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30 17:07:20 来源:CIO时代网
由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主办的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高峰论坛4月26日在北大隆重举行,150多名政府领导、企业CIO、媒体界朋友参加了此次活动。范玉顺教授受邀发表了演讲,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演讲整理而成。
大家好,姚老师给我的题目是敏捷制造,应该说我讲的内容正好是接着齐二石老师的演讲。
为什么会提出敏捷制造这个概念?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出现了一种贬低制造业的风潮,认为制造业已经成为夕阳产业,要发展服务业。经过十年的变化,它对美国制造业,家电、纺织、机床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此期间,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的制造企业迅速崛起,对美国形成了很大冲击。后来,MIT的一些教授通过调查丰田的生产技术出了一本书《改变世界的机器》,迅速掀起了一股学习丰田管理模式的思潮。美国人感到自己不仅仅在产品上输给了日本人,在管理模式上也输了。因此他们想着怎样才能重新夺回制造业的优势。于是由里海大学牵头开始了一个研究项目,投入了六千万,调研了四百份美国大型公司的战略研究报告。在1992年初出了一份研究报告,《21世纪制造业发展战略》,在这份报告中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想法,并把它定义为21世纪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战略。
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是快速响应,把快速响应市场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为应对市场变化,过去公司基于未来市场变化预测制定3至5年的战略规划,而敏捷制造认为市场是在发生不可预测变化,也就是说对未来的预测永远不会准确。这就对企业的战略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既然预测不能把握市场动态,那么怎么办呢?既然未来市场不可预测,作为企业不如强身健体,把自己变得很敏捷,面对市场的变化能够快速适应。对此,当时敏捷制造提出了三条意见:第一条是不断做新产品、新服务,通过新产品、服务创造价值。另外对美国过去的福特、斯隆等管理模式提出批评,认为官僚主义、金字塔式的、部门制的组织方式,不能够赢得未来的竞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们要对组织进行扁平化,我们要按照流程来组织我们结构,我们不要做“大而全”、“小而全”,我们要做优质度,这是第二条。第三条就是观念的创新,过去在企业之间尽量争取最大利益,而在敏捷制造中提出企业合作,有竞争有合作,一种竞合模式,特别是共赢模式。所以企业的竞争除了技术和资本以外,还要在组织模式、对外深化合作能力上进行创新,这是敏捷制造最主要的核心内容。
什么是敏捷制造,怎样做到快速响应市场的核心?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理论,把多种技能的高素质员工,把不同的单位之间的优秀资源,组织成一个动态灵活的虚拟机构。这就是动态联盟。然后在技术上用先进柔性的生产来进行全面集成,从而使企业对未来不可预测变化来进行快速反应。它强调三个领域集成,员工(要提高素质、技能)、管理(组织扁平化要有能快速反应的机构)、技术。有了这三个领域的集成就能实现敏捷制造,最底下它还有一个如何把人、组织、技术集成在一起的方法论,这就是敏捷制造的基本结构。
敏捷制造不是一个简单的车间的生产,它是讲制造业的问题,是制造企业生产的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目的就是要用信息技术来改变过去传统大批量生产的组织模式,要改变过去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生产不注重服务的方法,要在整个生命周期当中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就是敏捷制造的涵义。
今天您的企业能获得成功,但是以后会怎样?看未来您的企业是不是还有竞争力,投资回报率会不会很高,得看四个方面:一是自适应范围,也就是说企业从现在做的产品变化到另一种产品你有没有这个能力。比方说,我现在做老师,要我去销售行不行?可能不行,但有的人就可以,比如比亚迪原来做电子业务现在就在做汽车。自适应变化范围越大,能力越强。但要变化范围要花钱花时间。所以说第二呢,我们就看你完成这个变化所花的成本。比方说比亚迪做电子业务,他现在要做汽车可能要花10个亿,如果是一家做发动机的公司,现在做汽车可能只报5个亿就行。所以说变化要有足够的钱,要有足够的时间。比较其它而言,你能够花小代价,能够做这样的变化,那么你就有优势。另外是时间,你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种变化。北京现在卖车都要求欧3的标准,大家知道原来奥拓在北京卖得多好,但现在已经退出了北京市场,因为它要完成这样的变化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最后就是变化过程的鲁棒性,就是说要控制方式,讲的是我们控制对象在参数发生变化时候系统的稳定性。大家知道像飞机起飞,起飞的时候像波音747,400吨,降落时候可能只剩360吨,有40吨的油烧掉了,但是控制系统依然要保持飞机的平稳。同样我们企业也是,你在做电子业务时候,你的生产是组织有序、质量可靠、效率很高,当你在做汽车时候,却是生产混乱,质量也不行了,成本也控制不住了,那你的系统变化是不稳定的。
因此我们考察一个企业,他若在这四个方面做的不错,大家肯定都会来买它的股票,一定是一个很好的企业,这就是我们说的未来企业有没有竞争力。那么要做好这个,要把过去的那种“大而全”的思想要摒弃掉,就是说你要想做到企业有很好的敏捷性首先你就不能什么都要。这样,既不要什么都要又要完成这个产品的生产,就要靠外包就要靠联盟。把整个社会的资源,把大家的优势整合起来。这就是动态联盟。所以动态联盟,是实现敏捷思想的非常基本的一种组织形态。就是我们所说的皮包公司,但它实际是一种分散组织能力的形态,它具有阶段性,当市场不需要的时候我可以解散,我们可以重新组合形成市场需要的东西。有了这样一种组织形态,你就可以有很好的竞争力。通过把全球的优秀人才组织在一起,通过双赢、互赢模式,把过去契约式的管理变成兄弟间的联盟,兄弟间的联盟与合同的关系达到的效益是不同的。
在敏捷制造提出以后,美国出现了几种时髦说法:第一“专业”,也就是说“我只做做的最好的”;第二外包;第三以服务这种方式来进行企业的组织,以服务组建以企业的某个特点参与社会合作。这就使我们过去单个企业的竞争变成今天的工业层面的竞争,未来是在一个以服务价值的传递为核心的架构网络中聚合。这就是我们说企业越来越小,越来越专业,以服务这种方式来提供服务。
下面我谈下敏捷制造的研究情况。美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专门成立了一些敏捷制造的研究所,包括得克萨斯大学的航天敏捷制造研究所、罗斯林工艺研究所的电子敏捷制造研究所、伊立诺斯大学的车床敏捷制造研究所等。他们进行了一些有关敏捷制造的项目研究,同时支持了包括敏捷商务、敏捷企业的决策支持、敏捷智能化设计与制造、敏捷供应链管理等很多项目研究。
这其中,有一个比较大的项目——“TEAM”计划,叫敏捷制造使能技术研究。它重点研究敏捷制造中企业联盟的组织、运行的全过程,最终形成敏捷制造这样一个网络。在敏捷制造研究中形成了很多研究计划,一个就是UIUC的机床敏捷制造研究所。它把9个大学和20多家公司联结在一起。能够通过各种信息的共享把学校公司联结起来,然后通过学校提供的专业的服务来支持敏捷制造的实践。比方说有一件事,做铣削夹具设计,他们在三个不同地方做,UIUC做切削力查询,Purdue做夹具精度分析,然后到PenState做夹具的优化设计。这种方法主要的优点是:加快制造设计的速度和质量,促进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做事的速度,不要企业去“大而全、小而全”地解决所有的问题,抓住企业里头最关键的步骤去做。
另外一个工业间结合,有一个项目叫AIMS,它是美国空军Wright实验室资助,像通用电气等参加了这个项目。空军支持很多民用单位参加,目的就是要使的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之间可以迅速地进行联结。也就是说在国防工业需求时,民用工业可以迅速地进入。它分成很多服务单元,每家参与的单位公司都可以在网上提供标准的柔性制造服务,然后通过代理进行访问,通过这种方式以最快的以最低的成本来实现资源的整合,实现敏捷的制造。
下面讲解一个国外和一个国内的敏捷制造的实践。
第一个是美国的联合攻击战斗机JSF项目。研制飞机是很贵的,我们国家现在研制的大飞机,据说研制出来要好几百个亿投入。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第一轮胜出以后,美国军方给了一笔研究费让这两家各做两架原型飞机,这笔费用是不够两家研制飞机的,如果其中一家失败的话它承担的损失是以十亿美元为单位计算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波音还是洛克希德•马丁它都不愿意做大哥大,做老大。所有的研制费用自己出,赚钱归自己一方,这是过去的模式。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很高的风险,所以他们采取了一种共赢的模式。他们在共赢的模式时候,实际就是形成了一个全球的虚拟企业,他把全球三十多个国家五十个大公司形成一个动态的联盟,大家就像一个企业一样,每一方都有付出。比如发动机部分,通用电气做发动机,发动机占总成本的8%,那么在整个研制费用里面就可以拿到8%,当然这8%不够,不够怎么办呢,通用电气自己掏钱,研制完成,等飞机卖出去以后,他按8%分利润。这就是我们说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不是原来的高风险高收益。这就是一种互补的模式。它和刚才说的合作模式有个最大的不同。如果我是发动机制造商,整机厂商跟我签了合同,我把发动机做的越贵,发动机利润越多。而在这种模式下,由于每增加一笔钱都是大家出钱,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讲都想把成本降低。像通用电气,它一个发动机研制费用最后削减了二十五万,所以最后整个飞机的成本只在三千万左右。而在过去,飞机成本如何呢?大家看下2006年的数据,当时F-22A的造价是1.67亿美元。飞机的成本比黄金要贵,飞机一千克的重量是177,000元,而一千克黄金的价格只有141,000元。
如果光有想法,而没有信息技术的平台,没有信息系统来支持大家的协作、来掌控协作的进度,就没有办法做到动态联盟。这就是协同平台为核心的企业合作体系,把军方(客户)、发动机供应商、机翼供应商、软件设备商等都集中在一起。大家在未尽的项目中工作时就像一个企业,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他们就做到整个工期的研制、投入和从客户提出需求到最后报废整个流程的监控。
飞机生产有几千架,但他们并没有采用ERP管理。虽然飞机的总量是几千架甚至上万架,但一架飞机会用三十到四十年,而飞机上的每个零部件可能隔几年就要更换。就是说一架飞机从提出需求到报废,它中间的状态都是不同的。所以说企业没办法按照大生产的方式去组织,按照完全标准零部件来替换。他们需要对飞机的状态进行管理。他们以全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为总线,串起了从需求到设计到制造到维护等全流程。同时,这个平台还为军方(客户)提供门户支持军方查询整个流程中的成本情况、设计文档等相关信息。在我国,像蒙牛,就是运用敏捷制造的思想尽量整合社会的资源,当然他们并不这么说。
这里我们看下美特斯邦威的例子。美特斯邦威是一家服装企业,但是服装厂、物流、零售店,甚至很多设计都不是美特斯邦威自己做。它与雅戈尔是完全不同的,雅戈尔是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运输、自己销售。这样看起来美特斯邦威的模式没有雅戈尔利润多,没有它有竞争力。但是,美特斯邦威虽然没有做衣服也不卖衣服,但它的品牌经营的很好,发展速度非常快。
美特斯邦威这种模式是一种虚拟模式,是一种社会资源整合型的模式。它需要有一个信息化平台来掌控。它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一个零售店现在有多少货有多少订单,另外零售店每天收的钱是先直接进入美特斯邦威的账户。这种模式有很大的优势。比如说现在需要某种西装或T恤,雅戈尔自己做需要培训自己设计人员,重新建工厂,转型很慢,而像美特斯邦威这种模式,市场有什么需求他马上就可以做到。即便市场没有需要,美特斯邦威转型成本很低只有信息中心,运营部,这种企业反应是非常迅速的,非常灵活。
那么我给大家的报告就到这,准备的比较仓促,谢谢各位!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