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IO > 正文

CIO的30、40、50

2009-05-11 10:05:11  来源:信息方略

摘要: 一个人从30岁到50岁,有不同的责任和焦虑,心态也大不相同。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工作目标,处在怎么样一个阶段?
关键词: CIO

  一个人从30岁到50岁,有不同的责任和焦虑,心态也大不相同。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工作目标,处在怎么样一个阶段?
  为此《信息方略/CIO INSIGHT》记者特请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讲师侯圣景老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业务支撑部规划建设处副经理宁宇、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部长余从国,和德马格塑料机械(宁波)有限公司IT经理周振来共同讨论这个话题。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30、40、50的时候,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宁宇:我的体会是职业规划设计得再好,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职业的具体路径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去做。在30岁时要更多地考虑自己知识、技术能力的储备,这时的心态是以技术为核心,为自己负责,为团队做贡献。
  40岁时更多的是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对IT的了解,将企业的战略和公司的主营业务更好地结合起来。CIO不是一个简单做系统的人,而是企业战略的实施者、管控者,40岁应该是为企业做贡献的阶段。
  五十而知天命,这时比经验多的应该是教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一些理论化的东西。技术是不断变化的,但理念是能够去复用的,能够将积累更多地跟业界同仁做些分享,给别人一些指导和建议,为行业做贡献。
  我希望在此基础上加上25,现在IT从业人员毕业的时间多是25岁。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自己要完成一个转型,从学校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主动地接触一些工作,到在企业中怎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社会中怎样做好自己的定位,为自己打基础。这其实是一个转身,如果这个转身做得好,就能为后面的事业打基础;若是继续沿袭学校的学习工作模式,就会为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活发展设置一些障碍。
  余从国:每5年一个阶段我觉得应该更确切些。若用一个字来描述,我觉得30岁应该是“做”,无论是信息管理人员还是CIO,30岁应该是多做的时候;40岁应该是一个“悟”的过程,特别是CIO在企业中,要不断地悟出一些老板的思想,因为信息化在企业中无所谓好与坏,也无所谓标杆与否,主要悟出一些老板的思想,信息化就做好了;50岁应该是个“教”的过程,到这个年龄对某个领域有了较充分的认识,用这种总结去培养新一代人,50岁对个人也上升到一定高度,对CIO来说,30、40是技术、管理经验,50岁CIO如果不把自己提高,就会被淘汰,更多的是思想的提高。
  周振:我觉得谈职业发展要涉及到两方面因素,年龄阶段和环境,实际上职业规划是离不开环境的,现在整个行业的发展是非常“年轻”的,转型也越来越快。30、40、50实际上很难分得清楚,余把半衰期缩短到5年,是因为IT发展是被技术往前推的,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地升级,导致知识、业务流朝着它发展,这种发展必须建立起纵轴和横轴,现在给我们提供的的只是个横向的环境。
  选择IT职业,实际上是选择了一个半衰期很短的行业,谁都无法预料10年后会有什么变化,要找准职业的发展,根据行业特点,必须建立自己的圈。
  侯圣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拙见,30、40、50只是年龄的一个界限,是一个人在社会当中的时间轴而已,如果非给他加上职业规划的话,年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心里的目标是什么?当你跨入工作的时候,当你从事CIO的时候,你怎么看待工作,怎样定义未来,只要你的目标不变,30、40、50只是你在等待机会而已。
  李白说过“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30岁时,我的建议是积攒实力,丰满你的羽翼,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因为CIO这个行业是应用技术,知识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学懂了一门技术,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我的建议是年龄不要设界限,学习无止境,创新不要停顿。
  在职业规划上,我们暂且把年龄忘掉,你的目标是什么,30岁时目标是什么,在技术上要达到什么,在企业职位方面、综合管理方面,你要得到什么东西;40、50岁,你要得到什么?如果加上60,你打算怎样退休?人生是一条线而已,计划再好不如变化快。我跟大家分享一句话,没有准备的人是准备失败的人。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而不仅仅是正确地做事。如果你是一艘船,你不知道目标,那你哪儿都去不了。所以作为我们30、40、50的CIO,你清楚你的目标吗?
  在IT行业有一个普遍的说法:“IT是吃青春饭的行业,IT人工作压力大,知识更新快,年过30岁就要考虑转行了。”诸位CIO在30岁时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是继续做IT还是狠下心来换一个看似“前途光明”的职业?如何度过这个职业拐点?
  周振:如果对做IT行业产生困惑,就要检查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这很重要。因为从事IT行业的人必须有强烈的好奇心,你会关注:第一,技术如何发展,甚至要憧憬技术会发展到何种程度;第二,技术如何与管理结合?新的技术你要去探寻,别人有没有这个样本,这个技术有没有发展的可能性,这都需要好奇心来驱动;第三,在前两项总结的基础上,你有没有独到的见解。这些是做IT应该去关注的重点,IT人需要有热情。
  余从国:我做了几年的信息化,又做了7年的电子商务,又在医药的流通企业。我发现虚拟经济离开实体经济很难发挥现代经济的潜力,所以现在我又重新回到上市制药企业中从事信息化。
  宁宇: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自身的转型变化谈起。IT技术和信息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做信息化就是搞计算机的,但是技术的快速更新变化有不可阻挡的趋势,层出不穷,有非常累非常辛苦的一面;但我们要意识到信息化推进是有章可循的,无论技术怎么演进,其实都是以新技术的应用去降低成本,找到新的商机。
  看IT价值,不能简单地从IT看系统,要看业务、战略,也就是说要通过业务视角和技术知识来看行业的发展特征,从具体的技术当中转出来,很多业务不是单纯靠技术革新去解决的,通过企业信息化,来解决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正如一些CIO可以从会计转型,这只不过是视角不同。
  侯圣景:就30岁的角度而言,在中国大学教育的一般情况下,22、23岁正常地步入社会;25、26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应该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经过两三年的工作经验,从学生转向社会。角色的转变,职业的定位,在30岁时都应该知道对未来做哪些准备,我给出的建议是要学会专业,用7年的时间,丰满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阅历,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30岁你要懂得如何站得高、看得远。
  我举几个例子:平安保险的CIO罗总,他的年薪是640万元,是CIO薪酬中的老大;交通银行的CIO侯维栋的薪水也是过了百万,但过百万的CIO在中国寥寥可数。那么对CIO和IT技术人员而言,我的建议是30岁时在专业领域打好基础,有更高的视角,有更高的眼光,自己能够从整个行业的角度,从自己所从事的业务,从管理的角度,有所创新;利用IT手段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这是最核心的。
  四十不惑,40岁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与30岁相比,此时你对职业生涯关注的重点发生了哪些变化?几位嘉宾CIO都比较年轻,都没有到40岁。请你们展望一下自己40岁时的职业规划。
  余从国:到40岁时,会面临两种可能,一种是继续做CIO,为企业服务,到企业的高层管理中去。另一种可能是CIO在企业从事多年的经营管理工作后,依托这种背景,能够借助IT继续为企业提供新技术的模式。我在医药行业做得比较久,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潜力比较大,可能到40岁我会专注医药电子商务。
  宁宇:我自己体会到40岁,各方面的压力都会增强,储备也基本耗光了,40岁有两点:更高效地工作和积极地学习。高效地工作是自己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去熬夜、去拼,忙得很辛苦,而是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带动团队共同努力,让团队的效率发挥到极致,共同的是追求效率、效果。学习是追求技术更新,50岁是技术、管理方面都是要进行更新和学习。所以在这个年龄大家更愿意将自己的经验与行业分享,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这时让自己的思想、理念更加充实,让自己更有信心,才有资格谈后面的路怎样走。
  周振:我觉得这时更应依靠大家、依靠团队。其实职业发展与做人有关系,必须有自己的团队,这个团队不一定是官方的,可以是些志同道合的人,这对职业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到40岁时,必须培养开放的思想,分享成长过程,才能建立起非常好的团队,才能有很多方面的机会,因为做项目,很多项目需要知识、人才的储备,说到底是人的储备,这是30、40岁时有没有价值的关键。
  侯圣景:我感觉在30岁时要清楚回答自己3个问题,第一:你是谁?第二:你现在在哪里?第三:你明天去何方?若是这些问题经常回答得很清楚,我相信你做任何职业目标都是明确的。哪么40岁以自己的实力、从业资格,已经有了说话的实力,40岁应该是展现资本的时候,一定要明白,这时面临的压力、空间,包括人脉、下步要做的是什么、你适合哪条路等。40岁应该是坚定地告诉你自己答案的时候,而不是怀疑选择的时候。
  30岁锁定目标,40岁是不断前行完善的过程。如果这个时候你没能适应变化,核心竞争力并不明确,有可能你仅仅是某个公司的CIO或某集团的CIO而已,但实际上你的个人价值并未达到目标。
  我给大家一个建议,既然你选择了CIO这个职业,你要清楚你适不适应,在这里能不能得到你想要得到的,这是最关键的,40岁是我们应该给出肯定答案的时候。
  村上春树38岁写出了《挪威的森林》,鲁迅先生写《狂人日记》时也是38岁。他们都是在将近40岁时,事业有了新的突破。在40岁时,你会不会考虑如何突破职业发展瓶颈、实现自身更高价值的命题?
  宁宇:其实我在30岁时的定位到现在没有什么变化,就是通过中国移动这个平台学习更多知识,能够使自己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到40岁,如果有这样的环境条件,我会一直做下去,如果说有什么变化,就是自己从以前单纯地学习、吸收、充电,到愿意与大家做一些分享,也就是能够把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教训与大家进一步沟通,把这些年来从事IT、从事信息化的经验体会与年轻的同事一起分享,共同推进行业的发展,这是我现在比较明确的想法。
  余从国:首先要考虑突破。30岁是做的过程,40岁应该悟出自己做什么、如何做,应该利用自己在行业积累的经验,做ERP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合作。
  周振:不会有大的变化。我还是关注技术与管理如何融合的问题。但想法有变化,因为以前做项目、案例时有许多困惑,以前的积累成为企业的经验教训,也为现在同事观察技术、管理时做了铺垫。IT审计在国内是个很新的领域,在IT控制风险方面,我想可能有些想法,或有要做的事情。
  侯圣景:40岁要考虑如何顺利通过自己的职业瓶颈。如果从22岁开始工作,已经有18年的工作经验,社会变化之快超过所有人想象,IT创新应该是整个社会技术创新最快的。如何突破职业瓶颈呢?CIO的职业应该是与管理相结合,我在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技术人才转向管理人才已经基本上有了一种成形的理论体系。但如何实现CIO向CEO蜕变,我觉得就是要不断学习、反复创新,技术和管理结合、技术和业务结合。
  宁宇的发言我比较赞同,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是不同的,成功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义。瓶颈在哪里,只有自己清楚。每个人瓶颈不同,如有些领导的瓶颈在于不能知人善任等等。在40岁时如果你要跳槽或者发生职业变化,请让猎头来找你!
  五十知天命,假设50岁后的你,是希望安全地退休,还是重新抖擞?
  余从国:我可能既不能退休,也不能重新抖擞。50岁我觉得应该做些咨询方面的工作,将经验与大家分享,协助年轻人成长。
  周振:这都是延续性的,50岁应该是收获的时候。以“要是别人喜欢你,首先你要喜欢别人”作为准则,给别人帮助,到50岁就会有好的结果,你在某些领域有独到的想法,这些想法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至于安全退休,还是重新抖擞都不重要,只是我们现在做的要对以后的发展有更广阔的选择余地。
  宁宇:我一直有个梦想,到50岁时能够回到学校教书,那时我已经有一些经验、想法,也有包括管理、业务层面的管理体会,很多经验想与大家分享。我觉得业务部门要求创新、求发展变化,他们的思维模式是共同中寻找差异,共同中寻找不同,才有价值。而IT中很多是怎样从差异中寻找共性,才能更好地推进标准化进程,以流程方法去实现。这种矛盾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是这种摩擦激励着、推进着信息化的发展。我想如果把这些共性的经验做整理归纳,也许会有益于推进行业的发展。
  侯圣景:50岁这是人的长期目标,在对职业进行规划时,我常说,人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短、中、长期目标,50岁时,基本上是生命过了2/3,你的目标达成率是多少?有的100%,也有的80%,60岁退休,还有10年的时间达成。所以,50岁是该告诉自己是否已经完成人生梦想、达到人生目标的时候。如果没达到,别灰心,虽然50岁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都远不如年轻人,各方面条件使你不能具备更好的冲劲,请记得自己别放弃自己,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也许各不相同,但失败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叫“放弃”。
  对与从事IT的朋友,我建议你不要考虑年龄,自己目标达成之前要时刻清醒地告诉自己,目标是什么,到50岁时,但愿不留下任何遗憾,这对一个人的职业规划来说将是个很圆满的结局。我们大家都还很年轻,到50岁时,我相信你不会为做过什么事情、达成了什么目标而后悔;而是会为做过什么事情、未达到目标而后悔。
  各位都如何评价目前的状态?在25岁的时候,你想过会是现在这样的状态和情况吗?
  周振:首先25岁时没料到是这样的状态,在会计行业做了好多年,只是偶然的机会使我进入IT行业。进来后职业规划就是想把IT这个技术活搞定,现在有许多事情没做,有许多功课要去补,有许多工作需要我去完成。
  宁宇:有的实现了我当年设定的目标,但更多的事是没有料到的。当年将目标设定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顶级人物,想在50岁时达到目标,上天比较眷顾我,能给我机会让我达到这个目标。
  另一方面,我没料想到的,也希望和大家分享的是:先有为才有位,而不是我为了求这个位置而去做事。要做的目标清晰化、条理化,都做好了,相信能得到业界的认可和各方的承认。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余从国:我觉得现在的状态还不错。现在的状况,25岁时确实没想过,但我想人总是在反复中成长的。
  侯圣景:如果按部就班地想到了现在的结局,我只能对自己说我完成了自己的预定目标,这样也许比较安逸。我现在更希望前行的路上出现更多的惊喜,这些惊喜就是我的机遇,只要我时刻告诉自己,我是否准备好了就可以。和大家分享我比较喜欢的两个广告语,一个是“有梦想才有未来”,如果我们梦想都没有,你啥也得不到;另一个是“有实力才有可能”,有了梦想,时刻为自己积存实力,实力具备了,你就可以去发现机会、抓住机会,乃至去创造机会。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