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驱动多云应用和发展的5个因素

2018-05-16 11:43:56  来源:企业网D1Net

摘要:有许多因素促使企业采用多云。以下有五个驱动多云应用和发展的顶级因素:
关键词: 多云
  如今,越来越多的组织使用公共云、软件即服务(SaaS),以及本地基础设施(私有云)的组合来创新和支持其应用程序和业务模型。多云环境可以解决企业更广泛的业务目标,无论是使用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云计算服务,还是利用特定云提供商提供在速度、容量、功能具有优势的特定地理或垂直市场中的云平台,或是自己的私有云。
 
  有许多因素促使企业采用多云。以下有五个驱动多云应用和发展的顶级因素:
 
  1.加速云计算的创新步伐
 
  新兴技术是采用多云环境的主要催化剂。人们了解了云计算提供商、开源组织、供应商之间的云计算创新率的提高,这为IT组织提供了构建多云环境更多的选择。虽然与云计算创新保持同步可能会对IT构成挑战,但新功能部署、技术和更新为用户了解云计算功能并创建强大的多云环境提供了基础。例如,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AWS)首席执行官Andy Jassy曾在Gartner Symposium / ITxpo 2017大会上表示,AWS公司的新功能和服务的速度已经加快,并在2016年推出1000项新功能,2017年新增的功能约1200项。
 
  2.应用程序的扩散
 
  随着应用程序的激增、运行关键任务,以及面向客户的交互,开发人员必须能够快速轻松地开发和部署应用程序,并将应用程序从内部部署的数据中心迁移到其他云平台。微服务架构和基于容器的部署是很大的推动因素,他们的崛起正在加速多云采用和多云应用。微服务体系结构专注于构建支持敏捷部署的可扩展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包括内部部署和云计算部署。为了实现传统应用的现代化,目前大多数企业正在将应用移至云端,并且通常必须使用各种云计算服务对其进行修改。这使组织能够快速为应用程序提供新功能。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微服务将通过云计算/ SaaS提供商托管和提供,从而使企业能够在与数据中心的外部服务配合使用的情况下将微服务整合到企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主要的云计算提供商支持跨云提供商的微服务访问,有助于加速创建多云应用程序。
 
  3.监管的要求
 
  HIPAA法案和欧盟新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RP)等数字监管措施,以及数据驻留和合规要求是企业采用多云环境的另一个驱动因素。在全球的不同地区,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要求企业数据在某些地点实际驻留。这样做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并通过强制保密、完整性、可用性和责任等属性来提供安全性。多云环境可帮助组织满足这些要求,提供工作负载运行的选择,无论是来自多个云计算提供商的数据中心区域,还是内部运营的私有云。云计算提供商、服务和技术进步的增长为企业提供了云计算数据所在位置的灵活性,帮助加速企业的业务向多云环境迁移。
 
  4.运营效率
 
  虽然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可能会要求企业改变云计算策略,但多云策略使企业能够将工作负载放在最有意义的位置,以充分利用最大的云计算优势,无论是其成本、性能、运营效率还是规模。为任何应用程序选择合适的云平台取决于企业的业务驱动因素,包括通过启用带有服务的新应用程序进行创新的能力,无论是在公共云或本地部署的应用程序中。这需要企业选择能够提供最佳性能和成本的云平台,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符合法规要求。随着云计算管理平台和工具的成熟,企业可以更轻松地决定在多个公共云或私有云中运行哪个应用程序。
 
  5.支持多云功能的公共云提供商
 
  随着企业对公共云与内部数据中心的问题进行评估,原来视为非已即彼的选择越来越成为一种并行的现实。多云环境是一种新常态,虽然云计算提供商的景观在不断变化,但公共云提供商现在正在提供包括公共云和私有云或混合云的应用程序体系结构。例如,AWS公司提供包含两者的体系结构,而Microsoft Azure Stack使公共云和数据中心体验让客户尽可能无缝应用。谷歌公司继续投资于让某些应用程序停留在私有数据中心的技术,而利用可用的API,还可以使其无缝地利用公共云服务。这种开放将有助于推动企业采用多个公共云和私有云。
 
  结论
 
  企业通常需要多个云部署来满足多个应用程序和部门的需求。基于上述许多驱动程序,多云时代已经到来,并且已经加速应用。通过精心的计划和管理,拥抱多云模式的企业将继续获得更高的性能、可靠性、灵活性,以及更低的成本,所有这些都与他们自己独特的业务需求保持一致。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