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08 14:16:04 来源: 《中外管理》
主动改革、减少变革代价,已成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2008年的下半年又将是一个关于“冬天的记忆”。对于那些只知道“埋头种地”的人来说,“抬头看天”,已成必要。
规律一 4至5年,必来一次
在30年的中国变革历程中,宏观调控是一个定期出现的名词。自1978年开始改革,1981年就发生了经济动荡和政策紧缩,其后每隔四到五年就会呈现类似的“过冬景象”。按此规律,2008年的“冬天”似乎是如期而至。对这一周期规律的警觉与漠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规律二 暴热乍冷,没有过渡
所有的宏观调控都是因为经济的超速成长所导致的。在一个狂热成长的年份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一个骤然降温的严酷“冬天”。紧缩政策的出台往往是“紧刹车”,其间几乎没有任何过渡。这使得那些激进发展的企业因为缺乏风险防范而导致崩塌。在这次宏观调控中,陷入困境的主要是两类企业:一类是在前两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的,一类是贸然进入了房地产等“暴利行业”的。当冬天骤至,顿时爆发资金危机。
规律三 资源紧缺,能源大战
在每一次宏观调控中,以生产资料的紧缺为表象,以及因此而爆发的能源大战,是一个惊人相同的原因。这表明,中国的经济始终处在一个能源供应短缺的成长通道里。2008年的危机仍然呈现这样的景象。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能源价格的上涨—譬如石油和铁矿石等—更多受到了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而后者上涨同样来自于对中国市场需求的预期。因此,宏观调控的全球化特征已经呈现。
规律四 保护国企,牺牲民企
在1981年,为了限制私人工厂与国营企业争夺原材料,农业部出台政策“禁止私人购买拖拉机”。1984年前后,则推出“价格双轨制”,使国营企业以更低的价格获得生产资料,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到2004年,则通过行业整治的方式,限制了民营资本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领域的投资。在本轮宏观调控中,为了遏制通货膨胀,中央继续祭出了信贷紧缩的铁腕政策。受此影响,东南沿海数以十万计的中小民营企业出现了倒闭、停产及迁走南亚的景象。
规律五 现金断流,集体雪崩
对金融领域的严厉管控,是中国宏观经济能够被迅速降温的重要原因。自1991年之后,中央对体制外金融活动一直保持着高调打击的政策,这使民营企业面对宏观政策的骤然变冷几乎没有任何招架之功。在以往历次调控中,南方民企之所以比较顽强,很大原因在于那里有活跃的“地下钱庄体系”。而今年,因企业所需“过冬资金”越来越大,以至非法钱庄也无法承受。于是,“最顽强”的民资集团也出现了惊恐倒闭的景象。
规律六 否极泰来,推进松动
在冬天最严酷的时刻,也是改革得以推进和管制政策松动的转折时刻。在今年的“冬天”里,我们看到中央政府在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以及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政策上正在进行突破式的试验。
规律七 冬天过去,必有春天
30年来,每一次宏观调控,都是高速成长中的一个“弯道”。中国经济成长的基本面至今未破。在可以预见的10年内,这里仍将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可以预测的是,随着CPI的下降,信贷政策的松动指日可待,熬过这个“冬天”,中央政府仍将以投资性拉动的方式重启经济。
规律八 试错代价,越来越大
中国的经济改革一直有“试错”的特征,非到万不得已,既得利益集团的“手”绝不会松开。政策的市场化松动,也是在一轮又一轮的宏观调控中得以推进,而调控的代价则一次比一次巨大。“投资拉动需求—政策紧急刹车—靠危机推进市场化松动”,这种政策逻辑已到需要反思之时了。主动改革、减少变革代价已成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本文作者系蓝狮子丛书出版人、财经作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