”孙扬说。
 
  孙扬举例道,比如面向金融的联盟链、比特币、面向分布式应用和市场的以太坊、跨境支付清算RIPPLE,数字人民币联盟链在江苏已经有重量级落地等。
 
  金融领域:区域性股权市场、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为热门
 
  金融向来是区块链应用的前沿阵地,区块链能改变传统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和产业分工模式,实现更好的开放、融合与共赢。
 
  刘洋认为,国内外看,区块链技术赋能改造银行、保险、证券、消费金融、基金、信托、支付、资产管理、互联网金融、征信等金融领域,已有成熟案例,并在加密数字货币、消费金融、资产管理、支付结算、数字票据、供应链金融、智能证券、智能保险、征信等九大领域形成了应用模式、典型案例和实施路径,为经济金融提供愈加强大的新动能。
 
  具体而言,区块链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的应用得到官方支持。7月7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同意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区域性股权市场参与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
 
  欧科云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炼炫此前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区块链技术在股权交易市场最大的作用有三点:一是推进“无纸化”和“电子化”进程;二是重塑证券市场清算结算体系;三是推动证券市场的智能化进程。
 
  “金融领域,供应链金融融资是最热门的场景,2020年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达15万亿,已经上线了很多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场景,如区块链票据、区块链应收账款、区块链信用证、区块链福费廷、区块链动产质押。”孙扬提到区块链+金融的另一应用方向。
 
  他解释道,因为区块链可以在这些供应链金融场景下,帮助企业增信,提升金融机构处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效率,帮助核心平台企业的信用在上下游传递。
 
  孔庆阳也指出,金融行业可以通过区块链的“交易即结算”、可溯源、不可篡改的特性来节省多方对账时间,极大降低摩擦成本。在核心企业授信经过多级流转以后还能够以极低的尽调成本来确认真实性,这一点能够为金融机构带来极大的价值。
 
  孙扬表示,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场景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区块链会去主动去结合数字政务与权威数据,比如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平台、数字资产登记平台、国家企业信用平台等,提升上链信息的权威性;另一个是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通过组合产品加大对于垂直产业链的渗透。“比如苏宁银行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系统上,围绕供应链金融系统,先后打造了区块链国内信用证传输系统、区块链动产质押系统、区块链福费廷、区块链应收账款流转平台等,实现了围绕核心平台企业的上下游的全覆盖。”
 
  不过,这类场景同样也存在问题。
 
  孙扬说:“跨链通信标准需要统一,区块链和物流、信息流的融合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更多机构的配合,目前仅是浅层的信息上链,很多机构对信息上链还存在顾虑。”
 
  区块链在跨境支付上的应用也在不断推进。刘洋指出,目前,支付宝、中国银行、招商银行、PINGPONG、连连支付等跨境支付公司、金融机构都在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和安全性。
 
  他认为,在多方共同维护的多中心化甚至中心化状态下,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信任机制,存储客户身份的电子档案不可篡改、可追溯,可实现客户身份信息的安全管理,可以满足反洗钱等监管要求。
 
  “将有突破性的区块链平台出现”
 
  孙扬指出,各国数字货币的应用,除了覆盖零售交易,将重点在数字政务、供应链金融、金融市场融资等领域加深应用,成为重要的金融政策工具,实现定向微观的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间工具,将有突破性的区块链平台出现。
 
  “现在已经有了清结算,黄金交易,证券交易,企业融资平台的出现,这些都是为了未来的王者做铺垫,肯定会有爆炸性的平台出现。还可能在在租赁、新能源汽车、环境保护等有应用。”他说道。
 
  孔庆阳提到,区块链在产业供应链金融有着很大的机遇,“随着国家新基建的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传统的生产企业和加工制造业的信息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数据要素会作为一项生产要素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孔庆阳指出,“随着物联网+区块链结合以及区块链的多方分账和结算体系更加完善,在共享设备融资租赁方面或许会成为一个焦点。”
 
  在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中,挑战也与机遇并存。
 
  孙扬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处理好保护个人隐私,另外要通过技术降低区块链的能源消耗提升效率,还要实现开发和部署的易用性。
 
  孔庆阳认为,需要将区块链技术与现有的信息化以及物联网技术相结合,通常来说会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在区块链的应用方面有时间经验,同时也要足够了解所要结合的行业。
 
  刘洋则列出区块链的四大挑战:其一,区块链大范围应用尚处在探索性应用阶段,达到生产级别大范围推广需要久久为功。其二,区块链应用到其他领域的分布式记账还缺乏技术开发、数据确权、数据共享、记账激励等标准体系,一定程度影响了区块链+长尾用户的普及化。其三,分布式技术架构在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下也暴露出欺诈行为增加和网络安全风险,传统中心化数据库架构的安全控制措施已无法照抄照搬,必须研发新的风险管控技术和应急措施。其四,区块链治理体系尚未形成,政府扶持引导、监管上链、社群自治等政府、市场、社会利益相关者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规则机制,可能引发“技术作恶”风险。
 
  刘洋建议,2021年,区块链需要加强监管。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和传统投资渠道萎缩、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加密数字货币乱象使得区块链被异化为高风险金融工具,在缺乏引导和监管的情况下,出现了一系列金融风险、社会问题。将监管上链、以链治链,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管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共识。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wenwe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