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IO > 正文

CIO如何经营IT部门?

2008-08-21 16:25:11  来源:IT经理世界

摘要:IT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不是我给你提供一个系统或应用的关系,而是我可以给你带来多少价值;此外,IT中心本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有独立的岗位编制、规范和成熟的操作模式,它的管理
关键词: CIO

    “IT的价值需要经营。”通用电气亚洲水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GE亚洲水电设备)的IT经理王波说。今年,王波才加入GE亚洲水电设备,这家3年前被GE收购的公司正配合GE的全球战略,由单一水电设备产品转向多业务发展,整个公司面临着供应链转型。

    王波在企业面临管理流程变革的环境中,提出了要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IT部门的思路。“IT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不是我给你提供一个系统或应用的关系,而是我可以给你带来多少价值;此外,IT中心本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有独立的岗位编制、规范和成熟的操作模式,它的管理不能单纯靠硬性制度规范,也需要像做业务一样经营。”

    经营IT

    最近,IBM在名为《CIO:未来企业的变革中坚》的白皮书中指出,未来企业具有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渴求变革,这种充满变数的企业特征迫使CIO们成为变革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当企业面临变革,内部力量此消彼长时,CIO们必须与CEO一起在整个企业内、同时也在自己的IT部门内驱动和实施转型。

    王波加入GE亚洲水电设备时,企业正处于单一产品转向多业务的管理转型期。王波认为,在这个过程中,IT部门能从变化中找到很好的发展机遇,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IT部门,有效地向业务部门渗透IT的影响力,最终达到IT驱动业务的目的,帮助企业顺利实现转型。

    有类似经营思路的,还有明基中国营销总部信息技术部总监周庆瑜,他希望通过经营IT部门,提升IT对企业和业务的影响力、提升本部门价值,以应对来自外部IT外包市场的竞争。“CIO永远都在考虑效率和成本之间的平衡,跟老板证明自己的价值,并且要不断证明自己的这个平衡能力比外边的人更好,否则老板可能把整个IT部门外包出去。”周庆瑜说。

    4年前,周庆瑜就开始在明基探索一系列提升IT部门影响力的措施:为了提升IT服务水平,他引入了ITIL,为IT服务人员树立标准的服务流程,提升内部客户的满意度;为了争取IT投资,他设立了ROI的底线要求——引进的新技术要在18个月内,帮公司把投资赚回来;推行标准化项目管理流程模板,加强IT项目管控;为了与业务部门更好地沟通,他组织IT部门员工与业务部门打球赛,订购印有“Enjoy IT”的文化衫在公司内部销售。

    “这些事情我们一直都在做,只不过现在稍微调整了一下思路——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周庆瑜说。他认为,以整体经营思路来整合以往这些经营IT的策略,使之变成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过程,将能获得更好的“经营”效果。

    在GE亚洲水电设备这样重视IT的企业,王波的IT预算相对好拿,他面临的挑战则是“花了这么多钱,如何证明IT的价值”。通常情况下,CIO证明IT价值的作法有两个——对业务部门的服务及时;对每个IT投资项目都有回报分析。凭着业务出身的优势,王波总是直接将IT项目的价值转化为财务数据。不过,王波觉得证明IT的价值不是经营IT的全部内涵,“有时,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是想到哪儿提到哪儿,如果我们全部满足他们的需求,可能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也不利于IT的长远发展。”目前,GE亚洲水电设备的IT部门通过上线ERP、BI等项目后,已经能够部分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我的最终目的是,利用IT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引导企业变革”。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王波提出了整体经营IT思路,希望藉此整合企业的IT资源,集中资源帮助企业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可创造经济效益的IT解决方案,尽快完成IT驱动业务的IT经营目标。

    有效经营

    为了提升经营水平,王波和周庆瑜不约而同地从变革IT部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上入手,以展开自己的经营理念。

    周庆瑜参照企业的经营架构,建立了IT部门的内部组织结构。比照一般企业都会设立的财务、客服、市场、HR、物流、销售等多个职能部门,结合本部门的特性和需求,周庆瑜在明基IT部门内最终保留了3个职能小组:HR小组负责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内部激励机制的实施;内部稽核小组配合ITIL的实施,审核IT项目及相关文档的完成质量;PR团队负责IT的内部营销及协助部门同仁维护内部用户关系。

    周庆瑜很快就感受到了组织变革的张力。近两年,他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推行ITIL项目,这需要对IT人员进行大量培训。以前,这样的培训都由明基的人力资源部门统一组织,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公司的HR部门通常是站在整个公司的角度设计培训课程,与我们的需求有一定差距”。在设立内部HR小组之后,周庆瑜让部门行政秘书兼HR小组负责人,专门针对内部培训需求设计培训体系。今年,HR负责人针对IT部门的主要任务,设计了一系列以ITIL为主轴的培训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她会根据培训主题充分了解IT部门成员的需求,甚至与各业务部门主管沟通,设计培训科目并联络相应的厂商或专家来授课。

    明基IT部门的内部PR小组采用的也是兼职形式,由部门内的活跃分子兼任负责人。“设立内部PR小组之后,我们之前的IT推广活动更有规划、更有组织。”周庆瑜与内部PR经理商定,每一两年进行一次IT文化产品的更新,球赛等交流活动组织也将成为定期行为。周庆瑜把由人兼职形成的组织架构称为虚拟组织形式,相应的团队负责人可以任意调配IT部门的其他成员来配合自己的工作。

    明基的IT部门内部稽核小组是借助ITIL项目而独立出来的小组,它有两个专职人员专责监控IT项目质量。从最近几个月它的成果来看,周庆瑜发现内部用户对IT服务的满意度已经有了10%左右的提升。

    业务出身的王波为GE亚洲水电设备的IT部门设立了另一种组织架构——以竖向的3个层次打入业务“市场”。同样,他也在部门内成立了3个职能小组:最上层是以王波为首的战略团队,负责分析业务需求、发现隐含在业务中的机会,将企业的业务战略转化成相应的IT战略规划;第二层则是解决方案小组,负责为各种业务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最下层则负责为其他部门提供IT服务支持。

    为了能从业务发展中寻找发展机会,王波要求3个小组的成员不仅要精通业务,还要具有很好的销售技能,能主动出击向业务部门“销售”自己的IT解决方案。

    为企业解决半成品库存高居不下的问题,就是王波从业务中发现的扩展机会。刚加盟GE亚洲水电设备时,王波发现企业的半成品库存特别高,这在资产负债表中一目了然,却一直没有很好的方法解决。通过业务调查,他发现库存居高不下的原因是没有做周期性盘点,及工单没有及时完工。当时,GE亚洲水电设备的工单完工率只有40%、库存准确率只有70%,“将工单完工率提高到80%,把库存准确率提高到90%,这就是我们的机会。”目前,他们针对提升库存管理水平的IT项目设计已进入尾声。

    树立明确的经营目标,还有利于CIO确定经营策略和业务重点,迅速做出决策。王波在IT部门引入了项目否定原则,如今GE亚洲水电设备的业务部门在提出需求后,必须与IT部门共同罗列需求利弊、分析商业价值之后,才能决定这些需求是否立项实施。

    前不久,GE亚洲水电设备的采购部门对IT部门提出一个业务需求,要求IT部门开发采购预测项目,进行远期预测,看看未来1~3年需要采购的物品及采购量,以便提前分配资源,并发展战略供应商。采购部门提出这个项目需求后,王波对项目用户是谁、报告的频率及对决策的帮助有多大进行了反复询问。通过分析,他发现这个需求的潜在用户是采购部两三个高级经理及主管,他们大概每个季度才会看一次报告。“问完这3个问题后,我心里就有底了,这不是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因为客户群不够广、使用频率不高、对流程的改进也不是很大。”后来,王波对这个需求进行了调整,决定不为这个需求单独开发一套系统,而是给采购部门提供一些工具,帮助他们分析数据。

    难以量化业绩

    以经营企业的思路经营IT部门的CIO们,尽管或多或少感觉到了这种思路对IT部门运营水平和企业IT能力的提升,但也碰到了一些难以逾越的管理难题,例如很难像经营一家企业那样,将IT部门的业绩与成果进行量化。

    周庆瑜认为,经营IT部门难以像经营企业那样设定一个可量化的盈利指标。通常而言,企业的CEO只关注IT部门是否完成了工作,而不会太关心如何量化IT部门的考核指标,但对于CIO而言,IT部门业绩难以量化,可能意味着企业不会为经营IT的活动“买单”,员工为此付出的劳动也相应地难以得到回报。

    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周庆瑜将经营IT部门的理念转化成需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告诉部门成员这些也是对个人发展很有帮助的非“正式”技能,然后让大家选择各自感兴趣的事情去做。“不过,我也发现长此以往不行,因为没有考核体系,很多事的确做不好。”对此,他采取了变通方法——采用项目经理制,每个小组的责任人就是项目经理,在其个人考核中加入相应指标,让绩效与其工作挂钩。

    “战略性工作就更难衡量,但是经营IT部门的关键就是要在业务中坚定IT部门的影响力和认可度。”王波说。他认为,客户满意度是衡量IT部门经营水平的一个基本因素,另一个衡量指标是计算IT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以对业务部门的提升来衡量IT部门业绩。王波将半年来自己对GE亚洲水电设备的IT设备管理改进所带来的成本削减,以及新项目创造的商业价值直接转化成利润,再按银行借贷利率计算出利息收入,“我们已有几十万美元的经营业绩了”。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