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IO > 正文

海尔在冬天创新出了什么

2009-02-12 09:51:57  来源:中国知识管理中心

摘要:2009年海尔人将握紧拳头奔向一转型、二为王(网络、渠道)、三创新(产品、模式、机制)之路,为品牌而战。
关键词: 海尔 创新 经理人

    2009年海尔人将握紧拳头奔向一转型、二为王(网络、渠道)、三创新(产品、模式、机制)之路,为品牌而战。

    海尔2008年度总结大会在欢快的《超越梦想》歌声中结束。同时,海尔迎战2009年的胜利炮声也已打响。很显然,海尔人将握紧拳头奔向一转型、二为王(网络、渠道)、三创新(产品、模式、机制)之路,为品牌而战。

    转型:迫不及待,机不可失

    转型就是转变方向创造新思路,优化新体制。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主要是在制造业上创造了“奇迹”,以自己的劳力、土地、原材料的价格优势把“中国制造”推向全世界,让很多国家民众想离开“中国制造”都舍不得。

    可是,经济危机来了,世界形势天翻地覆。张瑞敏也承认:这是谁也没想到的。甚至此次危机形成的“操盘手”格林斯潘都说自己“没想到”。

    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认美国引领产业变革大趋势的合理性,而且我要说:我们的转型其实已经慢了一步,也就是从制造商向服务商的转化,我们还是迟了。美国服务业产值占总产值70%,我们至今只有40%。2007年“第16届中外管理恳谈会”上,时任发改委副主任的欧新黔同志就以“服务业是中国主导产业”为主题演讲,提出全球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国务院将出台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但不少企业并未警觉到这一重大变化的紧迫性,好像制造厂无需大力发展服务。而这次,海尔不仅做出了实质响应,而且提出了很多具体策略。

    海尔的企业转型,我觉得不只是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更重要的是贯彻当今“以人为本”的社会主流价值观。而“以人为本”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工业化时代是产品社会,本质上是以“单一产品”形成的“卖方市场”。记得当年老福特曾登广告:“您可以选择任何颜色的福特车,只要它是黑色。”而今已经大不同,我们已是信息社会,企业有必要、更有可能实现海尔提出的“应需应供”的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模式,这才是真正的“买方市场”应对之道。时代呼唤制造型企业的转型,顺者昌,逆者亡,已是必然。

    零库存:越来越可能,且必要了

    海尔提出了“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商业模式。本来这是很多人都认同、想追求的理想,但出于实现的难度,而实际上并不受重视。但在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完善,产品物流可以24小时不断运转,消灭库存进而满足个人特殊需求时代的到来,已完全可能。这也正是海尔颇具远见之处。

    我问张瑞敏:你们提供方案的产品创新、零库存“即需即供”商业模式创新,和“人人当老板”的“人单合一”机制创新,不是早就提出了吗?他回答:是的,只不过在此危机时刻不系统全面地推动这三大创新,就不足以应对危机、求得更大发展。

    自主经营:管理原点&制高点

    海尔“人单合一”的自主经营的机制创新,我觉得是三大创新之本。“以人为本”,对企业而言,就是要“人单合一”。只讲究尊重员工,关爱员工,却不讲创造价值,企业怎么活下去?企业就是要以“创造价值”来衡量员工的优劣,大力鼓励先进,形成核心竞争力,否则便谈不到企业对国家、对社会的存在价值。

    我们有些政策甚至法律,只强调满足员工需求、提高员工待遇,甚至做出不能解雇员工的一边倒待遇,表面看好像“很正义”,实际上把本应社会、政府负担的责任,一股脑推给了企业。当企业承受不住时,只能倒闭。而企业倒闭后,失业人群又一股脑还给了社会和政府。可见,这反而违反了社会、政府力求公正与稳定的初衷,甚至是一场灾难。这个“度”的掌握,太重要了。当今,外国议论的主题正是中国经济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说到底,背后的关键是政策、做法的科学性,其实最后还不是回到“为民”这个原点上?!

    至于“自主经营”,不久前张瑞敏与韦尔奇面晤讨论的,也正是这个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这一条解决了,一切都解决了。这一条创新了,一切都会有创新。道理再明白不过:我们改革开放30年,就是从小岗村开始。而小岗村走的什么路?不就是农民的自主经营吗?但这并非易事。后来袁宝华同志牵头起草《企业法》时,最大的障碍也还是围绕自主经营的障碍与苦斗。这又回到于光远改革开放之初说的:“国家的富强在企业;企业的富强在企业家;企业家的成功,在于自主经营;而自主经营的实现,在于企业文化”。我们企业经营在机制上、文化上的创新,谈来谈去还不是“以人为本”、“自主经营”的创新?

    在整个海尔总结会上,我看到张瑞敏神情最兴奋的时刻,就是听到海尔印度手机部门经营创新小组成就的时候。他们三个人属于不同部门,但自主独立经营就要调到一起,实现一个自主经营小团队,打开了印度市场,为海尔做出了很大贡献。张瑞敏自豪地与我耳语:他们为海尔创造了价值,他们个人也有了可观的收入。成功之处就在于一切从市场需要出发,建立自主经营团队作战。这就是机制创新的很好的案例。随后,他和我会心一笑。我看到了他充满成就感的那份幸福,为员工创新而感到由衷的那份兴奋,非同寻常。

    二次决策:不确定时代的必需

    我想了想,海尔“三大创新”已经把企业今后发展的路子描绘清楚了。我在会上也表示:这不只是海尔应付危机的方向、方法,它应该是一切追求成功的企业所应采取的思路和办法。

    那天,我在发言中说: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世界越来越难以预测,这为企业持续发展带来了难度。即使内部管理很好,外来意想不到的严酷冲击也是难免的。为此,我十分欣赏张瑞敏几年前提出的:管理就是决策,领导就是决策。而决策要万无一失,就要靠危机意识下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以变应变。

    那么,如何决策呢?张瑞敏提出过“二次决策”理论。我想:二次决策,不只是在领导团队第一次会议各抒己见后不做最后决定,“冷”一段时间再群策群力拿出方案,等成熟了再定。其更重要的内容,是做出一个决策时,还要研究这个决策会导致什么大的问题?再做出围绕这个新问题的第二次决策。这才是领导对决策负责任的态度。

    前一段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与海尔的思考实践正好不谋而合。次贷危机是很值得我们吸取的重大教训,更需要我们做领导的要引以为戒——关键是你的决策思维方式。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