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0 16:05:27 来源:CIO时代网
近期的华尔街金融动荡很快就蔓延到全球,受其影响中国股市也如过山车般下滑,9月18日沪指一度逼近1800点。尽管我国政府于9月19日出台了印花税单边征收等利好政策,实施救市行为,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相比去年的牛市盛况,全球资本市场被华尔街“拖累”得一片哀鸿。
面对此番光景,即便是财大气粗公司的CIO也不得不早做准备。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福里斯特调查公司(Forrester)指出,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全球43%的企业在2008年削减了IT总预算,24%的企业暂停了可随意支配的IT经费。该报告称,身处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企业,经济放缓对IT预算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近50%的美国企业削减了IT预算,而只有28%的德国公司压缩了IT预算。
9月9日,联想集团CEO阿梅里奥指出,由于全球经济存在不确定因素,联想担心企业将削减IT预算,由此会影响联想的销售。这个消息一传出,联想股价下滑2.24%。
其实,对于CIO们来说,2008年的情况还不算太糟,因为IT预算是上一个财年结束前就做好的,大部分企业还不至于中途削减IT支出,不过即将来到的2009年情况却变得严峻起来,因此不少CIO都做好了节衣缩食的打算。这对CIO们的最大考验是,IT预算可能减少,但工作业绩却不能缩水。“不能说预算缩减到6成,IT效果也打折到6成。”华东区苏州IT交流协会的成员吴晋贤说。他认为,当企业银根紧缩时,CIO要变身为IT财务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善用管理工具
吴晋贤是一家台资制造企业的IT经理,对他来说,无论经济怎么低迷,都不会出现IT预算削减的情况——不是他的公司肥得流油,而是平常他就非常善于用管理工具分配资金,使每笔IT投资都能挤干泡沫、提高效率。吴晋贤的经验被苏州、台州一带的台资CIO们纷纷效仿。
由于吴晋贤所在企业是制造企业,业务持续性是IT部门要保障的重点。为了保障业务运转的安全性,吴晋贤用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确立IT各岗位的职责及IT系统各层级的管理制度。他首先加强的是信息系统中比较薄弱的地方,“生产一刻都不能停,因此我们对系统的安全度非常在意。”不过,他并没有花大价钱买最昂贵的信息安全软件,而是通过制定IT制度和流程,规定每台电脑的标准作业程序,包括不同岗位对互联网出口的选择、每个层级工作人员对IE浏览器的预设选项等设置。
在ITIL的理念之下,这家台资企业将管理规范落实到很细微的地方,比如每台笔记本电脑连上一个网页究竟是需要1秒钟还是两秒钟,都会有具体的规定。诸如此类防患于未然的措施,使得吴晋贤所在的公司没有出现过系统被攻击或因为IT而造成生产停顿的事故,而苏州一带不时有CIO抱怨自己企业的系统染上病毒而瘫痪。
除了用ITIL的理念管理IT,使得其精密运转,吴晋贤认为IT应当管理到企业生产的很多细节,通过节省能耗来降低成本。“对于拥有很多车间的大型制造企业来说,空调温度每升高一度,省下的电费可是不菲的。”吴晋贤说。在他所在的企业里,整合的IT系统控制了生产中的电闸、空调、电灯等设备,所有的流程都被他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中。“大家都希望省电,但是如何在最省电的模式下令生产正常运转?”现在,吴晋贤的公司采用IT系统管理生产设备,并且配合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每个生产岗位上应该执行的操作都有切实可依的规范。比如设备什么时候能接通电源、哪些设备应该拉电闸,都有一定的标准,这些管理的效应也是通过IT的配合得到提高。
“不能因为IT预算减少,CIO就零碎地上一些小系统,这样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整体规划。”在强调整体IT概念之余,吴晋贤对很多细节也用ITIL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包括网络线、电话线的布局和运用,都有章可循。
4年半前,吴晋贤的公司就安装了IP网络和数字电话,但是目前大部分岗位仍然采用传统电话机。“我们用了很少的钱就把企业在两岸三地的通信网络联在一起,彼此之间通电话都是分机直拨,不需要支付长途话费,但是电话机仍然是老设备。”吴晋贤认为,诸如此类的细节,都需要在标准化的管理工具的支撑下才能达到控制IT资金流向、使其透明化及高效率的效果。他做这些的目的很明确——不管IT预算是否紧缩,IT的绩效不能缩水。
钱之外的向量
最近,厦门建发集团公司信息化应用管理部总经理许明在《IT经理世界》的CIO社区里发帖子,招聘IT经理。“做IT需要3种基本资源——时间、人,还有钱,这三者是一个三角形,任何一边短了,必须要拖长另外两边,才能保证面积不变。”许明说的“面积”便是IT实施的效果。
其实,建发集团目前的IT投资并没有减少,因为预算是去年就确定的,今年所有的项目也都在按部就班,“明年说不准会压缩IT预算,因为经济形势不明朗。”对此,许明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如果IT预算遭遇压缩,许明对CIO的建议是“与老板讨价还价,保住最重要的任务,而且将项目时间适当延长”——在IT预算紧张的情况下,企业有可能会削减供应商的费用,甚至完全不外包,要凭自己的力量完成项目,这肯定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对此,许明的应对措施是分解项目,比如能一期完成的项目,分解成2~3期,每期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都要事先明确,这样可以使得IT资金不会过于集中地投入到一个项目中。对于一些非重要的任务,CIO应当尽可能找到替代方法。
对CIO而言,应对资金紧张的另外一个向量是人力。“经济萧条时期,很多企业裁员,这正是招人的好时机。”许明认为,现在招聘IT人员的成本相对较低,很多优秀的技术人员开出的工资条件都不高。用更多的人、更长的时间去完成项目,许明认为在这两个向量上投入更多,可以维持项目的高质量,而不会使IT绩效随着预算缩减而大打折扣。“预算压了,但是你的任务没完成,就不是一个合格的CIO。”
今年,建发集团本来计划要上一个大型IT项目,但是咨询公司的报价实在太高,许明和IT团队在评估之后,决定用更为“省钱”的途径——即从内部业务和IT部门分别抽调一些工作人员,共组一个项目团队,自己实施项目,再从咨询公司请两个咨询顾问,对项目进行指导。由于是企业的“DIY”项目,最终节省了50%的资金。
“当IT系统在应用时,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许明认为,用好管理工具,同样可以做到开源节流。
作为一家拥有40多家全资及控股、参股企业的国有大型综合性投资企业,建发集团总部的IT管理实行了“相对集中+部分分布”式管理,对信息化建设的人财物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高。目前,建发集团对贸易及物流、房地产行业进行了IT集中,但对这两个行业的部分分支机构及其他行业则实行分布管理;对麾下的其他两个行业——旅游酒店和国际会展,实行分布式管理。在IT预算有可能压缩的情况下,许明正在考虑由下属效益好的企业分担一些IT运维费用。
以前,基于大集中的IT制度和系统,建发的ERP系统维护工作和费用都由总部承担,但随着下属企业IT建设的成熟,许明逐渐地将一些下属企业IT系统的运维“放权”,并让下属企业也分摊一些维护费用。为此,建发重新界定了集团总部IT部门的职责,将以前培训下属企业的IT人员和维护系统的职能“下放”,由下属企业自行完成。“对它们来说,费用不会增加多少,但是总部却可以通过这些管理手段缓解IT预算不足的问题。”
另辟蹊径
现在,谷歌、Amazon、IBM、微软等IT企业巨头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行云计算,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淘宝也是云计算的拥趸。以往,对大部分CIO而言,云计算显得有些遥不可及,它似乎仅是硅谷科技先锋们推崇的一个概念,然而在经济不景气的趋势下,云计算对于中小企业的CIO们有了切实可行的现实意义。
IT技术商这样描述云计算——“在互联网的载体上,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如果这真能成为现实,云计算能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好处非常现实。首先,它能降低企业的信息化成本,企业不必花大量资金购买服务器,且不需要有专业人员维护系统;此外,企业也不需要花大价钱买软件,那些提供云计算服务的IT企业用庞大的服务器规模、专业化的软件技术及维护队伍输出IT,中小企业的CIO们只需按需购买。比如,谷歌的企业版电子邮件服务可为用户提供高达25GB的存储空间,年收费为50美元。一些基于云计算的发布共享系统也更加易用、更加灵活,并且是免费的,如Blogger、Flickr和Facebook等。另外,云计算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它实现了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任何人在任何能够上网的地方均可以与企业协同工作,并且功能实现了集成。
美国信息技术研究公司(Info-Tech Research)资深分析师米歇尔·沃伦(Michelle Warren)指出,大型企业主要将云计算用在存储等基础设施服务上,而中小型企业则更倾向于将云计算用到日常的关键性应用软件中。
在美国,已经有云计算的企业应用者,如《商业周刊》报道的Sanmina-SCI公司,它最初只有少部分员工使用谷歌网络服务Google Apps,6个月后,这家电子制造公司中约有1000名员工使用该服务。 Sanmina-SCI公司的CIO莫奈什·佩特尔(Manesh Patel)称:“我们的项目小组遍布全球各地,Google Apps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有效协作”。佩特尔预计,未来3年内Sanmina-SCI使用Google Apps的员工数将突破1万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25%。
中小企业开始加入云计算应用阵营,且效果看起来还不错,仿佛它能成为IT预算不足的中小企业CIO的福音,然而问题在于,中国目前尚没有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推出云计算服务,而国外IT企业目前也没有针对中国市场的本地化云计算服务。所以,现阶段它对于中国中小企业们来说,仅是一个美好的设想,但是它却给了准备过紧日子的CIO们一个另辟蹊径的思路——其实,外部有很多资源可以借用。不过,如何少花钱或者不花钱用好外部资源,更加考验CIO的智慧。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