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1 08:33:30 来源: 通信信息报
继物联网概念热潮之后,云计算以当仁不让之势成为各界关注焦点。近日,在第十一届高交会中国创业家论坛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架构师王坚透露,阿里巴巴正在做云计算技术储备,预计在明年下半年,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就能体验到云计算。几乎同一时间,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在北京表示,中国移动的云计算平台“大云”已经启动。
相对于厂商的高调,提起云计算,国内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还是“云来雾去”,为此,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业界知名专家邓中元。
记者:物联网概念之后,云计算概念最近也开始火热,那么,它带来的最大冲击是什么?
邓中元:“云计算”的概念最初由Google提出,但随着业界对于Google云计算概念的认可和拓展,云计算已经脱离了Google的早期目标,进而成为IT应用的一种全新理念和发展模式。现阶段,云计算在定义范围上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云计算主要指遵循“云”的开放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以拓展的方式将IT基础设施进行交付,以及用户获得所需资源的应用模式。提供资源的设施和网络即是“云”,在“云”模式下,IT资源对于使用者而言是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需拓展,按使用付费的无限扩展资源。
第二个层次,云计算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IT资源的使用和交付模式,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也就是产品或服务的交付与使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借鉴第一层次上的云计算的基本思路,将所有的产品或者服务资源“云”化,其核心同样是通过特定的关系构成网络(包括互联网以及其他具备网络属性的关系结构,比如渠道网络等),向客户以按需、易拓展的方式提供服务,这其中的服务包括了IT、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任何类型的服务。
云计算所带来的主要冲击同样包括两个层次,第一是对信息服务产业,云计算的IT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为产业带来了可以节省成本、拓展应用、更加充分利用资源的全新思路。这符合了产业发展中控制成本、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排放等多方面的需求趋势。第二方面则是为IT软件服务、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建设思路,成为了信息服务、产业服务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
记者:现在推广云计算条件是否成熟?云计算的推广将给产业链带来怎样的冲击?
邓中元: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基础概念研究积累之后,随着IT和通信信息服务产业内部对于IT建设成本控制、环境保护、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强,整个信息产业内的参与者都已经认识到了“云”模式的重要价值。目前来讲,云计算的技术还不算非常的成熟,但是各个产业层次上的探索都已经开始进行,全球IT巨头的大面积涌入,国内市场上包括电信运营商在内的诸多厂商对云计算模式的积极探索,都说明“云”已经从一个创新型的技术概念,开始成为产业共同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云计算技术和模式并未达到成熟的阶段,但如果期望在这个领域中占据一定的地位,适时进入和适当探索是需要的,现在是厂商加入云计算的时候。
云计算可能对软件产业造成根本性的颠覆,改变传统的软件需要复杂的购买和安装程序,需要在仅具备有限资源的本机运行等限制。所有的应用和许可都可以随时购买和生效,并通过网络完成软件服务的应用,无需占用本机过多的资源,同时也打破了绑定在某一个单独机器上对软件应用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届时数据中心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之上,所有的应用所需要的计算能力、存储、带宽、电力都由数据中心提供。
同样,用户在“云”模式下,使用软件产品服务的同时,也在基于“云”模式使用基础的IT设施资源。云计算对于IT硬件产业的冲击在于,“云”的大规模应用可以改变用户对于单独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持续提升要求,通过“云”模式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用户只需要有一个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接入终端计算机即可最大限度地使用“云网络”中的所有资源,并有效完成自身工作。
对于通信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冲击则表现在IT资源调用模式之外,同样是一个极具创新性的基础商业模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通信等服务都可以借用这个基础商业模式,从而演变出全新的能够更好地调动产业资源的新的服务模式,最终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记者:未来谁将成为云计算主导者,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邓中元:云计算在发展趋势上,前期以硬件、软件的技术、资源建设等为主,长期以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主。总体来讲,云计算实际上是从技术角度而延展成为商业角度的一种创新思维模式,基于“云”模式的商业模式构建将会成为云计算发展中后期的主旋律。
另外,云计算很难有主导者产生,各个细分产业或者厂商会在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发展出不同方向的“云”应用方式,因为“云”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可以多方位移植的创新理念。
发展云计算的核心是满足最终应用者的需求。从IT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来看,主要是满足厂商在建设IT系统中对成本、能源、环境、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比如在电信产业就是满足运营商降低成本、增强系统的环保性、增强系统稳定安全性、增强系统扩展性、增强系统操作方便性等方面的要求。从商业模式来看,则是如何构建创新的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链的能力,并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