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9 09:49:06 来源:IT专家网
笔者认为,要做好一个合格的CIO,决定不能做新技术的崇拜者,决定不能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
笔者以前在读书的时候,绝对是一个新技术的追捧者。记得还是大三的时候,出来了基于NET技术的编程语言。笔者马上马不停蹄的开始学。其实那时候这个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其实很多IT人都跟笔者一样,在技术领域都会争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笔者近十年工作下来,对这方面却有一番另外的见解了。笔者认为,要做好一个合格的CIO,决定不能做新技术的崇拜者,决定不能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
一、新技术往往跟不稳定伴随而生。
新技术往往跟不稳定伴随而生,这个道理大部分人都懂。新的技术必须要经过几年时间的历练才能够成熟。就拿微软操作系统来说吧。无论是XP还是2003,在刚开始出来的两年之内,漏洞被发现的越来越多,补丁出现的频率特别高。但是两年之后,大部分漏洞已经被打上补丁,新发现的漏洞也越来越少。其补丁的发行率也随之下降。像微软这种大系统都是如此,其他小的应用软件更加不用说了。所以新技术往往与不稳定是伴随而生的。如果新技术刚出现,CIO就及于去采用它,那对企业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因为对于企业来说,应用软件的稳定性永远是占据第一位的。
二、新技术往往是高价格的代名词。
某种新技术出现之后,其价格往往是非常昂贵的。等到过了这段新鲜期后,其价格会大幅度的降低。这从电脑PC还是手机等信息化相关的设备都可以见证。如某个型号的服务器,刚出来的时候价格会很贵,是个奢侈品。但是没过多久,当大家开始逐渐接受这个服务器的时候,价格就会马上下滑。有时候,半年的时间价格会下降一半左右。所以基于新技术产生的软件还是硬件,其价格都是比较高的。此时CIO若追随新技术的话,则企业信息化项目部署的成本会高的多。所以从信息化项目的成本来考虑,笔者也不建议采用新技术。
三、新技术会增加信息化项目的风险。
当CIO率先在企业中部署新技术的时候,会增加信息化项目的风险。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由于企业是第一个采用这种技术的企业,缺乏可以参考的对象。为此,企业在部署信息化项目的时候,就好像是盲人过河,一路摸过去的。如此的话,企业信息化项目的风险当然要比其他企业高的多。而且此时企业如果让外面的合作伙伴帮助企业进行新技术的普及,可是这些合作伙伴这方面新技术的经验也不是很足。为此,叫他们实施的话,风险也比其他成熟技术要多的多。所以从风险的角度出发,笔者也不赞成CIO成为新技术的代言人,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
四、新技术刚出现时缺乏追随者。
新技术刚出现时追随者不会很多。如有些软件公司可能还需要观察,不会盲目的把企业的资源投入进去,他们需要观察,他们需要看市场的反应。只有当企业开始接受这个新技术的时候,他们才会加大研发的力度。因为只有如此,他们才可以减少风险;他们的投资回报才有所保障。故在新技术刚出现的时候,专业的技术追随者不会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采用新技术的话,很可能是孤军奋战。这无疑增加了新项目的不确定性。孤军作战会让企业感到很孤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很无助。
故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笔者并不赞成CIO作为新技术的代言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
措施一:操作系统选择上绝对不选择没出补丁的操作系统。
在XP操作系统出来的时候,笔者第一个就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了。其简洁的界面、出色的稳定性等等都让笔者折服。但是,即使如此他刚出来的时候,笔者仍然没有在企业中推广。因为根据笔者以往的经验,在其出来后的两年内,是其漏洞的高发期。若在操作系统港面世的时候就匆忙的部署新系统,就意味着CIO后续大部分的时间要为这个补丁而奔跑;就意味着企业网络安全风险加大。对于企业来说,操作系统的稳定性是第一位的。如果操作系统不稳定,其就算版本最高也不能采用。后来笔者在企业中大规模部署XP系统,是在其SP2补丁出来之后才大规模推广的。不仅XP系统如此,以前部署2000系统也是如此。以后部署新的系统也是如此。即部署微软操作系统的时候,至少要等其第一个正式补丁集出来之后才可以推广。否则的话,CIO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来想用新系统改善企业应用,没想到却取得相反的效果,反而降低了企业应用系统的稳定性。
CIO不应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
笔者认为,要做好一个合格的CIO,决定不能做新技术的崇拜者,决定不能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
措施二:在应用软件升级上绝对不选择第一批。
笔者企业部署有ERP、HER、OA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每隔一两年软件公司都会出一个新的版本。他们增加的新功能确实让人眼红,但是笔者绝对不会要求第一个去升级。因为第一批用户在升级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是第一次发现的,所以软件公司处理起来时间比较久。而且在事先也不能够采取预防措施。故在升级过程中可能会对企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甚至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另外,新版本的应用软件跟操作系统一样,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漏洞。而且应用软件出现的漏洞所造成的损失可能比操作系统还要大。操作系统出现漏洞可能就只是死机、速度慢等等。但是如果应用软件中出现漏洞就有可能导致业务出错。笔者以前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以前笔者企业对财务软件升级。刚升级完成后,没用多久就发现了一个漏洞。在省城会计分录的时候,有部分内容不能够做反向调整。后来通过对方技术人员的测试,也承认这是他们软件设计中的漏洞。虽然后来马上调整了系统,但是仍然给企业员工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这只是增加了一些工作量,没有导致企业直接财产的损失。不过这也是在提醒各位CIO,新版本中的软件出现漏洞是难免的。企业在软件升级中如果是第一批的话,那么企业就要面临这种风险。
故笔者在软件升级过程中,从来不选择第一批。如果软件公司要把笔者企业安排在第一批的话,那么笔者就会推辞。笔者宁愿不升级,也不愿意第一批升级。笔者至少要等到有1/3的客户都升级完成了,笔者才会考虑。因为软件公司经过这么多客户的实验之后,在升级过程中该发现的问题都发现的差不多了;系统中地漏洞解决的也差不多了。此时进行软件升级的话,遇到的问题就会少的多。软件公司有了以前升级的经验,也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企业可能遭受的损失。这些因素都可以帮助提高升级过程中的稳定性。为此笔者建议各位CIO,千万不要选择第一批升级的,没多大好处。
措施三:绝对不采用新出现的技术。
对于新出现的技术,笔者会去尝试着了解,但是绝对不会率先采用。这并不说笔者古板,而是因为笔者不敢冒险。如SOA到现在也已经有个把年头了,但是笔者还是在观察期,不敢冒然才用。事实证明,这种谨慎的态度是正确的。到目前为止,SOA仍然没有典型的成功客户。一些采用了SOA框架的企业,都还在苦苦的挣扎中。确实,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到转换为生产力给企业带来收益,往往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间会有很多的实验品。他们即时取得成功,也会付出比别人更多的代价。就好像这些急于上SOA项目的企业,现在是退也不是、进也不是,真出于进退两难之间。如果退了的话,前期的投资都白费了;如果继续进取的话,前途又比较渺茫。在这种期情况下,CIO及时能够取得项目的成功,也需要弄得一身腥了。
故笔者平时会了解新技术的动向,会关注最近出现的新技术。但是这只是了解而已。笔者不会鲁莽的在企业中部署这些新技术。笔者至少要等到这些技术成熟后或者在业界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之后,笔者才会根据企业的需要考虑是否要采取这个项目。
总之,笔者认为CIO在对待新的信息化技术方面,宁愿做第三个吃螃蟹的狗熊,也不能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不然不但会使自己受伤,更会连累企业,让信息化项目成为企业的负担。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