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5 09:12:31 来源:互联网
从CIO这个名词进入我国开始,已经历经10年风雨了,现如今中小企业的CIO仍然不受重视,面对如此窘境,中小CIO们还要继续坚持多久?
CIO的前身 10年前随着电脑进入我国,互联网开逐渐被人们所认知。最典型的里程碑就是网吧遍地开花,那个时候的网管,就是CIO的原型。因为人们对电脑和网络的认知还少之又少,而且个人电脑还很少,所以那个时候的“CIO”很吃香,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系统和软件的安装和网络维护。虽然当时网吧的收入很高,各各网管收入也颇丰,但是缺乏的就是“名声”,当时去网吧的人不乏许多白领去办公,然而网吧主要的客源都来自学生和一些无业人员,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玩,那时网络管制并不严格,黄色信息,暴力游戏,以及相互对骂的语音网,造成网吧的环境很恶劣,网管之名仿佛和低素质,不上档次挂上了勾。
随着时代发展,电脑进入所有企业的办公室,每个人开始都拥有了一台工作电脑。互联网络的兴起使得邮件、网站成为公司的重要商业工具。而企业的财务系统、业务系统、客户关系系统都已经建立或开始进行建立。此时的IT主要分为IT专业行业和企业中的IT部门。真正有知识的“网管”们纷纷涌入企业,也渐渐和网吧网管脱离了关系,渐渐有了“名声”,成为白领,成为信息中心主任,成为IT部部长,真正的CIO。
CIO的窘境 “名声”是有了,可是最关心的问题---钱呢?权力呢?
许多大企业不用说了,毕竟大企业是少数,没有那么多的CIO职位空缺,再加上互联网和信息化已经被人们所认知,普遍学校开办IT,计算机系别,越来越多的人具备CIO素质,或者说向CIO发展。而事实却把各各CIO逼入窘境。
企业中的地位 大多数中小企业CIO地位根本谈不上“首席”,业务部门不理解,老板不重视,有的信息主管更是戏称自己是落魄的精英,竟然出现这样一种说法: CIO中的”I” 是指“无关性”(irrelevance)。最可以看出CIO地位的便是人员配置,许多中小企业的CIO都是“光杆司令”,也有的开设个信息部门,当然这个部门的人员往往不超过3人,因此许多CIO都认识到,尽管与以前相比,多了个好听的名号“CIO”,但其职位描述却未有丝毫改变,许多人只是在电脑出现故障时才想起CIO。依然是“网管”,“IT民工”。
薪水 正因为不受重视,所以直接导致CIO的待遇,毕竟别人觉得你为企业根本带不来什么效益,只是个“打工的”,所以往往收入和工作量不成比例。
据调查,07年信息中心主任收入水平并不高,中小型企业则更低,年薪5万元到10万元之间的有27%,而63.8%的信息中心主任的年收入在5万元人民币以下。造成这种状况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企业的投入,大型企业对信息化的投资往往过千万,而中小企业却很低,对信息化投入少,那CIO的薪水也不可能高。
中小企业普及信息化的程度制约CIO的发展 中小型企业可以说遍地开花,似乎在信息化时代到来时刻给CIO们一个大展身手的机会,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信息化并不感兴趣,原因有四。
一:各中小企业老总对信息化认知不多 许多中小型企业老总只对自己的产业关心,销售额,产品之类放在重点,而对内部管理来说放在次要地位,“能赚钱才是真理”这一概念普遍存在于中小型企业老总心中。对信息化的重要性没有深刻体会,虽然对如何优化企业资源,更有效的拓展企业规模很关心,但却很难将其与信息化联系在一起。
二:资金问题 对中小型企业来说,任何开支都要精打细算,对于信息化所需大量资金相当抵触,认为企业原有的模式已经可以满足企业的发展,没有必要再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信息化,多数老总愿意把钱用在产品开发,广告上。而信息化,根本不在规划之中。
三:中小企业老总“谨慎”
虽然信息化发展建设已经是众所周知,而各种软件已经满布市场,但由于信息化发展还未成熟,信息化的普及度也不够高,造成众多中小型企业这样一个心态:“让别人试试看,有效果再说”。于是众企业望而却步,相互等待,或是别人成功,或是别人失败,一切等别人的结果,别人成功,便向其请教成功经验。别人失败,那就将信息化建设继续推后。
四:认为不需要信息化 确实,许多企业上人员配置本来就较少,如果让其在专门增设一个信息中心,再投入成本资金的话,那很多企业都会打退堂鼓的。因此,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无法普及,也造成了CIO们难以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待遇。
CIO的发展 无论现在怎么样,CIO的发展是有很大空间的,近几年一直在进行信息化的改革,许多中小企业也跃跃欲试。像IBM,用友(600588行情,股吧,信息化),金蝶等厂商也逐渐走向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现在国外的CIO无论地位与薪金都是高高在上的,我国也正向这方面发展,但是路还很长,究竟中小企业的CIO何时能大翻身,谁也说不清楚。对于中小企业CIO来说,有光明的未来,只是,还无法确定,还要坚持多久。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