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IO > 正文

IT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初探

2018-06-14 17:43:05  来源:CIO进化论

摘要:通过构建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可有效实现统一的运维管理和IT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随着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IT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将更为方便快捷,这将为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带来更大的机遇。
关键词: 周期 生命 资源
通过构建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可有效实现统一的运维管理和IT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随着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IT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将更为方便快捷,这将为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带来更大的机遇。

 

为进一步强化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IT资源使用的灵活性,提高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率,中国人寿数据中心开展了IT资源管理研究,积极探索IT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证明,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应用到IT资源管理工作中是行之有效的。通过构建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可有效实现统一的运维管理和IT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随着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IT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将更为方便快捷,这将为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带来更大的机遇。

 

 

一、IT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是虽然在资源申请过程中进行架构层面的评审,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申请控制机制,使得部分资源在申请阶段就发生超额分配现象,过高的配置必然带来过低的资源使用效率;

 

二是虽然对系统资源部署了监控,但由于缺乏资源动态调节手段,对于过低或过高使用率的资源无法实现配置动态调节,从而带来资源使用上的不合理;

 

三是虽然在服务器上大量使用了虚拟化技术,但存储和网络的虚拟化程度仍然不高;

 

四是虽然在管理中使用了一些工具,比如流程管理、配置管理、监控管理、自动化运维管理等,但由于资源数量庞大、类型复杂、架构多样,管理上仍较为分散,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管理功能仍有待强化。

 

 

二、IT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框架

 

 

 

在IT资产管理中,全生命周期管理较为常见。IT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指从资产长期经济效益出发,全面考虑资产的规划计划、采购建设、运行维护、技改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益、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资产全周期成本最优。在IT资源管理中,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依然适用,并可有效提升资源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Resource Lifecycle Management,RLM)是指管理IT资源从需求、预算、采购、部署、分配、运行、监控、优化、直到回收至资源池的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与过程。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是闭环的,可采用PDCA戴明环进行管理。

 

1.部署规划(P)

 

部署规划包括确定资源需求、制定预算、资源采购、设备部署等。在部署规划过程中,要统筹考虑确保基础架构的合理性与先进性,确保扩展的灵活性,同时要采取科学的容量管理方法,构建合理规模的资源池,并进行容量匹配。必要时,可建立战略储备资源池。

  

2.资源分配(D)

  

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分配流程和分配原则。需求方提出申请时,要经过审核,并经资源管理方评估和审批。对于常规的需求,需在规划阶段提出计划,并制定预算。对于重大紧急项目需求,可使用战略储备资源。

  

3.资源监控(C)

  

在资源管理中,做好资源监控十分必要。要对资源的CPU、内存、文件系统、磁盘利用率等指标进行监控,对于长期保持低利用率的资源要进行优化。

  

4.优化部署(A)

  

根据实际监控情况,对资源部署架构进行优化调整。

 

 

三、IT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

 

 

  

由于绝大部分公司内部人员进行资源申请并无需缴纳费用,因此,需求方在提出资源申请时,往往只考虑性能,尽可能将资源配置做到最高,而不考虑成本,资源利用率不高,从而带来资源的浪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降低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1.引入模拟计费机制

  

为了解决资源超配申请的问题,建议引入模拟计费机制。与需求方签署《信息技术服务级别协议》,根据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及级别规定相应的计费标准,定期给各需求单位“拉清单”,并在一定范围公布各需求单位的IT资源成本。通过模拟计费可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并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三

  

2.制定资源优化标准

  

重点关注CPU、内存、文件系统(逻辑磁盘)利用率三大指标,对业务繁忙阶段、业务空闲阶段的指标进行具体分析。基于不同的系统架构,按照业务繁忙的程度,并根据来自监控系统的经验数据,可以对各系统的三大指标进行分析,并根据各指标值所在范围,判断该系统是否需列入待优化系统清单或待观察系统清单中。建议列入待优化系统清单和列入待观察系统清单的各指标值范围如表1所示。

  

\

 

3.检查与评审

  

在年度资源使用情况报告中,提出下一年度待查系统清单,并根据公司业务实际情况,选取某个合适时间点对待查系统出具年度监控报告,分别分析系统在业务繁忙阶段及业务空闲阶段的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及文件系统利用率(或逻辑磁盘剩余空间)等指标,并根据资源优化标准,列出《待观察系统清单》与《待优化系统清单》,提出资源优化建议,并提交专家评审小组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制定年度资源优化实施方案,并报管理层审批。

  

4.资源部署优化

  

根据资源优化实施方案,对待优化系统清单中的系统进行部署优化。对于业务繁忙阶段CPU、内存、文件系统、磁盘空间等利用率低的服务器,应降低相应配置。对于业务空闲阶段利用率高的服务器,应提高相应配置。优化完成后,应密切关注系统使用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四、未来展望

 

 

  

随着虚拟化、自动化、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IT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将贯穿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全过程,并成为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通过资源池的管理,建立与服务承载相适应的合理的资源动态调节机制,是摆在IT资源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根据这一要求,需要把数据中心的所有计算、存储、网络等物理资源进行整合和抽象,形成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构建可伸缩的动态虚拟化基础架构,并进行统一的调度管理,最终通过技术手段把基础设施作为服务提供给客户。

  

为实现这一设想,我们构建了相应的管理模型。把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划为第一层,即物理层。它又分为两个子层,其中第一子层为机房及相应的基础环境设施,包括强电、弱电、制冷等系统,从资源角度来看主要为机房空间、布线、供电、制冷等,我们称之为“基础环境子层”;第二子层是在此之上的计算、存储、网络等物理资源,我们称之为“基础平台子层"。

  

在物理层之上,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相应的计算、存储、网络等物理资源进行虚拟化,形成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资源池,以供上层进行调度管理,该层称为“虚拟化层"。

  

在虚拟化层之上,通过对虚拟化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管理平台进行整合,并通过统一的资源调度管理,实现对资源请求、分配、监控、优化、回收等的统一管理,并按照相应资源标准进行计费,该层称为“管理层”。

  

在管理层之上,通过统一的门户,实现统一账号、认证、授权、审计等,该层称为“用户层”。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对现有运维管理工具(包括流程管理、配置管理、监控管理、自动化运维等)的整合工作,并根据上述模型构建统一的运维管理平台,实现用户统一登录和资源统一调度管理。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liyaoq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