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市场规模达1300亿元,我国云计算发展迎来黄金期

2020-12-25 09:18:31  来源:智能制造网

摘要:我国既是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互联网大国,这给予了云计算发展丰沃的土壤。近年来,在智能化、网联化、信息化趋势之下,
关键词: 云计算 市场
  我国既是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互联网大国,这给予了云计算发展丰沃的土壤。近年来,在智能化、网联化、信息化趋势之下,我国依托本身优势,外加政策等支持,实现了云计算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推进。据中国信通院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334亿元,同比增长在38.6%,取得了高速发展态势与良好发展成果。在此背景下,我国云计算发展正式迎来黄金期,未来前景令人期待!
 
  云计算发展机遇凸显
 
  众所周知,云计算能够提升网络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帮助企业节约生产成本,对于企业发展和传统行业转型来说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一直以来,我国在云计算发展上并不具备优势,因为我国云计算起步较晚,2007年以后才以美为师,不断通过市场引入、缓慢成长逐渐形成当前基本的竞争格局。不过,由于我国拥有良好的发展土壤,以及政策、资金等因素加持,外加各方面机遇凸显,我国云计算发展的增长速度较快。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云计算从最初的十几亿规模目前以及增长至千亿,增速十分明显;从企业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华为云、阿里云、百度云等已经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产业链上基础电信企业、传统IT厂商、互联网企业、系统集成商群雄并起,热闹非凡;此外从产品服务来看,当前我国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多赛道全面出击,2019年企业应用云计算比例已经来到66%,产品服务发展和商用进程相对喜人。
 
  总的来看,现阶段我国云计算发展虽然仍落后美国等3-5年的发展,但追赶步伐已经越来越快。未来,随着国内愈发凸显的发展机遇,后来居上犹未可知。那么,当前具体都有哪些机遇值得关注和把握呢?智能制造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是疫情带起的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上展会、远程医疗等潮流。今年以来,疫情的冲击使得传统行业的办公与作业朝着非接触的网上转移,这给了云计算极大的用武之地,云计算高效便捷、灵活扩展的优势也得以进一步发挥。从当前现实来看,这一股潮流还在持续,国外更是如火如荼,基于此,把握这股潮流和机遇,加速企业上云,将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不断加快,促进云计算市场的进一步壮大。
 
  其次是新基建新风口的助力。近年来,国家政府对于云计算的政策红利支持,是推动国内云计算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今年,新基建风口的出现,不仅云计算发展被再次强调,同时与之相关的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发展也受到关注。新基建战略的不断落实,有望推动我国云服务步入发展快车道,云计算作为“新基建”的底座,也将成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按钮和一环。
 
  更进一步需直面挑战
 
  不过,我国云计算发展虽然迎来了黄金期,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依然需要关注,发展不能过分乐观。所谓挑战与机遇并存,有机遇凸显自然也有挑战存在,除开一直以来我国云计算发展生态不够完善、内部服务存在偏移等之外,当前我国云计算发展还面临着以下几点的挑战:
 
  其中之一就是严峻的国际形势。近两年,我国科技和制造发展不断崛起,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威胁,为限制我国的发展,他们开始对我国相关科技产业和企业进行制裁打压,里面就包括了云计算。今年上半年,美国便出台相关政策限制华为云业务发展,并且要求英特尔断供浪潮,这些举措都给我国云计算企业发展带来阻碍。基于此,面对愈发严峻的国际形势挑战,我国云计算发展还需找到良策。
 
  当然,除了严峻国际形势,还有越来越严厉的安全问题。我们知道,数据安全是云计算发展的固有障碍,而近年来,伴随着网络边界被进一步打破、数据流通进一步加快,数据和网络风险变得越来越多样和明显。为应对不断增强的安全问题,既要求我国云计算企业加强外部防御,也需要通过技术、监管等严防内部隐患,这使得企业需要更多的投入时间和资金,对于云计算企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压力。
 
  除此以外,企业上云困难、不愿上云等现象,也是阻碍我国云计算发展的一大问题。对于传统领域的企业来说,很多对云计算技术不了解或不接受,这都导致了云计算落地和商用普及的困难。现阶段,国家也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方引导和解决,但短期来看想根除不容易。接下来,我国还需要不断加强云计算价值与技术的宣传,不断简化云计算应用的难度,不断深化云计算技术影响,为云计算发展营造更良好的环境。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wenwe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