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17:31:17 来源:CIO
今天你想拥有一个移动端的较好的体验,基本上就会去开发一个APP,但开发APP的话,这里面就会遇到很多很多的挑战,接下来我就来详细讲一下。
大家知道这是今天企业里面整个内部IT系统应该都会有的架构。过去在PC端通过应用服务器,产生Web页面,到PC浏览器这端来。今天你开始要想做移动端,于是你首先在开发APP之前,首先要对应用服务器做一个改造,开发出API接口,这样的话,APP才能通过调用接口进行数据读写。在这端工作就会变得非常复杂。往往你会碰到一些挑战。
第一,你要找原厂商做这件事情,因为原来的系统代码都非常复杂,你自己是不太容易去改的。大家也知道,有很多情况下原厂商并不是那么容易找到,尤其是以前有外包的项目是很难找到的。
第二个,原厂商会想把更多精力花在开发下一个版本上面,所以不一定积极配合去看你原来的版本,如果一定要让他们配合,收费也很高。
第三个,开发周期也会非常长,上线过程中还要精力很长时间的稳定性试运营过程,在开发过程中,还有可能导致数据丢失等等。这是今天企业做移动化普遍遇到的痛点,就是对后台API接口非常依赖,周期很长,难度也很高。
开发APP的流程总结一下,联系原开发商,API需求确定,定义API接口,API开发,APP开发,集成测试,系统升级,这里面你会涉及到项目经理、后端开发、IOS开发、安卓开发,运维人员。假如每个步骤都非常快,都是用1周时间,加起来也得1个月时间。
今天想给大家演示云适配的技术如何颠覆式的改变掉过去这个过程。在做视频演示之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开发工具,我们叫Enterplorer studio,可视化适配工具。开发者只需要拖拽组件就可以轻松定义移动端界面。
这就是实现OA请假单所做的所有工作。大家算一下一共有多长时间,可能用了两三分钟,过去在这样一个工作,可能需要5人一个月时间干这个活,用云适配这个技术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可以搞定。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快呢?就是我们把开发APP过程全部节省掉了,整个过程也不需要APP的开发,完全是用PC端那套办公系统,只要把前端页面做重新布局在移动端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这就是基于我们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的技术叫双渲染引擎浏览器内核。过去普通的浏览器是单渲染引擎,服务器给你发送什么页面,用户这端就看到什么样的页面,我们对浏览器整个内核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在我们这个浏览器里面,它有两个渲染引擎,一个PC的,一个移动的。
企业现有的办公应用推送到手机端还是PC页面,我们在PC渲染页面里面把引擎展示出来,同时又触发移动端渲染引擎,把定义过的移动页面也展示出来,他们之间有一个状态的同步,也就是说,你在移动端页面里面做所有的输入,操作,都会同步到PC页面上,所以对于服务器来说,一直以为,还是PC端的人操作这个系统,事实上用户是在移动端操作这个页面了,通过这个原理实现非常快速的实现移动化。
过去也有中间件的技术,可以对网页进行抓取,但我们的技术跟中间件技术是完全不一样的。中间件网页抓取有很多缺点:
1,对于动态交互页面的支持差。
需要管理不同用户的cookie及session,开发复杂,容易出错。
服务器负担大,投入成本高。
云适配所有事情都是在用户手机端做的,可以非常快速的实现移动化的过程。所以我们提出来的口号就叫NO API开发、NO APP开发,一周开启移动化。
除了移动化功能之外,我们还提供了很多附加值在移动端浏览器上面,我们还提供了统一管控功能,还有数据保护,还有跨平台等等。同时我们还提供了移动办公的超级APP,以及强大的管理后台。这个界面简单来说是企业的导航页,可以把ERP、CRM、OA、BP、BI都可以很快装进来。它有各种各样的后台管理功能,报表的功能。 我们对数据安全进行保护,禁止截屏,手机丢了还可以远程数据擦除。还有缓存加密,防止企业信息泄露。
我们从两个维度来看,一个是对企业价值回报,一个是企业投入。APP开发虽然对企业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整个过程太复杂,现在有轻的移动办公系统,比如阿里钉钉,腾讯微信,但是可以很快上手,但是没有办法覆盖现有企业信息。还有虚拟桌面使用体验是非常糟糕的,云适配的移动化解决方案,可以非常快速的上手,也可以给企业带来非常得高价值。
最后讲一下,过去企业移动化在PC端经历了C/S架构到B/S架构转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会从C/S架构向B/S架构的逐步转变。在国外HTML5已经是移动端开发第一大语言了。
信息化里面有一个着名的理论叫做《诺兰模型》,第三个阶段是实现一个一个孤立的系统,第四个极端是实现大集成。C/S架构是一个一个信息孤岛,B/S所有东西是可以互联互通的这也是为什么PC端都把系统搬到浏览器平台上面来,因为它就能实现企业信息化大集成的愿景。
我们的结论,B/S架构也会成为移动办公的主流。云适配未来愿景希望实现让你的信息,能够在任何一种设备商,都能够很方便的访问,这就是我们公司成立的愿景“One Web, Any device”,我们想基于浏览器打造跨设备的“WEB OS”,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