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7 09:20:31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带来哪些可见的效益?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杨华已经埋头苦干了十年,也许突破困局就在不远的未来。
在北京见到杨华,是源于他获得了“2008中国制造业杰出CIO”的奖项。能从众多制造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者中脱颖而出,自然有尺之所长,但杨华仍谦虚地认为自己离“优秀”、“杰出”这些形容词还差得很远。身为四川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自贡硬合”)的信息管理部部长,杨华从1986年企业最初开始信息化建设起就参与其中,到现在已有23年之久。
自贡硬合是中国西部地区惟一的大型钨品生产企业,也是世界级大型硬质合金和钨钼制品生产企业。历经40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拥有从钨钼冶炼到硬质合金、钨钼制品及其深度加工的完整的生产体系,产品包括硬质合金、硬面材料、钨钼制品及钨钼粉料等,大多应用于制造金属切削工具和耐磨耐腐蚀材料,小到车床上的刀片,细到灯泡灯丝上的支撑杆,大到盾构机的钻头、石油钻井的钻齿,薄到舰艇外壳的涂层。
自贡硬合生产的正是被誉为“工业牙齿”的钼制品、钨制品等工业基础原料。这样的产品具有规模大、品种多、规格齐以及附加值、技术含量、市场占有率“三高”的特色。但同时,因为下设1个分公司,8个子公司,营销网络遍布全国14个营销网点和商务办,所以信息化建设涉及的群体复杂、层次繁多、需求目标都各不相同。正所谓“众口难调”,这给杨华率领的信息管理部提出了许多繁杂又难以一一满足的问题。
十年树木 任重道远
1986年,自贡硬合投入资金建立基于以太网的内部局域网,想通过网络把几个科室连接起来。那时候的信息化还叫做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是进行质量统计、销售统计、生产统计,目的在于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孤岛还是慢慢出现了。因为统计的渠道、方法和信息源都不尽相同,导致各个部门对许多基础数据的表述大相径庭,数据汇总也就失去了意义。
从1998年起,公司决定重新进行整体规划,这一次调研分析,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薛恒新教授。作为CIMS专家的薛教授建议他们进行总体规划,把当时先进理念的代表CMIS系统引入自贡硬合,并推广开来。
虽然之前推行了十多年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和群控系统,但严格来讲,自贡硬合信息化的里程碑事件是1999年ERP项目的正式启动。“从1999年ERP项目启动,到今年3月16日就整整十年了。十年时间回想起来似乎很漫长,但在信息化探索的路上还只是一段很短暂的时光。”杨华微微地眯起眼睛,一脸感慨地说道。自称为“骨灰级”信息化推进者的杨华对这十年中的酸甜苦辣每一个镜头都历历在目。
虽然历经挫折,但十年的成绩还是得到了领导和员工的认同和肯定,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令杨华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和他的手下们长达8年都不知道休假是什么滋味,甚至连春节也不例外。也就是从两年前,他们才开始享受到春节的7天假期。直到现在,杨华还用这样的话语来激励同事们:“明年,明年我们就可以休周末啦。”他说,因为长假往往赶在月初或月末,正好是业务的结算时间,也是系统运行风险最大的时候。正是这种责任心的驱使,让杨华所带领的信息管理部的员工们不由自主地守着系统,即使是放假也不敢远离。
再苦再累,杨华还是时常能从中体会到强烈的成就感,以及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在ERP系统上马之前,他们曾花了3个月时间对中层以上领导和业务骨干集中进行培训,一开始是上大课普及基础知识,后来就分领域在业务人员中推广操作规程。大家放弃了其间的每一个休息日,从DOS学起,逐步掌握Office、计算机原理、ERP流程操作等。杨华现在仍记得领导们的认真态度和普通工人们的积极配合。领导深知自己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甚至有的老领导用挂图学起了拼音,还有的工人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自发买电脑回家练。
正如杨华在2008年底的述职报告中写到的那样:与公司员工领导的期望相比,与外部的信息化发展环境相比,与推进信息化的追求相比,我的工作还存在很多遗憾和不足。很多双眼睛注视着信息化的发展,杨华的动力来自于内部员工的监督,也来自于自己不断的追求。
IT人才要两栖
在自贡硬合,总经理直接主管的有三个部门——综合部、审计监察部,还有一个就是信息管理部。从这个角度而言,公司把信息化建设放在了较高的位置上。总经理说,从职能定位的角度,综合部是流程管理的综合部门,但真正了解和理解公司流程的综合部门是信息管理部。制造型企业就像一个小型的社会,对业务的运转,从客户到供应商、制造链,除了生产制造的细节本身不了解外,其他环节他们都有所涉足。
信息管理部的职能从部门定位分为两大板块,即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前者就是企业中都会有的IT部门,主要辅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研发、制造等业务,他们分为两组,其一是负责重大项目的管理、推进和应用,其二则是运行维护IT的基础架构。
较为特殊的是后者,主要负责传统的信息管理,其中也分为两部分,一类是和IT的关联度相对较小,主要从事如信息统计、传递,报表的审核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归档、发布、审批等工作,这是企业长年持续的一项支撑工作,早在应用IT系统之前就存在了;还有一类是应用管理,作为IT和业务应用的桥梁,算是企业内部的咨询顾问。
杨华解释道,这个角色的存在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发现业务人员描述的需求和IT能实现的目标往往是脱节的。一方面业务人员表达的需求“有时候先进得没边了,有时候又特简单,不用IT都能做得到”;另一方面IT人员也很难准确了解业务,尤其是了解用户的需求,所以他们刻意培养了一批这样的两栖复合型人才。他们通常都是从业务出身,随着项目的进展逐步理解和熟悉IT,归纳整理需求,形成需求分析报告,进入开发流程;然后对开发的系统进行测试和检验,看是否符合业务需求,再据此制定规程;最后,他们的工作还包括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
杨华颇为自豪地说,他们的IT力量最鼎盛时曾达到60多人,这种队伍模式也是按照每一次项目启动时的需求层次组建的,其中包括各应用领域的业务骨干、技术专家和主要负责部门的领导等。随着突击的专题性工作完成之后,专家们就回到原岗位,系统运行一两年之后,业务骨干也回到原来的岗位,直到第三年,最终各个部室领导回到原岗位。抽调人员组建临时队伍一是出于对业务准确理解和把握的需求,第二也是因为系统开发巨大的工作量和严格的时间要求。
每年全公司召开经销商大会,总经理特意安排杨华向大家普及信息系统的知识。演讲完毕之后,总经理给他提意见:你应该跟他们说产品,而不应该说物料。虽然说原辅材料和产品都是物料,但IT人员要贴近用户,就必须使用业务语言。
杨华承认,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就讲起了术语,的确不利于向业务部门靠拢。但时间到了2002年,突然有一天,杨华欣喜地发现,所有的业务人员都开始说“订单”,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不是说“合同”就是说“计划”,不仅如此,大家都开始用“物料代码”、“提前期”、“交货期”等系统里的术语。“这就变成我们改变大家了。”杨华颇有几分得意地说。
新的技术和思想的推进、企业体制的变革、商业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导致信息系统承受的压力愈来愈大,IT人员需要迅速适应这些变化,然后进行调整。
尖刀班与大部队
自贡硬合的ERP项目启动之初那几年,业务员工对需求的描述不够清晰,我国进行商业开发的业务团队也不够成熟,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自然也不充分,在供需双方对需求都不明确的情况下,系统上线过程中就需要持续的改进和完善,这是一个漫长的开发周期。但系统上线到一半以后想调整就很困难了,一旦想要改变,供应商首先想到的就是增加费用和时间,在这场“拉锯战”中,受损的只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本身。员工感觉系统不好用,又无法改进,慢慢就失去了兴趣。同时,这些开发队伍大多不太稳定,人员流失很快,系统维护自然难以为继。所以,杨华说,除了购买大型商品化软件外,通过二次开发方式与外部合作的项目几乎都流于失败了。这也是自贡硬合立足于自己培养开发人员的一个原因。
2005~2006年期间,是杨华对信息化建设的前途感到迷茫的一段时间。他自己的思想也像是被按了“暂停”键,不知是否该往下走,又该往哪里走。当时,员工中存在两种分歧:一种认为信息化无所作为,似乎没有带来什么显着成效;另一种则认为信息化太过超前,跑得太快以至于其他部门无所适从。公司其他部门的一位中层干部曾跟杨华畅谈了自己的感受:“你们部门就像一把尖刀,已经深深地扎入敌后,但我们的大部队还没跟上,而你们也已经无法后撤了。”
这种局面让杨华一度陷入了反思和彷徨,到底是继续向前走还是稍作停留。现在回忆起来,杨华才略有领悟:陷入僵局时只有往前多走一步,突破困局,才能让众人看到成效,不能一味原地踏步。
杨华打了个比方:对于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我们都习以为常,最初可能是出于猎奇的心态,不断去尝试新生事物,慢慢地就从一窍不通到信手拈来,逐渐掌握了它的功能。但企业信息化并不是员工们出于主动心态自发去学习和掌握的,因为这些变革的最终直接受益者并非个人,而是整个企业。
对于一个普通的业务人员,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能从系统中得到什么提升和益处。比如在一个数据采集点上,以前填写1个数就能完成工作,现在可能需要采集3个数字,多填写的这2个数字只是给流程中的下一个环节进行铺垫,从表面上看对采集者本身的工作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增加了他的工作量。业务人员最初对这种改变很难接受,有种明显的抵触心理。杨华说,这就是为什么他非常重视培训的原因,不是技能的培训,而是理念的培训。
就拿一个改进工序管理的程序来说,它是通过类似MES的理念简化以往繁琐的操作步骤,改用条码记录基本信息,省却了重复录入信息的麻烦。但很多人都对此大摇其头,认为不可行。杨华纳闷地问,为什么不可行,少做了那么多报表,这不是提高了效率吗?人们的答案让他哑口无言—就是“感觉”有问题。这怎么协同和沟通?为了和这种“感觉”博弈甚至抗争,杨华与他的手下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杨华觉得大家现在已经开始逐步理解IT,但成本过高导致很难大面积铺开应用,人们在认识的推进上首先就失去了良好的客观环境。虽然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但信息化的投入和产出如何衡量,这是作为信息化推进者的一种无奈。
谁来给IT正名
杨华曾深入下属的5个销售分公司推广ERP系统,其中有3个公司的销售人员都提出了同样问题:“如果停电了怎么办?”销售公司往往都在临街的店面或是工业品批发市场,IT环境很不稳定,这种情况下如果因为网速太慢等原因导致系统运行不通畅,不明就里的销售人员就会一股脑地把责任归咎于IT系统,他们对风险担心到甚至对信息技术持一种怀疑的态度。
比如采购UPS设备,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不产生任何效益,不断电显现不出作用,相当于白丢钱。那么这个UPS买什么规格的,投入多少预算,杨华略有些苦涩地笑言,就像买保险一样,永远用不到反而是最好的。IT人员可以理解,但业务人员很难理解。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整合信息的门户网站建成了却没有真正的用户,因为每个人都希望了解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如生产者想去了解采购情况,生产者关注市场信息,这本身是好事,但信息完全开放在理念上和知识管理、信息安全是冲突的。同时,有的人又敝帚自珍地不愿贡献自己的知识,比如有的研发人员以安全为借口,使信息沉淀于本机,不作为知识共享出来,靠制度去强制又不太现实,因为研发人员会质疑:这么机密的信息共享出去之后,泄密了怎么办?
自贡硬合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教训:研发人员研制出新技术后自己出去单干,没有任何手段约束这种行为,一个人就能轻而易举地带走所有信息。杨华说,自己甚至曾经冒出过一个极其可笑的想法,如果只在裸机上安装操作系统和IE浏览器,没有任何能沉淀信息的程序,知识不就带不走了吗?可他很快就对自己的念头嗤之以鼻了,这不是因噎废食走回头路吗?
这种矛盾的症结在哪?事实上,数据库上有专门的平台可以帮助员工备份、存储资料,但他们不理解这种便利。甚至有人质疑,也许没有这些信息系统会更安全,过去纸张化办公即便是窃取也很难全部带走,而现在信息系统一旦泄密,则是毫无保留地拱手让出。杨华总结道,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解决全员信息化的问题,缺乏协同、合作的意识以及开放的心态,更多的还是下意识的保守和封闭。信息化能实现业务的目标,但根深蒂固的想法使信息化的作用难以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这几年,杨华渐渐开始埋头自问,信息化到底做了什么?哪些是信息化能做到的?企业的利润有多大程度上是靠降低消耗、提升效率带来的呢?这是一条曲折而漫长的道路。要想让系统满足稳健和高效的要求,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
即使是现在被问到这样的问题:这么大的投入得到了什么效果?杨华仍无法给出有力的回答。他颇为无奈地说:“搞了这么多年信息化,我现在首先关心的反而是需要投入多少钱,因为大家都关注着投入产出比,对于实现信息全部受控,我们IT人很自豪,可是究竟带来多少效益,即使一把手能理解,其他员工都不一定理解。而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又很尴尬。”
很多人都说在国有企业里,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杨华反而觉得,一把手的确有他的推进作用,但信息化的建设还是取决于全员的信息化意识水平。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